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如一的守护与传承 ——我眼中的民间文艺七十年
作者:潘鲁生《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3日 12版)
漆器《乡音戏韵》邱志军作
仿古瓷器 摄于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作者在山东省鄄城县调研民间土布 作者供图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作者供图
【守望家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民间文艺融入时代,参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建构与发展,走过了一段坚实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继承解放区民间文艺传统发展群众文艺活动,到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对民间文学进行集成性的采集与研究整理;从新世纪开展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两大工程;七十年来,几代民间文艺的创作者、收集者、研究者,以及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面对现代化与传统的激烈碰撞,行走田野,默默耕耘,为传承中华民族的匠心文脉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如果说面向未来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历史,那么,在新中国民间文艺的发展历程中,这种坚定的文化自信、学术追求和使命担当,就是文化薪火相传走向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民间文艺的生机和活力正是我们民族文化创造力最生动的表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胜利召开,弘扬解放区文艺服务“人民大众”的传统,民间文艺研究受到关注。在钟敬文先生等老一辈民间文艺研究奠基者的倡导下,1950年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研会”由郭沫若任首任理事长,钟敬文和老舍任副理事长。沈雁冰、周扬、吕骥、赵树理、郑振铎、柯仲平、田汉、江绍原、丁玲、艾青、胡蛮、程砚秋、欧阳予倩、吴晓玲、魏建功、游国恩、阿英、马健翎、李季、安波、光未然、蒋天佐、戴爱莲、田间、连阔如、王亚平、柯蓝、陈荒煤、李伯钊、周巍峙、王春、林山、俞平伯、孙伏园、马可、张庚、常惠、古元、王尊三、张仃、杨绍萱、容肇祖、黄芝岗、楼适夷、贾芝、常任侠、吴晓邦等文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曲艺等领域的文化艺术名家成为首批理事。高峰在望,大家云集,作为民间文艺发展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民研会”从成立之初就将根本任务确立为“广泛地搜集我国现在及过去的一切民间文艺资料,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和研究”,由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中国民间文艺的传承、保护与研究工作,对整个民间文艺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民间文艺作品的搜集整理掀起高潮,各民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等得到系统、科学、全面的采集和整理,形成了席卷全国的全民性民歌搜集与创作热潮。不仅出版了一系列歌谣集、民间故事丛书,而且通过专家学者对民间文艺的阐述,为民间文艺正名,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中找到了民间文艺的伟大贡献,一部分民间文学作品进入文学史。1956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重视民间艺人》,1958年4月14日,再次发表社论《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肯定了前期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成果。这一时期的民间文艺思想和学术构想,对今天的民间文艺学科建设、跨文化理论研究,以及新时代民间文艺工作都有重要先声与启示意义。
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艺思潮涌入,在传统与现代、中国本土艺术与西方中心主义艺术的交流与冲突中,民间文艺研究者坚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学术立场,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编纂民间口传文化巨著,足迹遍及山村田野,以执着的文化追求力挽狂澜,避免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散佚在转型冲击的浪潮中。1983年,民间口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调查编纂工作启动。此后历经数十年,在全国总共计搜集到民间故事184万篇,出版30多个省卷本的近5000万字,几乎占据了三套集成所出版省卷本总字数的半壁江山。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实践经验及其系列田野调查与普查成果,为新世纪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树起了一座文化丰碑。1987年,“中国民研会”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不仅延续民间文艺资料搜集整理的传统,而且进一步由民间文学向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相关领域拓展,组织研究、创作和文化实践活动。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再一次发声:在冯骥才主席的带领下,于2001年组织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员全国广大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民间文化遗存进行广泛深入的普查,盘清民间文化家底,由此取得了综合性的田野文化成果。这期间,确立中国民间文化保护的体系和对象,以文字、图片、录音、摄影、摄像等方式进行立体记录,对各种文化事项作综合调查,全面呈现和展示我国民间文化生态,得到了全国各地的认同和响应。随着《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等一批学术成果的出版,全社会掀起了关注与抢救保护民间文化的热潮。
新时代,民间文艺开启了新的征程。由中国文联牵头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正式启动,在全面搜集整理中国民间文学文本及汇通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精选出版中国民间文学的原创文献,为中华民族文化保留弥足珍贵的鲜活文化记忆。同时,中国民协还组织编纂《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系统辑录和整理长期处于散佚状态的民间工艺,填补我国在民间文艺集成编纂方面的空白,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推进民间工艺的传承和转化,从而在文化传承、工艺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不变的是一颗赤诚的心和对民间文艺执着的热爱。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有幸成为民研会的一员,在《民间文学》发表文章,多次赴北京西单太仆寺街的民研会联系《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的编撰工作;在北师大的小红楼拜见仰慕已久的钟敬文先生,听他谈正在采集编纂的民间文学集成和民间文艺的学科建设,讲口头文学与民间图画的关系,很受启发。钟老讲“放弃今天,就将失去明天”,那种发展民间文艺学科的紧迫感和“要把秾华饰暮春”的事业追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也是在这一时期,我有幸在王朝闻先生主持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美术史》做资料员。王朝闻等老一辈学人和一代青年学者坚守中国民间艺术的根基,开展文艺批评,发表理论洞见,付出巨大的努力编纂《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的历程,使我深切感受到,民族延续至今的核心文化的力量。钟敬文、王朝闻等老一辈民间文艺事业的奠基者,潜心收集民间文艺资料,努力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积极建设学科、培养人才。他们始终有一种人生与文化历史交织的使命感,深入行进的每一步都有着“不辜负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遗憾后代该有的文脉传承”的使命。
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间文艺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我也因此有机会继续深造,在张道一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民艺学论纲》,深化了对于民间文艺学科建设的思考。
作为民协人,我有幸参与了冯骥才主席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记得2002年,在山西榆次后沟村,冯骥才带领一队专家像呵护珍宝一般对农耕文明的样本进行采样调研,拉开了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序幕。2015年,时隔十余年大家再次相聚后沟村,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是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新时代,中国民协承担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两项承前启后的任务。这些年我们调研了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化传承情况。人民群众有热情,许许多多艺人在坚守。我们为这些默默无闻的创造者立传存志,也是守护民族的匠心文脉,夯实自信的基础。
去年夏天,我们在内蒙古调研时,遇到和林格尔大湾村里的一对老夫妇。丈夫是老党员,每天听新闻学党章,妻子是剪纸能手。当大多数人都进城住楼房时,他们仍然留在村里,每天劳作和学习。从他们身上我深切懂得了什么是“此心安处是吾乡”,感受到了什么是初心和生活。
社会发展,时光流逝,在社会快速的演进历程中,更需要关注那些历史上缓缓积淀的文化记忆、那些塑造民族精神的文化传统、那些在坚实的生活土壤上绽放的美的梦想与追求。
从“民研会”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郭沫若、周扬、钟敬文、冯元蔚、冯骥才等前辈带领民间文艺家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躬耕前行,传承文脉。不论是资料的收集整理,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还是出版传播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始终如一的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民间文艺步入了新的发展历程,也将如遍野山花,维系乡愁记忆,高扬民族文艺精神,英姿摇曳,生机盎然,迎来新的繁荣。
(作者:潘鲁生,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