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美丽家乡】穿越一城烟火去看绿‖黄学清

作者:黄学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30 14:22:57 浏览次数: 【字体:

穿越一城烟火去看绿

黄学清

初夏的一天上午,接到一位久别朋友的电话,邀约到新城的滨江生态长廊喝坝坝茶。

我从郊外乘车到达滨江路旁边,沿着草坪里的人行道走去,只见那石头茶桌四方围坐着几位面熟的朋友。聊天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赞叹着新城绿化如何如何好,说什么住在小区里推窗就见绿、出门就见景之类的话题。这时我才猛然醒悟到,这也许是几年前,他们选择从老城乔迁到新城居住的缘由。

古城记忆

闲聊正浓时,其间,一位朋友插话道,现在老城的环境已改造得很好,老街又在翻新硬化,各个小区都配有健身设备。当听到东门外正在修建大型生态公园时,一股意想不到的喜悦在我心里涌动,于是,打算前往探看,一睹为快。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遂起身与朋友们告辞。从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未来之门”出发,沿滨江景观路向东徒步而行,顺便体验一下步入花甲之年的慢生活滋味。宽敞道路两旁,熟悉的花草竹木、人文景观又在眼帘回放,我却无暇欣赏,脚步载着心儿,向着久违的老家方向飞翔。

南溪老城区东门城郊结合处

行至新老城区的交界处,一缕缕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急忙从老城郭的转角处,进入古城门之一的“广福门”内。沿着古城墙下的蜿蜒通道继续往前行走,触摸着苔藓斑迹的古城墙,一路徜徉,一路遐想。江风吹着从斑驳风化的城墙石缝隙里,那或然长出的榕树茂密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历史在我的耳畔诉说,一座从岁月深处崛起的江城,历经江水、山风打磨的三江明珠,屹立在长江之头的遥远故事。

虽是初夏季节,太阳还是有点火辣辣的,我加快了步伐,朝着心中的诗和远方走去。穿过遗存的古邮局,再行数十步就来到了文明门,一种老家的归属感油然而生。

走进文明门,步入老城的青石板街道,似乎一下翻开南溪厚重的历史典籍,每一座楼宇上空,都弥漫着古今交汇的烟火味道;每一条街头巷尾,都此起彼伏吟哦着南云溪秀的诗句。那些被风雨剥蚀的遗存古建筑,以及消失在烟雨中的楼台阁宇,无不承载着千百年来古城的风雨变迁,见证着一座古城的繁华兴衰。

民间有“不到文明门,不知仙源城”的谚语。文明门是南溪古城的地标建筑,是长江边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城楼城墙,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门”之称。它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系石木构造建筑,重檐歇山式顶。嘉庆十一年培修时,知县邵兆禄题书“文明门”三字刻于门额上。门前有6台62级石质码头与之相连,门楼两侧是横条石砌成连接的绵延城墙。

南溪是一座长江文化滋养的城市,山清水秀,宜居宜游。唐代大诗人岑参,五代花间派主将韦庄,宋代文豪苏东坡、黄庭坚,明代状元杨慎,“嘉靖八才子”之一熊过等名人曾游过历南溪,留下古迹遗风,佳咏墨宝。

南溪是一座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城市。这里是“大革命”时期打响四川农民土地革命运动第一枪的“南溪农暴”策划地;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那封“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掷地有声电文的发出地;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第二故乡。在南溪生活战斗长达6年时间的朱德,在这里总结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此天涯寻正道。

这方沃土诞生了无数光照千秋的南溪英雄儿女:“革命先驱·少将主任”孙炳文,“兵工泰斗·统战功臣”刘鼎,“红军长征女干部”甘棠,“法学博士·南溪首位旅欧勤工俭学者”萧经芳,“中国生化学·营养学奠基人”郑集,“五粮液”品牌创始人邓子均……

穿过青石幽巷,现代文明的气息淹没了远古沧桑。眼前呈现的是一栋栋楼房林立,商铺密集,街道虽不能用“宽敞”二字来形容,但街面却美观整洁。临近中午时分,一缕缕美味佳肴的芳香扑鼻而来,屋顶上袅袅炊烟散发出城市的烟火味,锅瓢碗盏筷的碰撞声犹如一首交响曲,演绎出市民烹饪美好生活的心声。

南溪是一座从大江文化、古僰溪文化中走来的美食之城。从碧瓦朱檐下,那些餐饮铺面橱柜里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就能感触到“好吃又好玩,味道在仙源”那句口头禅的内涵。岁月悠悠,薪火相传。从古到今,本土人士匠心独创制作、烹饪的小吃大餐:南溪豆腐干、小黄粑、牛肉干、竹笋全席、黄沙鱼全席等美味佳肴,堪称川味奇葩,香飘天下。

炊烟伴随我来到望瀛门时,已是艳阳高照。站在古城门前的青石台阶上,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那东面苍翠挺拔的龙腾山,如一条青龙腾空而起,雄镇长江。隔江眺望,传说中那松风抚琴的山脉,宛若临江仙女的眉黛,妩媚动人。从城郭护城河款款而来的潺潺流水,与黄泥坡下的滔滔河水,在大溪口处交汇后流入长江,挽着奔腾而来的江水,绕着老城郭呼啸而去,流至江水拥抱着江心那座翠竹茂密、人居乐业的“瀛洲岛”,江水抚摸着绵延的南溪长江段下游两岸,滚滚向东流去。

眼底下,那曾是河沙淤积着鹅卵石的一湾低洼江滩,仅数月未见,已是绿草茵茵、形姿绰约,像飘然降临的春姑娘,痴情地守候着一江清水。

南溪区东门公园江边人工草坪

沿着老码头条石铺成的,通往江边的光滑坡路,向下而行。行至左侧半腰出口处,越过小溪上的平板桥,我快步进入江岸蜿蜒向东延伸的绿色骑游道。只见,人们或跑步,或散步,或带儿童学车,或在道旁休闲锻炼。还有几位中年男女在各个角落拍照、录抖音视频。他们乐此不疲地举起手机,瞄准人或景物,不停地调整焦距和角度。一张张靓丽的写真在一次次“茄—子”声、一次次“咔嚓”声中存入了相册,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啧、啧、啧、啧,硬是整得巴适!做梦都没想到这个地方要修成公园,还是政府想得周到,现在出门散步就安全方便了……”我正伫立在休闲道旁边,尽情欣赏着四周的风物时,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两口,步履蹒跚地从我身边走过,他俩触景生情的肺腑之言飘入我耳膜。

不远处,几台挖掘机平整着城乡结合部,原青龙村一组村民棚户区改造搬迁安置后,约200多亩杂乱无章的荒芜之地,按施工图保留的一些原生树木新枝焕发,郁郁葱葱。已完成了公园的生态林地、覆绿草坪、休闲广场、水生植物区等各个区域的施工作业,纵横交错的休闲通道连接各个休闲区域,三五成群的市民徜徉在休闲道上,或观看园林工人们栽种花草树木和铺设草坪;或驻足聆听那茂密老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或回望一下蜗居难舍的城郭……

一个老城居民盼望已久的,茶余饭后出门就能看山看水,徒步就能踏青见绿的湿地公园,已初具雏形,引人入胜。目前,再现古城风貌的几处仿古建筑正在修建中,旨在让市民在休闲观光时,回眸古城记忆,知晓城市发展的变迁历史。

时间在流连忘返的景致中,不知不觉地消逝,一晃已是龙腾晚照、江上浮光耀金的碎片时光,我恋恋不舍地离开江岸绿地,回家的路上,我竟在心里喃喃自语:“南溪,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江城,虽然现在还不是很富裕,但已越来越美丽,生长在你的腹地何其有幸?”

南溪区望瀛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黄学清(宜宾市南溪区史志研究学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