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辉 ‖ 泥瓦匠的传奇故事
四川雨水多,湿气大,冬天还有一段霜冻。因特殊的气候条件,四川人修房造屋喜欢盖青瓦,因此瓦匠在我们那里很吃香。
我的家乡在蓬安县金溪镇万和乡紫石坝,因大多数人姓曹,人们都叫它曹家坝。不过,我向祖上了解过,我们曹姓,并不是曹操的后代。儿时的曹家坝,大多民居还是青一色的土墙茅草房,也有人干脆诙谐地称曹家坝为“茅房坝”。因为穷,曹家坝的女青年基本上都选择远嫁他乡,而本地男青年娶媳妇也成为老大难。
位于嘉陵江畔的蓬安县金溪镇(广角天地 摄,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乡亲们生活都难以为计,能有这种茅草房住,人们已很是满足。不过这种茅草房也有它的优点,土墙结实,麦秸秆盖得厚,既能遮风挡雨,还冬暖夏凉。当时流传“屋漏偏逢连夜雨”,“瓦烂桷子稀,无米吃怪烧箕”的说法。
茅草房(图片来自网络)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渐渐得到提高,改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风光(曹燕辉 供图)
最初,我家乡是没有泥瓦匠的,只记得有人从大泥乡马家桥村请了一位师傅来,名叫马中号,此人个子不高,但身板结实,忠厚老实,踏实肯干,乐于帮忙。除他之外,还有一位是从红旗乡黎家店村请来的黎师傅,腿有点毛病,烟瘾也大。正是这两位普通的瓦匠师傅,开启了曹家坝的茅屋改瓦房的序幕。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航拍图(曹燕辉 供图)
泥瓦匠这门手艺看似简单,但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从它的工艺制作可见它的辛苦程度。制作一片瓦,从选泥、活泥、踩跳、到娴熟的制瓦、分片,再到拱窑、烧窑、闭窑直到出成型的瓦片,环环相扣,容不得丝毫马虎。
乡村瓦匠(开门见山 摄,图片来源:太平洋摄影博客)
我就曾见过暴雨来临之前,人们抢“瓦桶子”的情景。那些“瓦桶子”是瓦片的雏形,需要格外小心捧在手里,成为不能拍的豆腐。稍不留神,就“啪啪”地整个儿掉在地上,前功尽弃。
瓦桶子(图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马黎两位师傅不仅用他们精湛的手艺,赢得了村民的口碑!不仅如此,这两位瓦匠师傅的到来,还带动曹家坝不少年轻人学会了这门手艺。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沱家沟水库(曹燕辉 供图)
在四川农村,人们最看重手艺人,只要哪位男青年有门手艺,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因此,人只要有了手艺,就意味着家庭有了经济来源,小日子就过得特别红火。
瓦匠(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曹家坝的男青年曹建国率先学会瓦匠手艺,紧随其后还有曹益亮、刘志明等青年才俊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这些手艺傍身的青年,也开始到周边乡镇务工,在收获了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仅改善了自家的居住条件,也收获了满满的爱情,拥有了温馨的小家。更多的后生,带着娴熟的手艺走出大山,看山外的精彩。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土地流转后的产业布局(曹燕辉 供图)
短短几年时间,全坝上下茅屋所剩无几,更有土墙改砖墙的民居开始出现,于是人们对曹家坝开始改称“瓦房坝”。曹家坝旧貌换新颜,而外村的女青年开始以嫁到曹家坝为荣了。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果树产业园一角(曹燕辉 供图)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村道公路及民居(曹燕辉 供图)
随着社会进步,盛行二十多年的泥瓦匠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农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技术革命的洪流,机械制瓦或现代农民修房造屋不再需要瓦片,让这一传统而古老的制瓦技艺,日渐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但是,家乡泥瓦匠改变家乡面貌的传奇故事和精神,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瓦匠(图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作者简介
曹燕辉,男,中共党员,四川省蓬安县原万和乡(后并入金溪镇)紫石坝新红村人,蓬安县杨家中学毕业,目前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华金属制品厂工作。爱好文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曹燕辉(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华金属制品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