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奋斗者】退役“兵支书”孙平成:在脱贫奔康战场续写为民初心 ‖ 郑植译 王钟乐 李全民

作者:郑植译 王钟乐 李全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01 19:33:32 浏览次数: 【字体:

退役“兵支书”孙平成

在脱贫奔康战场续写为民初心

郑植译 王钟乐 李全民

迈步四川省剑阁县普安镇水池村居民聚居点,灰瓦白墙的房屋、平整宽阔的水泥路、生机勃勃的菜田,一片繁荣的新农村景象映入眼帘。

以前,这里灌木丛生,杂草蔓延,荒山变家园的转变,离不开水池村村支书孙平成的倾力付出。

“兵支书”孙平成(左二)指导群众种植果树(曾正强 摄)

不忘初心,勇挑脱贫重担

孙平成出生于1981年,18岁时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5年,并光荣入党。

退伍后,孙平成从事货物运输工作,由于他吃苦耐劳,生意越做越好,在老家水池村修起小洋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水池村位于秦巴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村民们找不到致富门路。2014年水池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8.9%,家乡的落后面貌让孙平成心急如焚。

2016年底,正值村两委换届,孙平成表达了要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康的强烈决心,“我入党20多年,在部队上受了多年教育。依靠党的富民政策,我自己的腰包是鼓起来了,但乡亲们的日子还很苦。我应该为家乡、为村民做点事!”

最终,孙平成在换届中全票当选为水池村党支部书记。

尽锐出战,誓要斩断穷根

上任第一天,孙平成就把雷厉风行、敢打敢拼、不胜不休的军人作风带进了村“两委”。

他带领村干部用一周时间走遍全村1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摸清住房条件、劳动能力、收入状况等基本村情。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孙平成提出新建一个居民聚居点的构想,这一想法得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支持。

初选址时,正值盛夏时节,孙平成冒着酷暑,充分发挥军人冲锋在前的品质,多次踏勘了村居民聚居点备选点5处,最终综合确定选址点。

工作中,孙平成认识到要做好脱贫攻坚这项最大的民生实事,获得群众理解、参与和支持至关重要。他组织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广播等形式,及时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深入各户做好动员工作,因户施策,解疑答难,打消群众顾虑。

同时,他邀请群众参与搬迁评议,采用“四个一、两评议”的办法,精准确定易地搬迁对象,评议结果在全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发动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宣传解释工作。

经过全体村干部的不懈努力,水池村于2018年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群众89户290人,新建规模46户136人的居民点一处。同年,水池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一心为民,扩产业固成效

孙成平知道让群众“搬得出”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让村民们都过上好日子,必须要探索一条长久致富的道路。”

他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探索以发展优势产业和就近就业为主的“换穷业”新路径。

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农民田间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和家政服务培训,使搬迁群众拥有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增收。

通过入户走访、坝坝会等方式,孙平成带领村干部与群众共同探讨致富方法,利用水池村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先后引进了“三分田”公司、剑雄农投公司、绿城造林专业合作社和宏鑫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300余亩,种植冬枣450亩、砂糖橘350亩、软籽石榴500亩,年出栏生猪5000头,村常年务工人数8000余人次,带动搬迁群众34人长期稳定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100余元,将荒山空地改颜换貌,打造“产业兴旺”富裕水池。

在工作中,孙平成始终铭记党的恩情和部队的教诲,充分发扬在部队练就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全村走上脱贫奔康之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郑植译 王钟乐 李全民

供稿: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