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方志四川•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丁远官 ‖ 往昔峥嵘岁月

作者:蒲香琳 王成栋 来源:方志绵阳(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8-17 10:59:54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于1950年6月12日,是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设立的全国第一批铁路基建局,后改组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局,1998年6月1日改制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铁二局不知不觉间已走过69个春秋。69年里,一代代中铁二局人以“为人民修路、为人民造福”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感天动地的壮举和奋进不息的情怀淬炼出的开路先锋特质,不仅开共和国基础建设之路,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之路,而且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之路,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回首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画卷,中铁二局的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一部永争一流、开拓创新的奋斗史,是一部纵横四方、英雄辈出的奉献史,是一部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筑梦史。

 历史催人奋进,故事镌刻足迹。为让远去的历史走近我们,让静态的历史生动起来,8月3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省情网”推出中铁二局编纂的《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这些沉甸甸的实录作品,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铁二局激情燃烧的奋进历程,映射出祖国时代脉搏的跳动。那些当年鲜为人知的珍闻和背景资料与口述者独特的经验体会,必将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往昔峥嵘岁月

 

丁远官

 贵昆铁路东起贵阳,西抵昆明,全长641千米,由西南铁路工程局、铁道兵第1、第5、第6师等建设单位于1958—1966年建成通车,是云南的第一条准轨铁路,也是联接云贵两省的钢铁大动脉。 1964年8月,为了加快西南地区战略后方建设,中央决定成立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并建立工地指挥部对贵昆铁路干线实施统一领导。

 

贵昆铁路通车(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的贵昆铁路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湮灭在快速建设的高铁大潮之中,但是再次敞开胸怀翻开那段历史,仍然能感觉到当年建设时的惊心动魄。

 1964年12月,我高中刚毕业不久,应招来到贵昆铁路线,当时还是亦工亦农轮换工体制,西南铁路工程局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都要定时集合、喊口号,一整天的士气就从响亮的口号开始,一鼓作气。 而有着高中文化的我作为轮换工的代表,被任命为突击排排长,负责重点、难点工程任务。

 当时的环境恶劣,条件简陋,地势复杂,最忙的时候24小时作业,午饭一律送上工地吃。 我们住的是干打垒墙壁油毡子、茅草盖的屋子,睡的是通铺、硬板床。 由于工人太多、人挤人、人挨人,经常会发生这样有趣而又无奈的一幕: 这头的人一翻身,最那头的人就连带被挤下了铺盖。 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值晚班归来,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睡在两头的人都被挤下了铺盖,蜷缩着身子,却丝毫没觉察到自己已经被挤到了地上,依然是鼾声彼此起伏,睡得香甜。 而中间则形成了一条真空带,都能摆成一个大字了,我睡的地方也被挤得不知谁睡下了。 为了不吵醒劳累了一天的同事们,我就睡在了中间,享受了一个人摆成大字睡的感觉。

 隧道施工是当时线路上最困难的任务,基本全靠人力开挖。 遇山用来打洞的则是钢钎铁锤,后来才有了日产的YT25型电风钻。 隧道里面最难解决的是排烟和散热,从洞口就一直安放排风机,洞打到哪里就安到哪里。 隧洞常年温度都是40摄氏度左右,很多人直接穿裤衩干活。 修其中某段隧道时,由于当时的火车轨道已经铺到了面前,形势十分逼人,昼夜3班倒施工,每天都有进度要求,一班没完成任务都自动坚决不下班、不休息,全靠人力拼狠拼命推进。 一个月推进一百多米成洞,连续3个月都保持一百多米这样如今都很难完成的工作任务。 大家争分夺秒、齐心协力,总算是有惊无险,用汗水保证了贵昆线的按时顺利完工。

 尽管环境艰苦,但是当时西南铁路工程局的职工们和铁道兵们,心里头仿佛没有在乎过工资的多少,没有在乎过自己的生命,一心只想早一天抢通铁路,多为国家做贡献。 1966年3月贵昆铁路修通了,国家为了表达对我们的感谢,特地邀请北京电影制片厂前来为贵昆铁路战线上的英雄们送上了暖人心的慰问演出,而我和其他英雄的铁路工人还来不及细细回味这场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庆功礼物,就又奔向了下一条铁路战线—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一路险阻,沿线地下水发达,有的断层隙水的涌水量每昼夜能达2万吨,还有膨胀性的含盐、含石膏地层中的地下水,并具有高浓度的硫酸盐侵蚀性,沿线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多端,不同区段和同一区段的不同高度常常都会呈现出不同气候。 当地民谣中有“金沙江的太阳、泸沽湖的风、普雄下雨就过冬”和“高山一丈,大不一样”的说法,多变的气候和明显的温度差异,给施工造成巨大险患。

 

 

成昆路建设时铁路医生为当地彝族同胞看病(中铁二局 供图)

 也许老天仍嫌不够热闹,恶劣的自然环境只是表象,当地的人文环境更显复杂,少数民族居住区外加当时还有小股土匪活跃。作为当时的团委书记,我是第一批最先到达越西线的。越西线位处彝族居民居住区,如何与当地百姓更好地沟通成为前期筹备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当地人才最了解当地环境,修房子的泥土、树木和饮用水源都需要他们引导和帮助,而良好融洽的“邻里”关系更是工程顺利、安全施工的保障。但是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并不是短时间能沟通好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当地的习俗。当地有吃猪肉要等猪自然死去,不同于我们待猪长成后宰杀就能吃肉的习俗。由于自然死亡的猪肉质较老,煮的过程中又不是十分熟,所以端上来的猪肉还带着很多血丝。热心的当地彝族老乡请我们工人吃饭,经常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情况:吃还是不吃,不吃,就是瞧不起当地老乡,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友谊;吃,就需要我们的工人克服强烈的心理不适,又要吃的自然。最后,每次不知是谁先起了头,我们的工人豪迈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谈笑风生间,把我们与当地彝族人民的友谊进一步拉近了。

 在越西线前期筹备过程中,一个叫豆谷子(暂且就这么叫吧,当时他的汉文名字就叫dou gu zi,具体是怎么写已无从知晓了)的彝族小伙子始终是热心帮助,令我至今不能忘怀。一次豆谷子在河里抓了条大鱼,午饭后赶到驻地准备送给我,当时我有事情不在,刚好屋子里一同住的同事在,就对豆谷子说:“小伙子,先把鱼给我吧,等丁书记一回来,我一定帮你把鱼转交给他”。但是令他没想到且有点尴尬的是,我们彝族小伙子拒绝了他看似合理的建议,坚持要等我回来亲手给我。而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傍晚我才回屋,接过这份饱含友谊和忠诚的礼物。为了表达对豆谷子的谢意,在线路工程快要完工的时候,我请豆谷子一家吃了饭,一顿很是平常的汉族客餐,豆谷子一家却是吃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豆谷子的父亲表情很是生动,大声连呼好吃,说这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饭菜,现在就是让他死了都觉得满足了。

 毛主席说过:“不管什么时候跟工人、跟当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都不会吃亏的”。通过参加成昆铁路前期筹备工作,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我们的铁路建设需要当地百姓支持,和他们打成一片,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的铁路建设就会少走好多弯路,节约人力和物力。

 1970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湘黔、枝柳铁路建设会议纪要》,由广州军区、昆明军区和西南铁路工程局(中铁二局前身)组成总指挥部,从此浩浩荡荡的湘黔枝柳铁路大会战拉开序幕。

 

 

湘黔铁路建设工地(中铁二局 供图)

 因为有了成昆铁路打前站筹备工作的经验,1970年湘黔枝柳铁路复工后,同年10月,我又随第一批铁路工人来到湖南怀化。当时怀化还不是一个市,是一个被叫做榆树湾的小镇。之所以称之为小镇,是因为小镇真的很小,仅有百来户人家,放眼望去,稍微显得有些荒凉。吃完晚饭,如果没事散步的话,一支烟的工夫就能从小镇的南边走到北边或打东头走到西头。是铁路改变了这个小镇的命运。榆树湾镇变怀化市有目共睹,却不知湘黔、枝柳铁路也悄然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许多修铁路工人留下了青春的汗和泪,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后来铁路修通了,湖南、贵州的人民出行方便了,真的是对“人民铁路人民修,修好铁路为人民”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随着前期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大批人员到达工地的第二天,团委就组织召开了誓师大会,当时政治气氛空前热烈,革命口号和毛主席语录歌声此起彼伏。誓师大会上各位领导分别作了战前动员讲话:“我们要作出显著的成绩,争取入团、入党,早日完成任务”。还有工人代表表决心:“我们一定要提前修好湘黔铁路,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带着光荣的使命来,昂头挺胸凯旋……”

 大会战期间,铁路复工抢修任务重、条件差,几乎没有机械设备,仅有的几台拖拉机也是专门压路的,百分之九十靠的是人工。当时在工地上干活实在单调,就是上土、挑泥巴,打炮眼,后阶段还有码砖,砌墙。那时我们工人干活积极性也真高,仅有的微薄工资收入不能正常按时发放,吃不好,睡不好,还经常加班搞突击,动力就是靠政治宣传鼓励,整天讲“支援世界革命”、“让毛主席放心”等等,大家都是一条心朝着同一个目标在奋斗。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那时也会有年轻人耐不住工地的寂寞,三五个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下了班偶尔会偷偷地打会牌放松下。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种娱乐方式不亚于一块大石头落在了水里——一石激起千层浪。记得当时一个队上年轻小伙子平时表现很好,就因为下班打牌被领导发现,要被处分。处分就意味着人生有了污点,想要入团、入党无疑难上加难。恰好我去这个队上施工现场调研,了解到了这个情况。我意识到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怪我们的年轻小伙子,工地上枯燥单调的生活是事实,我们团委没有组织开展好青年活动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在我首先作自我批评,提出如何批评教育的建议,后来上级领导经认真研究撤销了对那个年轻人的处分。后来听说年轻人经历那场风波后很是追求上进,最终走上了公司的重要工作岗位,如今的我时常还会暗自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

 (本文原载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方志四川”发布时有删节)

来源: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作者:丁远官(原中铁二局机筑处党委副书记)

 

 

 

 

 

 

来源: 方志绵阳(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