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私奉献 情倾教育‖赵立策
无私奉献 情倾教育
赵立策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承担着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任。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和生活中,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爱亲人的革命理想主义教育。努力让他们成长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学校领导安排涨宁任教五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作为一名老教师,他服从组织安排,毫无怨言地接受了任务。五年级是小学高段,一方面承接着积累、整合低中段知识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力争向着六年级毕业考出好成绩的责任,乃至于向高一级的中学冲刺的关键任务。
接受工作后,涨宁首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来历、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去走进学生的心灵,力争做一个值得他们信赖的知心朋友。通过调查走访,他了解到班上48个同学中,有32个是外地人,或者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在本地打工,另外的16个学生中,有12个是留守儿童,有的同学甚至超过三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属于单亲家庭的有3个。了解到这些基本情况后,张宁在班会上对同学们说:“我们班的48个同学,就是48朵含苞欲放的花朵,老师愿意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关心、照顾每一个同学。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同学,都要团结在我们这个班集体中。今后,无论哪个同学有什么困难,都可直接找老师帮助解决,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求大家能够专心学习,追求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搞好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因此,努力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力争运用课改新理念去解读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让学生能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为进一步巩固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能力,张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诚心拜年轻的专业老师为师,初步学会了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让自己既有渊博的学识,又有扎实的现代技术操作基本功。
在上《落花生》一课时,张宁首先播放课前精心制作好的PPT课件,打出“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的谜语,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他们立刻就猜出来是花生。那么,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带着这个问题,他与同学们一起走进了课文。
学生们通过读课文了解到,花生具有“味美、可榨油和便宜”等优点,接着由文中父亲的话引出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相比,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尤其重点品读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有用”,就是真才实学,是内在美;“体面”是外表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就应该像落花生一样,要有真实的本领,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过家有贡献的人。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懂得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在引导学生学习《桂花魂》一课时,张宁让学生通过“看桂花——忆桂花——摇桂花”的叙述顺序,理清了一位老华侨远在海外他乡,思念故乡,思念祖国的情感。通过学习,也让学生学会了以小见大的写法,提高了他们的作文写作水平。
我们都知道,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科学技术的极度落后,导致了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就连具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未能幸免,不仅被八国联军抢劫了里面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最后还被侵略者们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张宁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下载购买了相关影视资料,让同学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圆明园毁灭前后的真实场景,激发学生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张宁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一个人掉队。在生活中,更是对他们呵护备至。他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叫赵志龙,是一位失去父母的孩子。还在他5岁时,父因为下井挖煤,发生矿难去世,他的妈妈受不了打击,三年前也离家出走,至今音讯全无。他只好跟着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很多时间都在家帮助做家务。
为彻底解决赵志龙的上学问题,张宁专程去了他家,耐心给他的爷爷奶奶讲道理,让他们支持孩子上学,告诉他们只有读书才能彻底摆脱贫困。在取得他爷爷奶奶支持后,临走时,还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五百元钱塞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治病,购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为让赵志龙安心上学,张宁主动联系村组干部,向镇政府提交了赵志龙家精准脱贫的相关资料。在各级部门和爱心人士共同努力下,赵志龙家住上了两楼一底的楼房。房前屋后种上了果树,树下鸡鸭成群,年收入超过了一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与周围的村民一起过上了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
热爱教育教学事业,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爱护学生,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是张宁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赵立策(笔名青苹果,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元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四川省剑阁县教育局)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