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7):苍茫横断山 l 昆仑儿女走四方(中)
编者按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某大型国企高管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苍 茫 横 断 山
昆仑儿女走四方(中)
牧羊之羌进入农区后在岷江流域成为低地之氐,通过甘青草原进入中原开始与农耕民族融合后,其图腾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羊、虎、狼图腾开始演变为龙蛇族群的龙图腾。凡农耕民族,没有不崇拜蛇的,在他们心目中,龙蛇是土地之力、水和男根的象征。龙与凤并列,与男女阴阳相合。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他在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罗棋布,在水生之地,很早就有龙图腾的影子。据格勒博士考订,藏族对龙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传说在托托日龙赞之前的赞普,都是与龙女婚配的,著名的格萨尔王也是天神与龙女结合生下的儿子。苯教最原始的经典《黑·白·花十万龙经》说:水中有500座龙王殿,住在里面的龙神像人类一样生儿育女,过着富裕美满的日子,人们想要发财和健康,就要供奉龙神。但苯教中的龙和汉文化“龙”概念有所不同。前者并不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可以幻化为多种动物的人格神,它可以是鱼,可以是蛇。而后者常常是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游会飞的动物。
格萨尔王(图片来自网络)
作家姜戎在《狼图腾》中介绍,中华的龙图腾来源于草原之狼图腾。1971年在内蒙古出土了一个玉龙,号称“中华第一龙”,属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玉龙狼首龙身,身上没有鳞,也没有爪,头部和颈部完全就是狼首狼颈。有专家说,西藏藏北称羌塘,古称炯,而炯即是狼的意思,看来狼图腾最初也与高原有关。
从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演变,是否也可依稀看到青藏高原的环境变迁和高原初民的迁徙足迹呢?
青藏高原西高东低的地貌,体现了高原东部地形环境的开放特点,从而为高原初民向东迁徙提供了迁徙的良好地缘条件。
与南部、西部及北部相对封闭的地形环境相反,青藏高原的东部明显地呈现出相对开放的地形环境。首先,在位于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区分别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从高原向东南流向横断山区,这些河道实际上成为高原初民东南通向内地的天然通道。其次,高原东部相对开放的地形环境,还表现在与高原相连的甘青地区、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都属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范围,这样,高原向东延伸的地形基本上是处于同一高原整体,但又逐渐向东斜倾的缓坡。因此,高原文明向东发展的地形条件要远比其向南、向西和向北发展的地形条件有利得多。
青藏高原卫星鸟瞰图(图片来自网络)
高原初民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驯养野牦牛、山羊、马匹和狼犬,从而有了牦牛、羊、马和犬等家畜。创造了麦种,发展了贸易,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远古人类或以地望(如武都羌、广汉羌)、或以氏族首领之名(如烧当羌、吐谷浑等),或以生活密切的东西为图腾或族群标志(如犬戎、黑虎夷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牦牛和羊了。而且越到后来,由于地理的因素,牦牛仅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才能生存,而作为高原和中原连接地带同时又具有辽阔和肥美牧场的甘青大草原,由于海拔渐低,主要以羊为主,因之牦牛文化主要对高原民族影响至深,而羊文化则遍及藏东并远及中原地区。
图片来源:红原牦牛乳业搜狐号
以牦牛文化而论,由于族源的由西向东影响,牦牛的印记也深深烙进华夏文化之中:古代中原及西蜀之人均喜以牦牛尾毛作为马匹及弓槊等兵器上的装饰,早期的龙有着一对锐利的牛角;祭神的巫师手执牦牛尾而舞;华夏的使臣,执着以牦牛尾装饰的节杖出使四方;军中上帅的大旗悬着牦牛尾……而牦牛不耐热,只能产于高原。故后世内地人须向这些牧养牦牛的人进行交换。这些以牦牛为主要产品与外界进行交换的族群,被称作“牦牛羌” ,饲养牦牛的部落被称作“旄牛种”。汉代还在今四川汉源九襄置牦牛县,一直延续到隋以前,一是遥治该区,也可能是出于与牦牛族群交易的目的,因与之毗邻生活于贡嘎山一带的木雅人就盛养牦牛,古称“牦牛国”,有学者认为“木雅”即‘牦牛“的变音。
高原牦牛(图片来自网络)
至今,在青藏高原以至康区,以牦牛为图腾,以牦牛为地名,以牦牛角为装饰或供物的情况十分普遍。现在藏东一带以牦牛命名的山河不少,如金沙江藏语称“卓曲”,就是“牦牛河”的意思;色达草原上的牧民甚至把一座以牦牛命名的山当神山来崇拜;丹巴的东谷至今仍然有一条牦牛河。这都应是牦牛部落的文化遗存。因为康区与青藏高原同属一个地理带,高原初民的流动和牦牛文化在远古就及于这一地区,并因处于汉藏交汇地区而使牦牛文化得以凸现。
牦牛谷秋色(图片来源:丹巴县委宣传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某大型国企高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