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6):康巴藏族的形成(上)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10 15:55:48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走过历史隧道——天南地北说康巴

康巴藏族的形成(上)

公元前400余年,在青藏高原今山南地区雅隆流域的泽当、穷结一带的宜农宜牧谷地,一支名叫“悉补野部”(又叫雅隆部,汉文史籍称吐蕃)的部落集团产生,经过近千年发展,到公元六世纪,雅隆部进入奴隶制社会,开始迅速崛起。

敦煌壁画中的吐蕃人(图片来自网络)

在此期间,诞生了一位杰出领袖松赞干布,他将吐蕃的历史推向了辉煌的顶峰。松赞干布生于公元569年,13岁继承王位,为吐蕃第32代赞普(国王)。早在青年时代,他常结伴驰骋于千里草原,纵横于卫藏地区,观看山川胜景,探索宇宙奥秘,猎取野牛野马,锻炼骑射技术,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英勇果敢的性格。当时正值群雄逐鹿的时代和雅隆部落的兴盛时期,在此之前,雅隆部已力挫群雄,征服了拉萨河流域的苏毗达甲吾部、赤邦松部,日喀则附近的南木林有琼波部,但还有西部阿里强大的象雄部、北部草原土地辽阔的苏毗残部,以及党项、东女诸国在周围虎视眈眈。

松赞干布继位后,小小年纪即平息了宫廷变乱,第三年迁都拉萨,开始向外发展。他改进了吐蕃原始公社遗留下来的军事民主体制,建立了严格的军事制度。设立了四如(相当于军区,后增加苏毗为一如),如下设四十个东代(相当于千户)。由于吐蕃的军事建制和地方行政紧密结合,作战人员以地域、部落或户籍组编,官兵互相认识,关系密切,父子、兄弟同在一个作战单位,因此能密切配合。当时吐蕃社会“贵少壮,贱老弱”,以战死为最高荣誉,连世战死的为“荣誉甲门”,而懦弱败阵的,将狐尾垂其头上招摇,以为耻辱的标志,为社会所唾弃。当战事发动,以7寸金剑为令召集战士,每百里有一驿站。战士的铠甲精良,周身只露出两个眼窝,劲弓利刃常不能破。吐蕃兵法森严,出兵不带军粮,依靠虏获的战利品度用。战斗时,“前队尽死,后队始进”,所以兵锋所指,往往所向披靡。

藏画松赞干布(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松赞干布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如建立盟誓制度,通过与被征服的诸部首领盟誓,使之团结在吐蕃周围,共同为吐蕃的征服事业效力;建立和健全职官制度,其官分为外相,处理政务;内相,处理宫廷内部事务;司法官,执掌监察和执法;军务官,管理边防镇守之职,增强了吐蕃的组织和行动能力。制定法律,当时吐蕃的法律分六大部分:即官制法、度量衡法、刑法、道德法、诉讼法和内府管理之法等,通过严刑峻法巩固了政权。

利用强大的军事组织,松赞干布于公元618年平定了东方的东女、附国等诸羌部落,626年征服了西方的尼婆罗(尼泊尔)。在此前后,西部的象雄、北部的苏毗、羊同、多弥等部渐次为他征服。631年,进攻东北部的党项部。经过松赞干布的开疆拓土,以卫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南部为本土的吐蕃,其疆域已达现在西藏、康区的全部和青海的西南部,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中间居有白兰、党项残部与土谷浑接壤,东以茂州、岷江西岸与唐接境。636年,松赞干布派出使节禄东赞向唐朝请求通婚,开始了和东方大国唐王朝的亲密往来。

文成公主入藏(图片来自网络)

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王朝继续向四周广大地区展开强大的延续约200年的武力扩张,使吐蕃王朝一度成为统治疆域极为辽阔、势力空前的高原帝国,强盛时期,势力曾东到唐王朝的松(今松潘)、茂(今茂县)、雅(今雅安)、黎(今汉源)、犀(西昌)诸州;西南到西洱河(大理);南临印度、尼泊尔;西到中亚西亚;北抵天山一带。其间,吐蕃与唐朝多年时和时战,763年,利用唐安史之乱后唐朝西部空虚,唐降将高晖引吐蕃及附庸土谷浑、党项、氐羌二十余万人攻入长安,皇帝李豫仓皇逃奔陕州,蕃将马重英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对盛极一时的古都长安予以洗劫,后在唐朝郭子仪军队和农民大众的反击下,蕃兵占据长安15天后退走。

盛极一时的吐蕃王朝(图片来自网络)

吐蕃由于长期对外攻伐,加之佛教进入后宗教制度的建立,封建领主剥削加强,使得武力逐渐衰弱,阶级矛盾尖锐。牟尼赞普在此背景中推行均产主义,遭到封建领主的抗阻,不到一年失败。继任的赤热巴巾推行激进的崇佛政策,造成与世俗贵族的矛盾,其兄达玛利用这一机会刺杀赤热巴巾,开始著名的的灭佛运动,焚经驱僧,毁寺捣佛。842年,达玛遭僧人刺杀,达玛死后,王后琳氏私携其兄之子,王妃挟其子在贵族支持下争夺王位,分居前后藏展开长年的战争,王室分裂为二。公元857年,甘青一带不堪压迫的吐蕃随军奴隶乘机起义,和今昌都一带的“邦金洛”起义队伍会合,声势浩大,一路西进,历时20年,连历代赞普的坟墓都被掘开。至此,强大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此后,王权递减如冬日之河水,十善法律如朽腐之草绳,政事利乐如虚空虹散”。吐蕃本土的分裂割据局面从九世纪中叶一直延续到13世纪初,历经近400年。

盛极一时的吐蕃王朝(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一漫长过程中,藏民族逐渐形成了。按照斯大林对民族所作的经典性概括:“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藏民族是在从公元7世纪到13世纪的漫长过程中,通过吐蕃部落对青藏高原诸部近两百年的的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在吐蕃崩溃后的几个世纪里,又通过彼此杂居,在经济生活上互相依存,在血统上彼此通婚而不断混同,尤其是从10世纪以后,随着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复兴,促使该地区各部落居民逐渐在文化心理素质和语言(宗教的传播总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上趋于统一,而最终是诸部的文化与吐蕃本土文化成为了一个整体,于是藏民族产生了。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另眼看康巴——穿行在自然博物馆和人类学宝库(代前言)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2):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天府西望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丝路遗珠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川藏茶马古道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5):苍茫横断山 l 一座山脉 两条走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6):苍茫横断山 l 昆仑儿女走四方(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7):苍茫横断山 l 昆仑儿女走四方(中)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8):苍茫横断山 l 昆仑儿女走四方(下)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9):苍茫横断山 l 横断山八大重合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0):融合与隔绝——走廊文化及其特征(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1):融合与隔绝——走廊文化及其特征(下)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2):二郎山——康巴之门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3):康巴人的来历(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4):康巴人的来历(中)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5):康巴人的来历(下)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