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记忆】历史的记忆——我们的中学时代‖李腾鹏

作者:李腾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03 11:31:50 浏览次数: 【字体:

历史的记忆

——我们的中学时代

李腾鹏

现在的学校,运动场地宽阔,篮球场、足球场、环形跑道等场地应有尽有;教室宽敞明亮,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等设备齐全。学校伙食团饭菜花样多,学生可以点自己可口的饭菜。远道的学生,或乘公交车、或骑电动车可自由选择。乡下的学生,学校还提供免费午餐,一切条件具备,学生们可以潜心学习了。这一切来源于祖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丰硕成果,经济的发展使国家有能力给予当今的学子如此优越的条件。当年我们那一代人读中学时,根本不敢奢望有这样的生活。

1957年6月,我刚满12岁,同40多个同学一起,背着行李,在老师带领下,从飞仙关翻越横山岗步行几十里到县城参加小学升初中考试。7月,接到芦山中学录取通知书,我同其他6个同学被录取(那时小升初的录取率比现在高中升大学的录取率还低得多),挺高兴的。

学校9月1日开学,8月下旬,忙着转户口、背粮到粮站交后将粮食关系转到学校(那时,考上初中农村户口就转为居民户口,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户口迁至那里,粮食关系转到那里)。

20世纪50年代,芦山只有一所初中,是县里的最高学府。9月1日,我们几个同学相约,背着行李(这时的行李比考试时重多了,除被盖外,又增加了换洗衣服、书包等),早晨出发,下午才到学校。报到、注册,老师带到寝室,安排床位,终于在新的环境里安顿下来了。

今日芦山中学

那时的芦山中学只有三幢教学用房,每幢三个教室,全校三个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刚好用完。另有一幢教师办公用房,两幢教师宿舍,一个礼堂,均是平房。学生宿舍和食堂都在南街张家大院,每天上完课吃饭和晚自习后,都要走几百米石板街道回张家大院。晚上无街灯,遇雨,经过城门洞和石板街道,会一身溅满污水。家穷,没钱买胶鞋,雨天只好赤脚跑回张家大院。在我的记忆中,中学时期,从未穿过胶鞋,更不用说皮鞋了。热天偏耳子,冬天麻窝子(两种草鞋),晴天偶尔穿一下母亲做的布鞋。

初中的课程同现在初中的课程也有区别,《语文》分成《文学》和《汉语》,《数学》分成《代数》《几何》和《三角》。据高班次的同学介绍,教我们《汉语》的老师是当时芦山中学最好的语文老师,但刚划成右派,所以只能教《汉语》而不能教《文学》。教《文学》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海吹,我们不知所云,上《文学》课,就偷偷地放一本小说在课桌里看。那时芦山中学图书馆小说很多,古今中外的小说看了不少。其他课程倒是很有兴趣,所以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是5分(学校学苏联采用5级记分制)。晚上上自习没有电灯,一个班两盏煤气灯,自习课前,学习委员叫上几个同学给煤气灯加油、打气,将煤气灯点燃,同学们会专心致志地自习,有时也会相互讨论。

学校体育场地非常狭小,全校只有两个篮球场,单杠、双杠各一副,一个沙坑,一个平衡木,一条60米跑道。设施虽简陋,但体育老师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体育课上得有声有色。体育活动非常丰富,基本上每天都有篮球赛,班与班间、年级与年级间、教师与学生间、县级单位与学校间比赛不断。每学期一次运动会,田径、球类,项目多,学生参与面广,感觉比现在学校的体育活动还要丰富。

每月交7.5元伙食费,每顿一菜一汤,汤基本上是红油豆花,一星期两次牙祭(一般是一桌一大缽回锅肉),这样的生活远比家中几月不见荤腥的日子好多了。家贫,每月7.5元的伙食费是巨大负担,国家给予丙等助学金,每月4元,能够维持生活,零花钱基本上没有,星期六回家则穿草鞋或赤脚步行,这样的日子经历了将近一年。

1958年3月,芦山召开工农业“大跃进”誓师大会,提出“三年指标一年完,十年胜过五十年”等口号,全民积极投身“大跃进”中。学校也不例外,组织学生支援农业。我们参加了思延等地的支农、县城街道后面平坟、修建芦山首座水电站等劳动。时年,芦山县城拓宽街道,拆毁城墙。芦山中学开始扩建、扩招并建起了农场。下半年,初中招了四个班,附设一个初师班,开设了高中部,招芦山、宝兴学生共二个班,县上又建了太平中学和农业中学。

今日芦山中学

那是一个激情的年代,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人人(含几十岁不识字的老太婆、老大爷)背诵“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流行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农民战天斗地,白工夜战。

晚上,田野里火把通明。片面贯彻中央农业“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八字方针,干部指挥社员将田土挖成一条条一米多深、几十厘米宽的深壕,架木柴烧火熏土做肥料;庄稼种植越密越好,有些地方用麻袋拖着种子撒播。报纸上连篇累牍报道水稻、玉米亩产几万斤、一个红薯几十斤等消息。县、社各级摆擂设台,看谁规划粮食产量最高,事业发展最快。

当时芦山县委书记参加地区擂台赛扛得红旗回县,县上组织全县机关干部和芦山中学全体师生到沬东(时芦山县城与沬东之间只有一铁索桥相连)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全民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男女老少齐上阵敲打铜盆,挥舞竹竿、扫帚追撵麻雀。学生放假回家,规定要交一定数量的麻雀脚给管区开证明回校交差。

工业上,党中央提出“以钢为纲”。1958年7月,芦山县成立钢铁生产指挥部,组织机关、学校、农村1.5万人奔赴矿山建高炉,开展“大办钢铁”全民大会战。动员家家户户献铁、钢、铜,社员家中锅碗瓢盆凡是金属通通捐献。乡乡办厂,社社办矿。组织上万人修筑简易公路,连接厂矿。芦山中学全体师生上山修路,其间因爆破造成学生一死一伤。追悼会上,学校领导号召同学们向伤亡同学学习。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老百姓中基本上已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了。街道拓宽后,南街靠近芦山中学的居民不知迁到哪里,那里的房屋就成了芦山中学的学生宿舍,我们也就告别了张家大院。农民进入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实行军事化管理,到处建立跃进台(用木材搭建的高台),每大队配司号员,起床、吃饭、出工都由号令指挥。学生边劳动,边学习。学校农场分班管理,农忙下乡支农。在铜头支农时,我曾因劳累过度晚上倒在田坎上睡了几个小时。学校伙食团的燃料由学生自己搬运,每星期差不多有一次到思延背木柴或到双石背煤的劳动。

1959年起,学校粮食实行定量,按年龄、个子分三个等级,我因年龄个子均小,吃最低等每月24斤。刚开始,炊事员煮好饭后用瓷盆分到每桌,学生自己再分。后改为用瓷盆蒸,学生用竹刀划开后抓阄分配。再改用木匣,中间用木板分成八份,但因有时木匣未平,蒸好后每份多少不均,最后改为一人一个大碗蒸。

开始定量时,有菜吃,偶尔还有肉吃,感觉还可以。后来没有大米供应,一人一个玉米窝头,一碗飘着几片菜叶的玻璃汤。再后来,玉米窝头也困难了,就吃红薯。炊事员用大蒸笼蒸红薯,边蒸边浇水,然后可以用水熬点糖吃。学生和老师就吃红薯,红薯也是定量,已记不清每人每顿吃多少了。那时,师生基本上面黄肌瘦,有的老师还得了浮肿病(老师定量低,每月19斤)。

生活困难,学校组织学生自己种菜,但菜还没有完全长大,就被偷了不少。伙食团养了两头猪,刚养肥,就被小偷偷去杀了。学校养了10多只鸡,我被分去养鸡,搬到鸡舍上面搭的一间小床去住。饲料是黄菜叶加粗糠,鸡很少下蛋。有时饿得不行,就拿一个鸡蛋用湿纸包好放到伙食团的灶孔中(灶孔和灶之间是隔离的,一般不易被发现)热灰焐熟吃。一次,焐好离开后,时间到了去掏时,鸡蛋不见了,此后再也不去焐了。养鸡一年后,一天晚上放电影,看完电影回鸡舍,10多只鸡全被小偷偷走了,也就结束了我在学校的养鸡生涯。

1959年,芦山中学老校长据说是叛徒被遣返回家,由文化不高的党支部书记兼总务主任负责学校工作。此后,学校领导就象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加之生活极度困难以及反右倾等运动不断,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的氛围也就不复存在了。

由于农村经济越来越困难,家中再也无力支撑自己的生活费用,多数同学都靠勤工俭学维持生活。其间,在双石背过煤炭,苗溪农场背过西瓜,上山砍过竹子、抬杠,扎过大扫把。记忆清晰的是,以自己羸弱之躯从沬东背一百斤粮食过铁索桥到县城,桥晃个不停,战战兢兢而不敢停顿。

1960年,初中毕业后考入芦山高中。芦山中学高中部从前两届招收两个班缩减到我们这一届一个班51人(地属中专除原有的卫校和师范校外,大跃进期间又建了工业校、农业学校,初中毕业生分流),其中有宝兴同学十多人。由于国民经济严重衰退,1961年春,太平中学和农业中学停办,芦山中学压缩部分学生回农村,到了秋季,全地区中学(除雅中保留部分班级外)、中专及雅安1958年始办的专科学校(因校址在斗胆村,被人们戏称斗胆大学)停办。停办时,我们每人领了两个月粮票,回到了农村,学生的身份就此结束。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共和国最艰苦的年代,长身体时吃不饱,该读书时无书读。时虽艰苦,但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成就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为以后几十年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所以生活和工作中无论多难、多苦,遇到多少挫折,我们都能处之泰然,愈挫愈奋。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腾鹏(雅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芦山县教师进修校退休教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