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洋 ‖ 难忘的“蛇皮口袋”
“蛇皮口袋”应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咱第一批闯广东的农民工所用的特殊“旅行袋”。
我的家乡在四川蓬安一个叫福德镇的地方,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为了让粮食高产,家家户户开始购买和使用大量化肥,其中碳铵、磷肥和尿素是主要肥料。装肥料的这种袋子,里面还有一层塑料薄膜,具有防潮、防水的功能,实质上就是纤维袋(也叫编织袋),因其外形很像蛇皮,因此农民都叫它“蛇皮口袋”。
蓬安县福德镇原食店,上世纪80年代前逢赶场天最热闹的地方,大家排队买票等候吃饭。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外出打工,即使赶场天人也不多,过去的食店多年前就不再经营,如今已人去楼空(蓬州闲士 摄)
这种袋子往往有灰色、白灰、黄色、兰色等七彩颜色,农民们用完化肥后,不会轻易仍掉,而是将其用清水漂洗干净,待其凉干后,用来盛装粮食、衣物或棉被等,经济实惠。
当时的广大农村,责任田到户了,农民积极性提高了,饭能吃得饱了,可绝大部分农民手里缺钱,我就是其中之一。缺钱到了什么程度?因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变卖,种庄稼连化肥都买不起!
蓬安县福德镇金黄的稻田(蓬州闲士 摄)
那时四川有一句流行语是“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我也决定出去闯一闯。 出远门儿,得坐火车汽车,得需要路费! 好不容易跟咱村里一位国家教师借到一百元路费,可又为一个小小的行李袋发愁!
怎么办? 正在犯难的时候,母亲为我拿出了一个干干净净的“蛇皮口袋”,我将换洗的衣服、洗脸巾和一床薄薄的棉被塞进口袋,再用两根绳子从扎紧的袋口,连接到两个袋角,就像背背篓一样往双肩一挎,就这样解决了我的行李袋问题。
我清楚地记得,背井离乡南下广东打工的那一年是1991年春节刚过。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中,我就一把鼻涕一把泪背井离乡了。
上世纪80年代,打工潮开始兴起,农民工们为了家人生活,只能背井离乡,春运由此产生(图片来源:新浪网)
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中生,在农村中算得上是“文化人”。当时觉得背一个“蛇皮口袋”进城很土气,很难为情。
作者当年就读的蓬安县杨家中学教室(杨堾宇 摄)
作者当年就读的蓬安县杨家中学学生宿舍(蓬州闲士 摄)
可是,当我到达渠县火车站的时候,这才发现,凡是和我一样南下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差不多都跟我一样,身上都是这样的“蛇皮口袋”!于是,我又变得坦然起来。
渠县火车站(图片来自网络)
这还不算,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把我运到广州火车站时,我更是惊呆了!这里简直是“蛇皮口袋”的海洋。
不论是进站出站,或是街头正在等公交汽车的农民工,他们身上的“蛇皮口袋”像是散落在城市街头和工业区的一片片乡愁,又像是现代都市里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补丁”。而当时“南下打工大军”这样的行装派头,几乎是他们的“标配”!
在广州,我无心欣赏这里的繁华,又急忙转乘大巴,到东莞一个叫凤岗镇的地方打工。尽管我仅仅是厂里的一名杂工,可我心里暗暗发誓,等领了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买个像样的旅行袋!
打工大军(图片来自网络)
我心想,等再次回四川家乡的时候,一定要扔掉土气的“蛇皮口袋”,如果提着旅行袋,上车下车赶路,就像城里人一样风光了,那叫衣锦还乡!
说句老实话,国家未改革开放前,像我们这样的青年农民,似乎永远都会被拴在土地上,不可能出远门儿,哪还能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进工厂、打工、挣钱、改善生活。
广东,80年代至90年代的打工潮,几乎是打工妹的天下
没过几年,我辗转来到了珠三角腹地、富庶的佛山南海打工,经过努力,我还成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
那是1997年3月,正是春风吹暖大地、百花吐艳的季节。一天傍晚,我的妻子在没有跟我提前打招呼的情况下,凭着我给她写信的信封,找到了我所在的工厂。
见到她,我又惊又喜!只见她背着一个沉沉的“蛇皮口袋”站在厂门口。我急忙帮她放下口袋,打开一看,口袋里面有天府花生,有四川腊肉,都是我爱吃的四川家乡土特产,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后来,我们夫妻都喜欢上南海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南海扎下根来,并把留守在家乡的孩子们也接到南海,全家人还在这里定了居,免去了异地奔波之苦。
经过努力打拼,我早就扔掉了令我当时感到羞愧的“蛇皮口袋”。随着时代变迁,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出远门,不但早就用上了时髦的旅行袋、双肩背包,而且绝大部分人都用上了拉杆箱。不信,你往各大城市的汽车站、地铁站、高铁站、飞机场看一看,现在咱中国人谁不是这样的出行派头呀!
虽然“蛇皮口袋””作为旅行袋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可那一路的风景,见证了我们第一代农民工与祖国改革开放共同奋斗的足迹,我也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简介
张喜洋,男,笔名雨三言、吉二等,四川省蓬安县人,现定居广东佛山南海。1991年南下广东,辗转东莞凤岗、中山小榄、佛山南海等地打工,干过杂工、领班、车间组长、课长、人事经理、内刊编辑等职,现任媒体记者。
在《学习强国》《方志四川》等网络平台及《珠江时报》《佛山日报》《广州日报》《打工族》《读者》《参花》《江门文艺》《佛山文艺》《黄金时代》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随笔、言论等文学作品约百余万字。散文《坐歌堂》获2004年度佛山市群众文艺“百花奖”三等奖,入选全国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辅书。目前已出版散文集《坐歌堂》(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张喜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丹灶广播电视站新闻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