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中华文化】为文明传承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来自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声音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11月8日第4版 发布时间:2024-11-08 21:53:28 浏览次数:227 【字体:

为文明传承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李曾骙 王笑妃

2024年11月7日,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专家学者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幕式上,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这一大会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以贯通古今的历史视野、环球共济的人文关怀,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凝聚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与文明进步共识。

作为这场盛会的发起者,中国不仅仅是为了会聚各领域学者,更是为古典学乃至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崭新平台,为世界提供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文明成果的珍贵机会。

为了今天和未来的学问

人类在古典文明时期创造了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产生了影响至深至远的思想学说。正如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在贺信中所表示的,古代智慧可以成为更好理解和应对当代挑战的工具。人类思想的起源、人类历史的智慧、古代的传统和习俗,都有助于建立一个全球对话共同体,从而推动交流、创新思维、求同存异,为共同和富饶的未来铺平道路。

“从《诗经》到《特洛伊史诗》,从老子的《道德经》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先贤的伟大作品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书面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搭建了世界古典文化沟通对话的桥梁,这种对话有助于解决人类世世代代面临的重大挑战。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的启明星,古典学的研究旨在激活蕴藏于古代经典之中的伟大传统和智慧,帮助人们应对各种现代挑战,推动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有助于人类认清文明源头、增进相互理解、把握当代与未来。古典学从来不是为古之学,而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学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认为:“古典学虽然以古典文明为研究对象,但却始终以人类当今和未来作为方向,现代文明的重大进步离不开对古典文明的深入发掘,古典学研究要秉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深入挖掘古代典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极弘扬其中体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精神养分。”

交流互鉴的古典学未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离不开先贤创造的古典思想,也离不开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持续滋养。

在6日的古典学大会专场演出上,中国传统民乐诠释着古希腊经典戏剧《俄狄浦斯王》,中国乐器演绎着古希腊城邦民间歌曲《夹竹桃蕾旁》《来去某地》,古今中西融合之美令中外嘉宾交口称赞。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亚洲研究教授、美国东方学会主席柯马丁认为,了解其他古代文明,阅读不同领域的学术著作,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交流思想,这些不仅仅是对我们研究工作的补充,更是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在我们自己的研究领域里,那些原本熟悉且“自然而然”的事物变得不再熟悉,也绝非“理所当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面对复杂变乱的当今世界,我们必须也必将回到祖先的智慧中寻取灵感,期待首届古典学大会为回溯文明源流、促进文明对话,携手解决和应对时代挑战提供智慧,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图片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11月8日第4版

采写:光明日报记者 李曾骙 王笑妃

来源: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8日第4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