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陈老板的创业路 ‖ 梁志友
陈老板的创业路
梁志友
陈老板在天全县白土坎的山地鸡饲养场养了近四千只鸡,公母各半。母鸡下的蛋大多用于孵小鸡苗,公鸡年前陆续被省城一家公司定单买空。养鸡场是我年前去白土坎重楼种植园访友时,被园区后山阵阵鸡鸣吸引,心生好奇,便独自沿山脊硬化路寻声进林意外发现。
鸡场由陈老板的弟妻和侄儿打理,闲聊中得知他们两年前仍在异乡打工,一直饱经岁首出门、年末归乡的迁徙之苦,后听了兄长的规劝一起租下这片林地办起山地鸡饲养场。项目短、平、快,第二年就达到了如今的规模。时值冬月,只只公鸡已经霓裳红羽,体肥身壮约十来斤上下,脖子一伸高歌冲霄,仿佛为山村奏凯。
那天,在他们简易的管护棚前,我与他们母子粗略算了个账。按当时市场行情“每斤活鸡十五六元,两千只鸡近两万斤……”看着我有些吃惊的样子,母子俩虽不置可否,但对视片刻后露出羞涩微笑已给了我答案。
养鸡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但那是传统的小群喂养而言,规模养殖就得另论了。既要选择适合、向阳的场地,还得兼顾环境污染、防疫、防天敌侵袭。即便是喂养,也要讲究精细绿粗配比,时间和量化的指标,留给鸡们自行觅食的空间,让它自然、快速生长,长瘦肉而不长油膘。这就是实践出真知。而且,山野规模养鸡也很辛苦,寒来暑往,起早探黑,还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两年就见成果,这也是上苍对勤劳付出的回报。把小事做得“牛气”,就是财富,也让日子更有奔头。
而养鸡场只是老板一家的副业。
陈老板2008年入行搞小鸡孵化,创业之初买了不少相关书籍和资料,豪气冲天干了起来。初入门时“两眼一摸黑”就照本宣科。哪知书本理论与实际操作仍有距离,仅凭热情不能代替技术。美好的憧憬“泡了汤”,靠节俭攒下的钱也打了“水漂”。对于一个纯农业家庭,无疑是一季庄稼的绝收,心痛得他和家人比割身上的肉还难受。但,陈老板没有气馁,把失败当交了“学费”。振作起精神的他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接着再搏,并事前做足功课,虚心向行家里手学习取真经。因为仍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敢放开手脚。当年虽说没多大收益,总算掌握了育鸡苗的关键技术。当又一个实展梦想的季节来临时,凭着一股“牛劲”,大胆前创,三年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丰收,还清了小额贷款还有不菲的利润。从此,育雏业一路扬帆。至2019年,年销售鸡苗过百万只,产值120万余元,实现了有业、有房、有车说的愿望,过上了小康生活。“华羽家庭农场”也因此成为白土坎勤劳致富的榜样,所育的小鸡苗除了销往本县乡镇和周边县区,还远销泸定、康定等地。对村里的贫困户,陈老板采用优惠价格和垫底赊销鸡苗的办法,帮助发展庭院、林下养鸡,增加收入以回馈时代。
陈老板的成功得到群众认可和政府肯定,因此获得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的扶持,用以扩大规模、引进新的孵化设备。去年底去他的新厂时,他和工人正干得热火朝天。现在,新的育雏房完工,设备安装完毕,正在调试,他要赶在春暖花开时孵出第一批鸡苗。
他的经历虽波澜不惊,但“走自己的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却可以值得借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梁志友(四川省天全县)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