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李庄是一部诗史 李庄需要一部长诗——序蒋德均长诗《李庄行》‖刘火

作者:刘 火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21 20:42:12 浏览次数: 【字体:

李庄是一部诗史 李庄需要一部长诗

——序蒋德均长诗《李庄行》

刘 火

李庄,1940年10月的某一天,国立同济大学迁来此地。紧接着,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纷至迁来李庄。从此,凡寄往李庄的信,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只要在信封上署有“中国李庄”,都能如愿的寄到。

李庄古镇远眺(王荣全 摄,宜宾市翠屏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1940—1946,于此李庄,由大学、科研机构、大学者、大学教师和李庄的乡绅、百姓及当地的政府共同写就了一部文化抗战的史诗。五六年间,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赵元任、芮逸夫、陈槃、劳干、夏鼐、曾昭燏、李霖灿、庞薰琹、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莫宗江、罗哲文、王世襄、周均时、丁文渊、童第周、徐诵明、任继愈、陶孟和、罗尔纲、吴定良、吴汝康、曹谟、夏坚白、陈永龄……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大学学堂还是科研机构,凡在李庄生活、工作、短暂驻留的大师、大学者、大科学家,都与李庄息息相关,都将所学尽力倾情地与李庄融为一体。

李庄因大师的名字而骄横,大师因李庄的生活而自豪。

因为大师,中国历史见证了李庄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由于大师和李庄的付出,薪火得以相传,弦歌得以相续。尽管那时是一段生活艰难的岁月,但那时却是一段文化高光的岁月。

梁思成、林徽因一家与亲友在李庄(右一为梁思成,左三为林徽因,图片来源:李庄往忆)

自岱峻2004年的《发现李庄》和当地政府不懈的努力,李庄哗然进入到世人的面前。随后,媒体、出版和游人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来到了李庄。媒体人、作家、史家和诗人在自己的文字里表现李庄、表达李庄和回忆李庄。在这一系列追忆、表达、表现里,叙事是主要形式。即便有诗的表现与表达,但大都只是某一事、某一人或某一灵感的表达与表现。那些分行的诗,似乎不足以表达和表现李庄作为一部史诗的格局和气派。也就是说,李庄确实需要一部长诗。

生逢此时,诗逢此时,已出版多部诗集的诗人蒋德均先生,在筹备、构思、酝酿和写作三年后,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部长达五千行的长诗《李庄行》!作为一个生活在与李庄不远的大学教授来说,散文式的叙事,蒋先生也有多文多著发表或出版,但作为一位以诗成名的诗人来说,正如德均兄在《李庄行》的“后记”里写道的,如果没有一首长诗来表达表现李庄,于诗人来说是“有负债负罪之感”的。基于这样的责任,诗人以史诗的方式,重构了李庄1940—1946年文化抗战的精神面相和当地世情,重建了大师们在李庄薪火相传弦歌相续的卓越风貌和高大理想。

《李庄行》(作者供图)

诗人嘱我作序,稍作迟疑,便答应了下来。不是我有作序的资格,而是因为我曾不止一次的与诗人交谈,李庄需要一部长诗,而写作长诗者非德均兄莫属。此为因缘,我才敢如此唐突地写下这般短短的几行文字。

浩繁内涵而又华彩的表达和表现李庄,让我们细品长诗《李庄行》吧!

作者简介

刘火,原名刘大桥,笔名柒月、柳林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评论家协会顾问。1985年开始发表文艺评论。出版有文学评论集《破壳的声音》,随笔集《缅怀清苦》《远去的雷声》《向往》等。评论《民俗小说的美学特征》获第二届(1988年)四川文学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火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