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3):大道风景│民居风景
编者按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大道风景
民居风景
康区川藏线上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以民居为例。
康巴民居具有悠久的历史。
道孚民居(图片来源:甘孜州旅游资讯网)
昌都卡若遗址,在已发掘的1800平方米范围内,密集地分布着31座房屋、1个窖穴和数个灰坑遗迹;其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和组合形四种类型。按其结构承重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窝棚式、窝棚构架式、井干式、梁棚式、碉方式、擎檐碉房式六种类型,这六种结构类又归结为窝棚式、井干式、碉房式三大类型系统。经科学测定,上述建筑遗迹距今已有在约4000~5000年历史。
昌都卡若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处是丹巴中路遗址。从对91平方米的试发掘中,就已经发现房屋遗址7座。据初步测定,其年代距今为3500~3700年。其建筑类型较为单一,所发掘的房屋遗址均系石砌建筑,其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从当今的康巴民居的遗风中很容易体察到其久远的历史渊源。
由于甘孜藏区地处“民族走廊”地带,加之复杂的地质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生产方式等缘故,从而在民居建筑中表现出形式多样的特点。从建筑结构来看,藏式民居建筑石木、木、泥木、混合、纺织五大类型结构在康区民居中一应俱全。例如区内康定、丹巴、稻城、九龙、雅江等县的石木结构类型的建筑,新龙的混合结构建筑,德格、白玉等地的典型建筑-吊脚楼(干栏式)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而石渠、色达、理塘等地的牧区,较为集中体现纺织物建筑――牛毛帐篷的风貌。在村寨的群落建筑中,大都傍山而建,幢幢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层次感十分鲜明。
稻城民居(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甘孜州处在汉藏交界的过渡过带,在民居建筑中,亦常借鉴一些汉式建筑风格和传统,并有机地揉合到本地建筑之中去。这种兼容主要表现于屋顶、窗扇、院落布局,以及楼梯等局部部位。
雅江民居—香巴拉秘境(作者 供图)
例如在康定、道孚、九龙及炉霍等地的民居中,屋顶除了采用传统平顶外,为防雨季渗漏,还在平顶上增加汉式人字形坡屋顶,其屋顶上的覆盖物有的地区使用汉式小青瓦,有的地方覆以石板,有的地方则以木瓦板充之。一些城镇民居的窗扇,一改传统“田”字格窗扇式样,以精工雕造各种汉式花格窗扇,安装于藏式窗框之中,藏汉合璧,更平添了许多艺术韵味。一些民居在建筑布局上,借鉴了汉式的三合院、四合院布局,其客观效果十分佳妙。
典型的道孚民居(作者 供图)
藏式建筑中传统的独木楼梯起着重要的点缀作用,它不仅形式独特,而且易于挪动,但对老年人、小孩子和重负上下的人来说不太方便,于是许多民居在室内改设汉式宽大楼梯,再配以扶手,既大方又易行。
在外装饰色彩色,讲究强烈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除了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外,还体现在建筑物与大自然的强烈对比上,这就使得建筑物显得醒目、奔放,表现出当地居民热情、坦诚的襟怀和对生活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在康巴民居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民居建筑要算“崩科”、高碉和节日期间的帐篷城。
崩科式建筑(作者 供图)
与东部片石为墙的高碉建筑和西部德格等地的崩科式建筑以及牧区的帐篷都不同,在甘孜县特别是绒坝岔一带,又流行着夯土为墙,而且外部墙体刷着白色竖条的建筑。当地人在每年释迦牟尼诞生日,都要取用当地的白色土将墙体粉饰一新,以为纪念。
甘孜建筑与同为牧区的阿坝等县的建筑类似,这一带是明代蒙古人进入并成为统治者的地区,它是否为蒙古人的创造(其他地区也没有),其上面的白色竖条是否受花教建筑的影响(元代八思巴经过这一地区,对这一地区有着影响,至今德格等地的花教寺庙甚多,但其竖条的颜色却是灰色),这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