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力拼“双胜利”劳动最美丽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02 17:22:25 浏览次数: 【字体:

诊室内,罗凤鸣(右)正在为病患看病。 四川日报记者 邓翔沣 摄

吴于君(中)在下乡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左治建正在焊接航空发动机薄壁钣金件。 四川日报记者 郝勇 摄

苗良田(右)在检查钢结构的焊缝质量。 四川日报记者 郝勇 摄

蒙媛在检查线路。 国家电网广安供电公司供图

编者按

她,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他,是一线战“疫”的最美“逆行者”;他,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挥洒智慧与汗水;他,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潜心技术攻关……奋斗在路上,奉献在路上,各行各业劳动者展现着不一样的劳动风采。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走近这些优秀的劳动者,聚焦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的美好信念与追求,通过展示他们以劳动者的奋斗与激情力拼“双胜利”的精彩故事,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共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罗凤鸣:做病人温暖的守护者

□四川日报记者 邓翔沣

名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奋斗者心语】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正是通过做好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悉心教导每一位学生等日常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累,但我因为劳动而快乐着!

【专访】

一身白大褂,清爽整洁,虽然前一晚深夜才结束工作,但在罗凤鸣的脸上看不到疲惫的神情。

4月29日上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诊室内,罗凤鸣正拿着听诊器检查患者的肺部情况。当天7时20分,罗凤鸣开始每周两次的门诊工作。病人一位紧接着一位,罗凤鸣紧张而忙碌。他坦言,高强度工作早已成为他的常态。

时钟拨回到1月23日,大年二十九,罗凤鸣受国家卫健委指派赴广西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一,又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带队奔赴武汉……接管病房的第一天,他就告诉患者,“我们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党和政府让我们来帮助大家共渡难关,有我们在,你们不用怕!”

除了治疗任务,罗凤鸣还有许多指导、会诊的工作。罗凤鸣的拼命,队员们都看在眼里:“每次下班,看着他深陷的眼眶和因为防护用品紧压导致的紫红色鼻梁,我们都希望他适度休息,但每次他都风趣地说‘怪我的鼻子太挺了’。”

如今结束支援武汉的工作,在进行了14天的隔离和简短休整后,他很快又投入临床工作。

“平时抽烟吗?”“现在正服用哪些药物?”从日常生活习惯,到确认病情症状,在有限的面诊时间里,罗凤鸣把工作做得十分细致,针对个别病人的其他病情,他还热心提供帮助。

诊室内,罗凤鸣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但他对病患亲和、耐心的态度始终不变,是病人温暖的守护者。

一位结束面诊,正准备离开的病人突然被罗凤鸣“拦”下。“你现在多少斤?”原来这位病人曾因治疗需要而服用激素,导致体重激增。“减到110斤就够了,太瘦了也不好。”语重心长地说完这句话,罗凤鸣随即投入到下一个病人的面诊工作中。

在与病患的交谈声中,不时夹杂着罗凤鸣爽朗的笑声。“累,并快乐着!”罗凤鸣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吴于君: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四川日报记者 何勤华

名片

凉山州雷波县箐口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奋斗者心语】

我到箐口乡工作以来,访遍了全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目前,箐口乡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温暖,都怀着感恩之心而努力奋斗。

【专访】

5月1日上午,戴着“巡山检查”字样红袖章的吴于君正和同事们在凉山州雷波县箐口乡小海村一组大坪子开展森林防火检查。近期正逢农户上山采笋高峰期,村民郭立梅骑着三轮车前往山上贩卖小吃,吴于君对她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登记,并向她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自1999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吴于君20多年来一直在乡镇基层工作。她说,自己所在的雷波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践行初心使命,应该把汗水洒在脱贫攻坚一线。

当天,吴于君还来到箐口乡红岩村,叮嘱村党支部书记胡文全要跟踪贫困户王昌德的爱人办理残疾证事宜。王昌德妻子胡义香是精神病人,又有孩子要抚育,有一定返贫风险。“通过协调县残联,经过鉴定后就能为其办理残疾证,每月胡义香就能收到固定的生活补助,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吴于君说。

2016年6月,吴于君主动请缨到雷波县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箐口乡工作。该乡辖9个村,其中7个为贫困村,贫困户达565户2383人。吴于君白天跑工地,协调建设用地、建筑材料运输等问题,晚上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改变观念。坚持苦干、实干,在3年时间内,她带领干部群众完成857套贫困群众的住房建设;新建道路74.5公里,新修4所幼教点,5处村活动场所。

目前,箐口乡已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吴于君说,脱贫只是第一步,好日子还在后头。箐口乡将加大对全乡1.7万余亩核桃的管护力度,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同时,以箐口乡“苗寨三A”景区打造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建成全乡千亩芦笋产业和竹产业基地,真正让广大农户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苗良田:竭尽所能为成都发展添砖加瓦

□四川日报记者 郝勇

名片

中建八局凤凰山体育公园项目总指挥长

【奋斗者心语】

成都正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凤凰山体育公园是重要载体之一。我将带领我的团队,竭尽所能,为成都的发展添砖加瓦。

【专访】

5月1日,刚刚忙完成都金融广场项目协调工作的苗良田来不及吃晚饭,便奔赴2021年成都大运会的重要场馆之一——凤凰山体育公园,与项目技术人员一道,检查钢结构的焊缝质量。对他来说,这样的奔波早已习以为常。

“这条焊缝形状不规则,有明显凹坑,这种质量缺陷在我们项目里绝对不允许出现。”在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小到一条焊缝,大到现场的物资调度、人员组织、设备安装,苗良田都了然于心,中建八局凤凰山体育公园项目凝结了他太多心血,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创造了国内同等规模的体育场馆工期最短纪录。

截至4月底,该项目已组织超过1.3万吨钢构件、9万吨钢筋、4万吨周转料具、46万立方米混凝土、130万平方米模板进场,并在高峰期组织超过5000名技术人员、工友进场施工作业,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然而,取得这一建设进度并不容易。2月7日,凤凰山体育公园项目顺利拿到了成都市住建局颁发的第一张疫情期间复工通知书,成为全市首家复工的工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建设,为确保项目如期开工,苗良田操了不少心。

“前期最难的是防疫物资的准备,没有足够物资储备,我们也不敢贸然开工。”为解决这一问题,苗良田积极协调中建八局海外资源,通过海外扫货等方式储备了第一批防疫资源,项目也因此顺利开工。那段时间,苗良田常常睡不好觉,凌晨三四点的一条“货已到,请放心”的微信,就能让他兴奋半天。

防疫物资到位,紧接而来的是各地封村封路,工友们不能及时返工的难题。为此,苗良田主动与成都城投集团联合,一方面,通过与各劳务输出地政府部门协调,主动派车参加“春风行动”。另一方面,提前与分包队伍协商,让工友提前在家隔离14天,节约上工时间。

最终经过努力,凤凰山体育公园项目在3月中旬上工人数达2500余人,4月中旬达4000余人,并且由于管控到位,项目没有出现一例感染患者。

左治建:用匠心守护初心

□四川日报记者 刘春华 郝勇

名片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首席技能专家

【奋斗者心语】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焊接工人,要做就做到最好。20多年来,我一直用心雕琢着每一个零部件,用匠心守护“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初心。

【专访】

“质量是关键,要干就干到最好。”4月29日,左治建摘下焊工帽对记者说。

在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钣金分厂,提起左治建,几乎人人都会为他的技艺竖起大拇指。自1999年进厂后,左治建在电焊工的岗位上,苦练焊接方法和技巧,逐步掌握了手工氩弧焊、二氧化碳焊、气焊和电焊等高难度焊接工艺。

航空发动机是结构极为复杂的高精尖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手工操作者的精心打磨。作为公司焊接技能专家,左治建最擅长航空发动机0.2-2.0mm的薄壁零件氩弧焊工作,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钣金件焊接变形有独到研究。曾经,在公司“生命工程”大发型号钛合金薄壁钣焊大机匣制造生产中,在公司加工该类大尺寸钛合金薄壁钣焊机匣刚刚起步,处于试制摸索阶段,同时国内大尺寸钛合金焊接变形控制技术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左治建与团队一起努力,有效解决了该焊接变形难题,焊接合格率由最初的30%提高到95%以上。仅此一项科技攻关,每年为公司节约费用几千万元。他对公司承担的某型“两机专项”任务涡轮支承机匣组件加工流程和工艺进行优化,极大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相关支板焊后检测、校形加工时间由40小时缩短到4小时,效率提高了10倍。

“一个人的能力强不算强,要团队强才是真强,才能真正提升公司整体制造加工水平。”这是左治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成专业技术成果,积极申报科技成果3项,还撰写12篇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制作微课供大家学习。

2016年1月,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首个以劳模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左治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作为工作室团队的核心,左治建带领团队成员为公司攻坚克难,突破技术瓶颈,创新工艺方法,挑起焊接人才培养的重担。工作室成立4年来,已培养出公司青年标兵1名、劳模2名、“成都工匠”1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名。

蒙媛:用心用情让用户感到温暖

□四川日报记者 何浩源

名片

国家电网广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奋斗者心语】

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劳动技能,提高工作能力,积极向上,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劳动者。

【专访】

4月27日,广安市前锋区台泥(广安)水泥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蒙媛不时拿笔在本子上勾勾画画。

为了把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国家电网广安供电公司启动综合能源策划项目,让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下沉到企业,了解企业在用电方面面临的问题,为企业节省成本。

在和企业交流中,蒙媛了解到台泥(广安)水泥有限公司想新建一间电力控制房,她马上来到该公司车间,为其测量数据、做起规划。“以前我们自己建的电力控制房,规划很不专业,给公司造成了一定损失。”该公司技术人员表示,“现在有了国家电网的同志为我们做规划,就放心多了。”

蒙媛曾是国家电网广安供电公司一名电能表修校工,在这一岗位工作了20年。“把工作做到极致,做最优秀的自己”是她的座右铭。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她先后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国家级“蒙媛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四川电力行业“十大工匠”等称号。

2019年,蒙媛从技术部门转到营销部门,成为国家电网广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做技术比较单纯,现在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对沟通协调能力要求很高。”蒙媛说。

刚刚转岗时,她就遇到了难题。当时,国家电网广安供电公司在免费给用户安装智能电表,以实现阶梯电价收费,但广安有一个小区居民一直都不愿意安装。

“当时我就纳闷了,又不收钱,为什么居民拒绝呢?”蒙媛通过走访了解到,该小区用户要求供电公司把10多年前购买老电表的钱退了,才愿意安装智能电表。于是,蒙媛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为其讲解智能电表的好处。“我给他们算账:安装智能电表后,夏天晚上开空调才0.1元一度电,非常划算。”经过1个多月的沟通,该小区大多数用户终于同意安装智能电表。

“做技术工作时,就要处理好每个细节,力争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电体验;做服务工作时,就要用心用情与客户沟通,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让用户感到温暖。”蒙媛说。

来源: 四川日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