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章夫新著《图腾与废墟》:用“微视角”洞悉“大历史”‖李舫
《图腾与废墟》(上 下卷),章夫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用“微视角”洞悉世界“大历史”
李 舫
1
1949年,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新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雅斯贝尔斯将人类文明的这个时代命名为“轴心时代”。
章夫的这部《图腾与废墟》,正是围绕着“轴心时代”徐徐展开的一部文化散文力作。他用比较视野,以实地探访姿态,进行着艰难却有趣的中外文化的对比和考察。
全书共分6部分,即祠、宫、城、堡、人、家。这6个字,犹如六盏明暗不同、色彩缤纷的指示灯,把我们引向6个不同的方位。这6个方位,又恰如6条射线,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它既指向“他者”,也指向不同的文明与文化,或许正因为此,这个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
以祠为例,“祠”虽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词”,但却被作者巧妙地挪作“祂”用。“祠”直通“神”,所以在很多地方,“祠堂”又称“神庙”。
章夫从厚重的古埃及开篇,并有了一个精妙的发现,“最终体现埃及文明精髓的,不是金字塔,而是神庙。”古代中国,祠堂是儒家伦理的道德法庭;近代西方,祠堂就是一本书,让人类读出它的伟大来。著名的巴黎先贤祠门楣上,有一句最煽情的广告词:“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
苍穹之下,偌大的祠堂就像一盘跨越东西方的巨大棋盘,那些“棋盘高手们”都在同时思考人类“下一步”的方向与走势。他们是黄土地上的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更是蔚蓝色海边的埃斯库罗斯、苏格拉底、希罗多德和柏拉图。
重要的是,他们都生长在一个共同的时代——我们今天看似遥远的“轴心时代”。
2
与埃及文明媲美的,要数“不远处”的印度文明。章夫巧妙地将印度文明聚焦到一座小小的“通天塔”上,这座塔名叫顾特卜塔,距印度首都新德里仅15公里的地方,也可算作新德里的城郊。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样,印度文明同样是厚重的,而作者举重若轻,将伟大的印度文明浓缩到一个遗址——顾特卜遗址中的一座塔——顾特卜塔身上。这样的构思与谋篇布局,是因为作者有着新闻从业者的敏感,又有着文化研究者的丰沛。于是,在宏大叙事之余,作者都不时挖出一些读者所需要的细节,以加深印象,起到管中窥豹之效。
这一点,在印度文明这一章中精心表达俯拾皆是——
我幻想着从它的每条精致的雕痕,每一块桑沧的石头上,读出它目睹千年的故事后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坐在一块石头上,置身于眼前无与伦比的残缺之美,我显得有些孤寂,身旁恍然是熙熙攘攘匆匆而过的着黄袍的僧侣,还有头戴白帽口念“阿门”的真主后代,他们才是这些建筑的主人,我只是一个遥远的过客与看客。
这样的文字,在书中可谓妙语连珠。作者十分照顾读者的感受与情绪,因为他知道,读者才是评判文字的最终裁判,迎合读者的需求,抓住读者的眼球,从而让读者循着他的思路与指引,充分互动,同频共震,从而达到阅读的最佳体验。
基于此,无论是欧洲古罗马斗兽场,欧洲文明的地标克里特岛,还是雅典卫城的一组组撼心的群雕,章夫都十分熟练地拿起历史的望远镜,用心地挖掘出可能被历史遗忘的诸多元素,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各类信息中,梳理出他想要的某种逻辑,再揉搓丰富的历史知识,从而“端出”一盘适合读者品味的精神大餐。
这样的揉搓并不容易,历史信息如此纷繁复杂,良莠杂陈,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如此鲜明,要用庖丁解牛般地功夫使读者豁然开朗,的确需要不一般的技巧与丰厚的历史知识垫底。
广博的视野自不必说,精巧的工笔画般的描述很是受用,弱水三千吾取一瓢耳的取舍得心应手……探究其中的每一个文字,资深新闻记者的笔调与功底、专业文化学者的情趣与积淀,在这些文字中散发着曼妙的幽香。
3
章夫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专家。正因其如此,他不必囿于历史上的一时一事、一城一池。他站在时间的前沿,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处,居高临下,俯视众生,恣意挥洒着纵横捭阖的激扬文字,观照东西方文明的一座又一座巅峰。
不妨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追逐他的视线,走进他的巅峰世界——
这里随处可见的石头崇拜,图腾。粗看上去是一堆石头,杂乱无章。每一块石头都有灵性,沉默数千年之后都会说话。
石头成了这儿天然的主角,其余所有的都成为配角,包括那个最初文明时代的国王。
我穿过石头阵,枕着石头组成的窄窄狭缝,侧着身子缓缓前行。走廊的尽头是一个由巨石砌成的门,门的结构十分粗犷而野性。
航标灯从这里发轫,世界文明梯次进行螺旋式上升。由此看来,迈锡尼文明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作。
唯一让迈锡尼留名于世的人,不是君主,不是将军,不是刺客,也不是学者,而是一位诗人,而且,他已经失去视力——他不是盲人,他比世间的任何人都看得更清楚。
这是迈锡尼古城。
在欧洲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古希腊罗马时代是第一个高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希腊进入青铜时代,这一时期先后形成了以希腊克里特岛为中心的“米诺斯文化”(岛上的克索斯王宫以米诺斯国王命名),还有以迈锡尼古城为中心的“迈锡尼文化”。
从远处看,整个主体建筑就像一个巨大的纪念碑,高高耸立,十分惹眼。
它的四周地势偏低,远远地,你的眼光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吸引过来,不论你知不知道此“碑”为何物,都会好奇地打量。
犹如一个石头垒的高大雄伟的土堡,越发走近,就越发有一种高大神圣之感。
严格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南非白人“移民纪念馆”。直到1994年曼德拉当上总统之后,特地将先民纪念馆重新作了诠释——称这是消除黑白种族争端,永葆和平的见证。
作为一个历史的储藏所,先民纪念馆无疑都是成功的,它甚至可以成为世界博物馆的一个经典范例。
这是南非的“移民纪念馆”。值得注意的是,这座纪念馆纪念的“先人”,不是本地的祖鲁人,而是荷兰的拓荒者布尔人。纪念馆记录了欧洲移民与非洲土著之间的血腥争斗历史,既是一部白人的开拓史,也是一部黑人的被殖民史。
进入大殿的门口,永远都是一长串等候的队伍,人们秩序井然。
踩着精美的红底蓝花的土耳其地毯进入殿堂,就像走进宏大而空旷的圣殿,我的脑袋瞬间有一种缺氧似的嗡嗡作响,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周身震颤。我的双眼被那一大片红蓝相间的地毯“刺伤”了——这是当年伊索匹亚朝贡给繁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浩浩荡荡铺满了近5000平方米的整个大殿。
蓝色清真寺最吸引注目的,还是那些神秘的圆顶。硕大的穹顶上,漂亮优雅的花纹图案,精美绝仑,让人如沐仙境。
置身其间,强烈感觉到个体的渺小,任何语言都显得太过苍白。身临其境,再强大的内心都会被伟大、辉煌……这些极端的形容词填满。再浮躁的心,在这些“造物主”面前也会心如止水,甚至匍匐在地,顶礼膜拜。
人类文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儿是南北方向海路的必经之地,是东西方向陆地的中央大道。
这是土耳其的蓝色清真寺。这座穹顶层叠、凝重庄严、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建筑,如此优雅优美地勾勒出优美的伊斯兰风情。
拐进一条老街,我偶遇这样一幕,红砖建筑,绿草坪前,太阳底下,8个几岁大小的小孩坐在草坪上,旁边支起一口锅,锅里是燃烧的柴禾。一位身着中世纪服饰打着绑腿的男子,正用钳子夹着一块小金属在火焰上烧着,他旁边有一个很小的容器。
一会儿过后,那块小金属软了,接着再烧,金属彻底融化,水银一般地在容器里。再冷却,一枚中世纪的勋章制作而成。
太阳底下,小草坪上的书包和课本散在一边,小孩子们津津有味。
我当然听不懂老师讲的什么,从他的表情和手势,我想他正在讲述中世纪的吕贝克,讲三个诺贝尔奖得主,讲那些教堂为何体弱多病……这些都与他要讲的主题——勋章有关。
孩子是吕贝克的未来,吕贝克是孩子们的保姆。而勋章,是他们永恒的主题。
这是德国著名的小镇吕贝克,这个从中世纪就开始经营的古城,曾一度是“海上王国”的中心,有着经济联合国之称的“汉萨同盟”早已灰飞烟灭,而商业的血液,也随即注射进这座城市的肌理。
4
难得的是,章夫无论在哪里,都没有一头扎进历史的厚重之中故作深沉,而是深入浅出,收放自如,有时如万花洞般引人入胜,有时又如临深渊般沉着理性。在他的文中,在他的笔下,历史与现实中不断穿越,镜头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摇曳,趣味性与思想性如此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故事背后有道理,历史里面有史识……这种有如庖丁解牛般的随意转换,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需要丰厚的学养与扎实的文字功底作铺垫方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章夫在第5部分“人”中,给我们塑造了东西方不同的人物形象——属于女人的巴黎,属于三个女人的卢浮宫;千年吴哥,微笑着的石头,微笑着的人;奥斯陆650尊裸体雕像,洞穿“生命链条”中的每一个“我”……人的生命轮回与历史的时间轮回如此这般契合在一起。
“夫天者,人之始也。”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都是“人”的杰作。我们不妨粗略看看其中的文字,以一睹其笔下的风采——
以生命柱为圆点,四面八方呈射线状有36组雕塑,每一组都栩栩如生、可亲可近、可触可摸,650尊裸体雕像,洞穿“生命链条”中的每一个“我”。
——他们就是我们的邻居,我们的亲人,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一人一如来,一树一菩提。看到这些与“神”有关的树,本来就处于肃穆的那颗心,顿生出几分莫名的紧张感—— 一种朝圣般的神圣涌上心头。
再往里走,仿佛进入了一座开放式的艺术殿堂,又恰似进入了全新体验的“生命通道”——那种中国人熟悉的中轴线式的气场,足以震撼每一个“外来者”。
徜徉其间,能够听得见他们的细语,能够听得见他们的呼吸……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在提醒和告诉我们,人对于生命不再是惶惑与不安,更多的是镇静与从容。
生命之柱四周有环形台阶,台阶上呈放射状矗立着36组花岗岩雕塑。
与生命之泉一样,主题同样是生命轮回。
这是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著名的群雕——《轮回》。著名雕塑大师维格兰将650件作品,分为生命之桥、生命之泉、生命之柱、生命之环四大部分,表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轨迹。由下到上,由近及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就像被机器挤压了一般,横亘在面前。从章夫充满哲理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大写的“人”。
女王宫内有三座祠塔,供奉湿婆的位于正中,而供奉毗湿奴和梵天的祠塔则分立两侧。据说梵天神像已经收藏于金边博物馆,而其他两尊则不知去向。
门体故意突出于墙外,门上刻有十分精美的浮雕。
女王宫为何如此深藏不露?除几分神秘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参阅历史我发现,女王宫修成的时期,恰似吴哥王朝经常与邻邦战争多发期,或许正是在这远离吴哥王城之地建造宫殿,才是保护后宫佳丽的最好办法。
难怪女王宫还有个别名,叫做“女子避难所”。
由于隐藏得太深,直到1914年一位法国地理学家方发现这位“小美人”,这离吴哥窟的发现已经晚了半个多世纪。
真没想到,千年吴哥在章夫笔下,是如此轻松而诙谐,那些微笑着的石头,微笑着的人,看似没有了历史厚重感,但这恰恰是写作者的高明之处,将如此厚重的历史隐藏在轻松的文字之中,这或许正是章夫所追求的效果。因为,历史虽然很苦涩,我们却可以用美去品出高下。
人,是能进行复杂思维活动的高等动物。也如章夫所说,人其实很简单,只是思维很复杂。
5
我们注意到,此书6个部分中,之前5个部分都是“他乡”,只将最后一个部分留给了“家乡”。书最后一个部分是“家”,章夫巧妙地用5个历史切片,来体现“家”的厚重——
落凤坡,一个现实中原本不存在的地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看不见的十字路口。章夫笔下,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混战时,一切起因都源于庞统这块“多米诺骨牌”的倒下,才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刘备原先计划以庞统为辅翼直下成都。庞统身亡,让诸葛亮不得不提前离开荆州,进入川中;因为诸葛亮的离开,以至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的败亡,引发刘备讨伐东吴,夷陵一场火烧光了蜀汉的家底和刘备的寿数,也让蜀汉的国运彻底改变……以至诸葛亮后来的北伐,渐成强弩之末。
这样的历史结局,有如一个连环套,一环套一环,一环连一环,精彩纷呈,让人为之惊叹。故而章夫认为,大的格局之变,往往都是由一个小小的不经异间的意外而造成的。
落凤坡如此,云顶山也不例外。
南宋帝国的版图就象一只碗的侧,碗口对着北方,首都临安(今杭州)在碗的东面,最西的边沿就是四川。公元1242年的云顶山,是成都平原一堵“挡风的墙”。1242年,一代名将余玠将军在这写下了南宋王朝的凌冽风骨。因为有了余玠,蒙军用了整整51年时间,方艰难地拿下四川。余玠的突然辞世,四川百姓“莫不悲慕如失父母”。
看似在写云顶山,在写南宋一方官吏余玠。而章夫更在意的,是“一山一人”背后的南宋基业,是想让读者透过这长长的显微镜,一窥历史的“微”生物。
人们或许对南宋的余玠并不太熟悉,而章夫“家”中的另一位人物颜真卿,却是一位铮铮铁骨般的历史名人。
从一个书家的命运作为历史切片,解剖中国人文现象,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生于唐代的颜真卿都是不二人选。颜真卿与四川的情缘不浅,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颜姓忠烈多人曾在四川为官。除颜真卿本人之外,颜真卿的二儿子颜颢,曾任蓬州长史;颜杲卿的儿子颜泉明曾任彭州司马;颜威明曾任邛州(今邛崃)司马;颜翙曾任温江丞;颜觌曾任绵州参军;颜靓曾任盐亭尉等。
镌刻于四川南充仪陇新政的《鲜于氏离堆记》,为颜真卿54岁所书。54岁,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之际,也正值颜真卿书法艺术中期。摩崖大字,丰硕伟岸,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不愧为颜书大字的杰出代表。历朝历代书法名家的排行榜,算得上另一个版本的历史晴雨表。就书品而言,颜真卿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改变了汉字的外表形象;就人品而言,颜真卿更是为悠久的中华文明树立了一个铮铮铁骨的士大夫典范。
此文从颜真卿入手,让我们认识了离堆,认识了新政。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一座离堆和一位书坛巨匠的千年邂逅。
人类关于“家”的眷恋,可以追述到很久以前。有了“家”就有了战争,很大程度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保家卫国的历史。
无论是历史上看不见的十字路口落凤坡,还是因家国破败而不愿侍新主不得已而留下的《陈情表》;无论是贰贬入蜀,人生不得意而远离庙堂的忠臣良将,还是为抵御外敌铸成可歌可泣的民族精英……,一切都因“家”而起,因“家”而立,因“家”而鉴。
6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如同读万卷书。世界是一本大书,章夫徜徉其间,吸引养分与营养。这35篇文章,是作者历时20年,游历五大洲、30余个国家、80余座城市后,留下的思想的珍珠,既是一本地理历史人文游记,又是集可读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哲思类读物。
远古时候,丝绸成为东西方之间交易的第一座桥梁。丝绸的轻逸与光泽,让富有或掌握权力的上层人士有了一种身份区分感。这种来自东方的软黄金,自然而然成了全世界盛行的奢侈品,“丝绸之路”因之诞生,东西方文明对话得以完成。
原本只是为了贩运丝绸的“丝绸之路”,在地理上,它只是跨越亚欧大陆的一条通道,但它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却远非如此。它的东西两端,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就像织造丝绸的经纬线一般,它将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这些古老文明编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相比浩浩荡荡的“大历史”,微观的“生活史”似乎并不那么“显耀”。不显耀不代表不重要,相反,它是文明交流、文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所系。难能可贵的是,章夫在搜寻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微生活”,用以推动着“大历史”的滚滚江河。章夫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作为无数个具体而微的生活的总和,是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所构建起来的一个绵延不息的历程,充满了烟火气,活灵活现,可以触摸,可以感同身受,可以自如地进入其中,也可以直观感受到历史真实的生活气息。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只有了解世界,才能更好的理解当下。
章夫的脚步轻灵中有沉重,思考沉重中有飞扬。英国史研究专家钱乘旦先生曾说:“在许多国家,包括我们的近邻,世界历史的教育已经超过了本国历史的教育,外国历史课程占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本国历史课程只占百分之四十或更少。外国史教育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也应该是世界公民。”
作者简介
李舫,学者、作家、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作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艺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已出版《纸上乾坤》《不安的缪斯》《在响雷中炸响》《魔鬼的契约》《风笛声中的城堡》《自在独行》等著作。担任14卷中国文学“丝绸之路”大型名家散文文库主编(华文出版社)、14卷中国文学“丝绸之路”大型名家诗歌文库主编(商务印书馆)、《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主编(商务印书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