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52):香格里拉之魂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19 16:23:59 浏览次数:812 【字体:

大香格里拉——舞动的缤纷彩蝶

香格里拉之魂

现在让我们来到大香格里拉心脏,被称为“香格里拉之魂”的稻城亚丁。

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作者供图)

亚丁,位于稻城县日瓦乡境内,景区海拔2900米至6032米。亚丁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62个,犹如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雪山草甸之间。湖水清澈碧透的度母湖,犹如一汪碧玉依偎在雪峰怀中;立于湖岸,雄伟壮美的仙乃日雪峰伸手可触;蓝天、雪峰、森林倒影于湖面,仿佛童话故事一般。五色海玲珑剔透,雪山倒影湖面,被当地人奉为神湖。恰斯神湖湖中枯树残横,水生植物密布,水质呈淡绿色,湖旁红叶落下飘于湖面;旁边的小湖呈蓝色,两湖色彩差异明显,形成湖中有湖,“半江瑟瑟半江红”之奇观。湖四周香柏冲天,之间挂着五彩经幡,树和经幡倒影水中令人叫绝。阳光从树枝的空隙间照射下来,斑驳的阳光撒在滩上,微风吹过,如跳动的火焰。

亚丁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高峻庄严而又洁白美丽的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当地人称它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降妖伏魔三位一体的三怙主雪山。三座山峰形态各异,呈“品”字排列。仙乃日海拔6032米,夏诺多吉和央迈勇海拔均为5958米。更有趣的是,夏诺多吉到仙乃日和央迈勇的距离恰好相等,是一个标准的等腰三角形。远看这三怙主雪山,犹如一朵巨大的盛开的白莲花,四周纯清的湖泊就像从花瓣上滑落下的珍珠。这雄伟的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多吉雪峰分别是观世音、文殊和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它们背连背守护着这方净土,其雄伟、神奇、美艳的造型和内涵在世界雪峰中十分罕见。

仙乃日(稻城县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仙乃日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雪山。当你从香格里拉乡山谷蜿蜒而上,从山的褐色脊背后绕出,眼前一座高大伟岸的雪山兀然出现在你的眼前:在一片苍翠的山岚上惟有她拔地而起,洁白无暇,卓尔不群;同时,她的山形像极了一座慈相庄严的巨佛,用超然世外的眼神,默默而悲悯地注视着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许多游客在这里或俯首跪拜,或默默不语,在这座圣洁美丽、佛意浓郁的雪山下,人们或者浮躁的心绪得以净化,或者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感悟……

仙乃日(图片来自网络)

雪山、草甸、溪流、峡谷、牦牛、飞鸟、牧人,风景十分迷人;山峦、谷地、草原遍布红叶、黄叶、绿叶,谱下了绚丽柔和,五彩斑斓的色彩,自然景观和丰富人文内涵的完美结合,使之尽显香格里拉之魂的魅力。

稻城亚丁洛绒牛场(蓬州闲士 摄)

其实,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亚丁时,却往往忽视了稻城及其周边地区。

稻城亚丁冲古寺及嘛呢堆(蓬州闲士 摄)

从理塘进入稻城,要经过著名的海子山。海子山,满山神奇的石头立于理塘至稻城的路上。山势和缓,波浪起伏,放眼望去,高远的天空下密布着无尽的大大小小、奇形怪异、触目惊心的石头。烈日下荒凉悠远,夕阳里惨烈雄壮,夜幕中森然逼人,使人恍然觉得置身于宇宙洪荒!这就是海子山,3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更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海。光是这样一山石头还嫌单调,叫海子山必然少不了海子,1145个高山海子点缀山间,其壮丽景观可以想象。

稻城海子山(蓬州闲士 摄)

海子山千个海子个个晶莹澄净,但大小不一,色彩各异。在公路边可远观的一个海子,中心一圈是浅乳蓝色,外围却是深深的碧蓝,同一湖水呈现出泾渭分明的两轮颜色,似乎被一种神圣的力量所主宰。圣湖兴伊错是海子山最大的高山湖泊,湖面宽阔,湖区黄鸭、野鹿、野鸟栖息;湖水湛蓝深邃,湖岸却是一湾细细的金黄的沙滩。小一点的海子多是季节湖,雨季一过,海子便慢慢干涸,最终留下一盆沙,有金色的,也有银色的——而更多美丽的海子隐藏在海子山的深处,至今无人能识。

稻城海子山古冰帽(蓬州闲士 摄)

行进在稻城县城前后公路沿线的宽阔河谷,路边能看到一个个绵延数公里的用泥沙和草皮堆成的经塔,上面堆着一些刻有经文的玛尼石,粗粗一看,怎么也有上百年历史。由于河谷多为丰厚的草地,这条因地制宜用当地材料建成的“古经塔长廊”,诉说着当地人久远而坚韧的信仰史。

稻城亚丁冲古寺与嘛呢堆(蓬州闲士 摄)

稻城县的寺庙中,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皆有。距县城30公里的蚌普寺,为一世嘎玛巴都松钦巴所建,里面还有大师留下的足迹。寺庙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庙内野鸡悠然来去,在秀丽的桑堆河边,游鱼成群,常来喂食的僧人可以用手触摸鱼背。在寺后的山壁上,有传说是都松钦巴用鼻血写就的文字,1999年西藏高僧阿公活佛解开了这段古藏文,意为“我走遍康区,这里是最美丽的地方”。

稻城蚌普寺(图片来自网络)

过县城12公里的扎朗寺,是一个花教寺庙,但已无该系寺庙传统的外观。寺中文物众多,有远自尼泊尔运来的佛像,其中的一幅唐卡画边幅就曾有人出价十万,但僧人们是万万不会为钱出售的。

稻城扎朗寺的壁画(图片来自网络)

漫步在城边宽阔平坦的大道上,可看到懒洋洋的河滩上那万亩人工种植的杨树林,在夕阳的辉映下泛着金黄色的光,将小小的县城装点得十分美丽。那一幢幢藏式民居隐在这黄色的树林中,显得那么宁静和温馨。这里的民居虽然仍为石砌建筑,不过不同于雅砻江以北的片石为墙,却是整齐厚重的石块砌就,是石碉文化一脉相承中的变异还是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使然呢?房屋外观显出石块天然质朴的颜色,屋檐上迥异于其它地区的是用黑色线条装饰,显得气象森严肃穆,这是牦牛黑色文化的影子还是苯教的流俗,尚待专家们去解开。

游客稻城县万亩杨树林留影(蓬州闲士 摄)

纷飞之翼

《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将“香格里拉”解释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仇恨,没有战争,是一片宽容、安宁、祥和的净土,一片神奇的、拥有无与伦比的原始自然美的乐园。

稻城亚丁(图片来自网络)

大量中外专家的考证也指出,洛克1929年从云南经木里两次考察现在的稻城县亚丁自然保护区一带。囿于资料匮乏,他一直以为自己在云南,但他留下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却说明了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1999年,稻城县向世界宣告了“最后的香格里拉”的存在。

稻城亚丁五色海(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寻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醒悟:我们追寻的其实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和纯净的精神家园。人们不再执拗于香格里拉究竟在何处的争论,而相信这一和谐、美好的象征存在于一切各民族、宗教水乳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基于这样的认识,一条跨越了川滇藏、羌、纳西、摩梭等民族地区及传统风景区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最近强势凸现,它再现了前人描述的拥有神秘宗教、民族文化、冰川、雪峰、草甸、温泉、森林、峡谷浑然天成的香格里拉。

稻城亚丁冲古草甸(蓬州闲士 摄)

定位于“中国西部最大的一条世界级旅游环线”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像极了一只巨大的彩蝶,如果说彩蝶之头为云南迪庆,心脏为稻城亚丁,它的左翼为成都——康定——理塘——稻城——木里——泸沽湖——西昌——成都,右翼为成都——康定——德格——昌都——芒康——迪庆——丽江,而其中317、318国道就是其中美丽的花纹,以康巴文化、佛教文化、女性文化为底蕴,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精髓,处处绽放着惊世之美。

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蓬州闲士 供图)

从巴塘往东,过金沙江是西藏的芒康,那里栖息着被误称为滇金丝猴的稀有物种;由于澜沧江河谷盛产盐卤,天然晒盐的盐井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历史上还引起周边族群的强力争夺,至今,那里的纳西族和藏族还毗邻而居,由藏人担任的天主教神甫还牧养着一批上帝的子民。

位于芒康县的澜沧江岸盐田(图片来自网络)

从稻城往西,经过凉山州的木里县就到泸沽湖和西昌了。这个在近代还与世隔绝的木里王国,像桃花源一样长期不为人所知。还有藏之深山的泸沽湖女儿国,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泸沽湖风光(蓬州闲士 摄)

从乡城或得荣往南,可以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2001年,因迪庆州的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县(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设为香格里拉市),加之云南旅游开发较早,他们在香格里拉品牌旅游中夺得头筹,旅游业发展较快。现在,聪明的云南人已伸出手臂,与周边的西藏和四川联手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共同创造着辉煌灿烂的未来。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普达措国家公园弥里塘高山草甸(蓬州闲士 摄)

香格里拉,正缓缓舞动其巨大的双翼,向世人展示她缤纷的色彩和迷人的面容。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

王怀林‖打开康巴之门(41):深藏不露雅砻江│秘境九龙(下)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2):大道风景│川藏大道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3):大道风景│民居风景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4):大道风景│道孚民居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5):格萨尔文化走廊│无处不在的格萨尔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6):格萨尔文化走廊│冷兵器英雄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7):格萨尔文化走廊│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花朵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8):德格——康巴文化发祥地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9):梵音阵阵(上)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50):梵音阵阵(下)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51):沿川藏线向南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