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6):神秘的女国文化带(下)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02 15:42:21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女性文化——一个另类读本

神秘的女国文化带(下)

01

——服饰文化的趋同。

《旧唐书·东女国》记载,“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批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饰之以金。”关于东女国的描述总共千余字,就有30余字描写东女国的服饰,可见其华贵富丽和引人注目。记载与今丹巴一带妇女装束一脉相承,其尚黑、百褶群和披肩传统至今犹存。今日丹巴藏族妇女的服饰不管多么漂亮,多么变化多端,其色彩基调仍以黑色为主。

扎巴姑娘服装也以黑色为主。虽然泸沽女儿们服饰有些类似于蒙古长袍(她们曾自称蒙古人,与忽必烈曾经过这一地区留下影响有关),色彩多样。三地女人皆有穿百褶裙的传统,与藏区的长袍迥异,并有盘头结辫之俗,使姑娘们更加亭亭玉立,风姿卓越。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丹巴和扎坝姑娘都好着披肩。丹巴姑娘服饰的“三片”极为有名,一片是头帕,着夏装时裙子前后各一片(应是百褶裙在气候温和的河谷地区的演变),加上色彩搭配和首饰,极为靓丽。其头帕和披肩传统,又与处于该地域的彝族有许多相似,这与嘉绒和彝族古代同属夷人系统有关。

从服饰上看,嘉戎族群的传统服饰与其他藏族地区的服饰有较大差别。其中,在嘉绒人过去较为传统的服饰中,最具特色的主要有三个东西:即百褶裙、头帕和披毡。建国后,随着外部影响加剧,少女的装束往往求新求变并日趋多元化,但在上世纪50年末和60—70年代,30岁以上的妇女仍多穿百褶裙。现在嘉绒地区平时已很难看到穿百褶裙的妇女,但在节日或跳锅庄等活动时,偶尔还有妇女穿着。

丹巴姑娘及百褶裙(作者供图)

在藏族中,穿百褶裙的习俗极为罕见。除在靠近纳西族地区的乡城一带因受摩梭人的影响而有穿百褶裙的习俗外,其他地区如今西藏、青海和甘肃以及四川和云南等其他藏区的藏族中,均无穿百褶裙的习俗。所以,穿百褶裙的习俗,可以说主要仅见于以今天彝族和嘉绒藏族为代表的夷人土著族群。

而在横断山区的部分彝族、哈尼族、白族、怒族民族中,也有戴头帕的习俗,这些族群均属于彝语支民族。可见戴头帕主要是属于土著夷人的习俗。

丹巴美女及头帕(作者供图)

嘉绒的有些地方保留有披毡的习惯。披毡又叫皮褂,嘉绒语称“阿戈”。阿戈平时不披,只是跳锅庄舞时才披。披阿戈的习惯并不是在整个嘉戎地区流行,而是仅在墨尔多神山周围的山寨才有,这也说明该地与古夷人族群和东女国有更为紧密的联系。

丹巴美女及其披肩(作者供图)

02

——宗教信仰的相似。

丹巴为中心的嘉绒地区是苯教的大本营,至今苯教寺庙仍多于藏传佛教的其他寺庙。上文谈及“昆仑神话”及其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傩仪及其自然神崇拜,它也是藏区土生宗教苯波教的重要来源。女国文化带可以说又是一个苯教文化带,虽然名称各异,如丹巴一带叫民间巫师工巴(奥外、哈瓦),泸沽湖叫达巴,相邻的彝族叫毕摩,纳西族叫东巴(达巴与东巴之名是否来源于苯教祖师东巴·辛绕呢?),但其原理和仪轨却大同小异。扎坝现虽流行藏传佛教,但其自称过去信奉苯教,佛教当为后世传入。

在嘉绒地区的种种仪轨中,有的是哈瓦或喇嘛单独主持来完成,有的是哈瓦和喇嘛共同参与或主持来完成。但是,哈瓦所参与或主持的仪轨多,涉及面广。显然,在民间信仰中,哈瓦远比喇嘛活跃。

丹巴美女(图片来自网络)

03

——人生礼俗的共有。

从丹巴到泸沽湖,都有十分相似的成年礼习俗。在泸沽湖,男孩女孩到了13岁时,要举行隆重的成丁礼,俗称男孩穿裤,女孩穿裙。仪式由巫师达巴或喇嘛主持,除改装易服外,还要向祖先、经堂和长辈磕头施礼,然后互致礼物,大宴宾客,十分热闹。而丹巴女子17岁时的成年礼则更为隆重,不仅女儿易服盛装,家人欢庆,也是全村欢庆的节日。而男子则在出生时举行诞生礼,同时开始新一座古碉的修建,这或许又是东女国的女性传统使然?

丹巴女孩的成年礼(图片来自网络)

04

——独特的丧葬习俗。

女国文化带和藏区主要流行天葬的葬俗不同,保留了东女国古老的二次葬的遗风。《旧唐书》称:“贵人死者,或剥其皮而藏之,内骨于瓶中,糅以金屑而埋之”,这是典型的二次葬。今天在丹巴和泸沽湖地区,也有在火葬后将碎骨根据卜卦方位埋葬的习俗,而且此前都将其曲肢如婴儿般放置,只不过丹巴有将其放入“坐材”中的地葬,而泸沽湖主要为火葬。扎坝放置于山洞中的崖葬则与丹巴的地葬有相似之处。

05

——猪膘文化的一脉相承。

上文已介绍扎坝人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在泸沽湖和丹巴都有此习俗,虽然味道有别,但做法大同小异,而且将其作为财富象征和接待贵客之用。特别是丹巴的猪膘肉种类较多,其中由猪大腿瘦肉风干制作的“香猪腿”非常有名,清代时作为贡品入宫,成为皇室桌上的佳肴。

摩梭猪膘肉(作者 供图)

06

——黑陶文化。

女国文化带都有制作黑陶的传统(与东女国及夷人族群的尚黑是否有关呢?),“扎”在藏语里是陶器的意思,汉史记载,在这一地区的古老民族中,有一支被称为“笮(一说“扎”)人”若隐若现。三地的陶器器型相近,纹饰也有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双耳罐上的装饰铜泡(也有镶嵌绿松石或其它石质材料的)为该地区所仅见。今天,扎坝人的生活用具中还普遍使用黑陶,其“扎”人的称谓是否也是来源于擅长制陶呢?

扎巴人制作的黑陶(作者 供图)

07

——白石崇拜。

女国文化带虽然和民族走廊其他地区一样都盛行白石崇拜,但丹巴民居房顶四角的白色尖角则极为高大和张扬,显然已是白石崇拜的一种升华。而丹巴与扎坝民居外观的相似性及其外墙所涂日月图案的如出一辙,丹巴、道孚、雅江木雅地区的房顶上所插的兵器和经幡几乎完全相同,显系同一种文化遗传。

丹巴民居(图片来自网络)

08

——音乐舞蹈艺术。

女国文化带广泛流行的锅庄(俗称圈圈舞),与“昆仑神话”中的傩仪有诸多共同之处。其音乐,丹巴的拉拉调、康定一带的溜溜调、九龙西番人的玛达咪调和泸沽湖时常吟唱的玛达咪(乃摩梭人的创世女祖)调也有不少共通之处。

嘉绒锅庄(图片来自网络)

09

——美人之乡。

笔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泸沽湖时,就深为这里男子高大俊美、女子娇艳迷人所惊异。丹巴美人谷已名声在外,而且丹巴不仅出美女,也出俊男,特别是中路一带的男子,不仅身材修长、体格健康、相貌英俊,而且还多半有增添其灵秀俊逸之气的一对酒窝 !扎坝男人也普遍身体匀称,女人健康活泼。三地的男子个子普遍高大,但不显臃肿,看不到大腹便便者(具有古蜀人及夷人的体质人类学特征),女人们则好象不受高原紫外线的影响,多半皮肤白皙,健康红润,面貌如花,加之能歌善舞,近年泸沽湖走出了像扬二车娜姆那样的文化名人,丹巴的美人谷也愈加响亮,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屡屡吸引世人的目光。

丹巴帅哥(作者 供图)

从体质人类学角度,夷人(含古蜀人)族群的体质特征有共同之处,且与中原汉人有很大不同。作为一个独特而古老的族群,他们来自何方,如何演变?还蕴藏着众多的谜团。

究竟是东女国的红粉佳人,还是走婚形成的优胜劣汰,亦或居住环境的自然天成?弄清这些问题,恐怕与美貌佳人有不相上下的吸引力。

丹巴美女(图片来自网络)

010

——源流之重。

探询女国文化带族群的来历,一如横断山区的幽深峡谷和立体气候,山重水复而又变幻莫测。对以丹巴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嘉绒藏族的来历,除东女国说外,就有汉人说、嘉良夷说、墨尔多山地名说、象雄说、嘉绒语说、党项说、西夏说等众多说法,而且即使东女国,也只是该地域在6—7世纪时的一个阶段,在此之前的漫长时期呢?

墨尔多神山是嘉绒藏族文化中心,藏区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征(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东女国的强大影响至今犹存,直到建国前,这一代的嘉绒十八土司中还有几位女土司存在(土司,藏语意为国王),可以说,实体意义上的女国一直延续到近代,但即使今日的丹巴,还有嘉绒语、康巴语、安多语和尔龚语(羌系语言),而且互相难以沟通,丹巴的“普通话”竟是汉语!

扎巴人自称属木雅人,木雅人多认为是西夏的流散后裔,但是为何西夏的成熟文字没有在此地留下只言片语呢?何况从其语言中也发现了古藏语、羌语成分。摩梭人自称蒙古人,但蒙古进入这一地区是元代才有的事,从其传说中的北来说和丧葬仪式中的灵魂北归,可以看出她们从北部迁徙而来,是否她们属东女国的流散后裔?

丹巴中路藏寨(图片来自网络)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0):五彩康定 │ 商业重镇与锅庄之乡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1):五彩康定 │ 多元文化汇康定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2):木雅与明正土司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3):冷兵器英雄——小邦时代及其在走廊的延续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打开康巴之门(34):丹巴的魅力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5):神秘的女国文化带(上)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