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纪实】写在红土地上的赞歌——献给党的二十大‖杨奎昌

作者:杨奎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21 11:09:04 浏览次数: 【字体:

写在红土地上的赞歌

——献给党的二十大

杨奎昌

从1921年到2021年,旺苍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无数苦难和曲折,经历无数考验和挑战,辟除榛莽,踏平坎坷,走出愚昧与黑暗,获得解放与新生。曾经贫穷哭泣的乡村,衣衫褴褛的城市,荒芜贫瘠的山川,如今朗朗乾坤,兆民欢颜,城市乡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这片广袤的红土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正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轻轻触摸旺苍100年发展历史脉搏,100年续写的长诗恢宏壮阔、跌宕起伏,读得岁月热泪盈眶、荡气回肠;翘首回望,历程迤逦,一切苦涩的荣光都红艳似火。

烽火岁月 赤旗飘飘

旺苍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与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相邻。这里曾是起于秦朝末年,至今已有三千五百年历史的米仓古道,也就是今天的米仓山大峡谷。百年前,旺苍这片蛮荒之地,荆棘丛生,雾霭苍茫,惊禽悲兽,跖魂哀啸,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加之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由陕南进入川北,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军先后在旺苍建立了314个县区乡村苏维埃政权。1933年6月,具有重要意义的木门军事会议召开,红军在旺苍越来越壮大。1934年11月至1935年4月,“川陕省苏维埃”“红军兵工厂”“川陕省工农银行造币厂”等机构陆续从南江、巴中迁驻旺苍,旺苍成为川陕苏区后期的首府。当时,仅1.5平方公里的旺苍老城(今天的中国红军城)就进驻了40多个党政军领导机关,2万多红军战士。

红军在旺苍两年多时间里,与旺苍人民一道共同经历了旺苍坝、快活岭、华盖山等大小战斗100多次,在反“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中,共歼敌3万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曾在这里挥戈跃马,浴血奋战。

旺苍城北石壁上那幅“为独立自由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斗争”的红色石刻标语,经历数载风雨,至今完好无损,熠熠生辉。当地百姓在苏维埃思想影响下,全县青少年男女踊跃参军,当时只有12万人口的旺苍,就有1.2万余人参加红军,其中妇女就多达3000余人。红江桥头那一幕幕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参军的感人场面,仿佛就在昨天。

打土豪、分田地、交公粮、修路架桥、站岗放哨,红五星、红袖章、红缨枪,一队队整齐地走过街头巷尾,水兵连中流击水,浪花飞溅,山垭口儿童团机警的眼睛,油灯下忙着赶制军服的妇救会……革命激情空前高涨,“春来满山映山红”“绣个荷包送红军”的歌声,终日回荡在东河畔,一时间苏维埃的旗帜映红米仓大地。

当年,旺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红军,为保卫苏区、建设苏区作出了巨大贡献。旺苍迎来了红军,发展壮大了红军,旺苍是红四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

信步走在这片浸润着红军鲜血的土地,昔日红旗漫卷,令人振奋的场景清晰可见,战马的嘶鸣、刀枪的碰撞声、隆隆的炮声,犹在耳畔响彻。陈列馆里锈蚀斑斑的步枪、军号、草鞋、印章……仿佛还在述说着当年红军感人的故事,见证着苦难与辉煌。中国工农红军在旺苍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就了旺苍厚重的红色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旺苍人;中国红军城仿佛就是一座燃烧的丰碑,永远照亮前行的路。

三线建设 创造奇迹

每当看到原东河公司保存完好、有些斑驳沧桑的住宿和车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旺苍人,总会想起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那一段珍贵的历史画面,心里总会闪现出一丝丝自豪与不舍。昔日机器轰鸣,紧张热烈的劳动场面从未远去,仿佛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与苏联的关系日趋紧张,我国面临着战争的压力。特别是珍宝岛事件爆发后,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为应对在军事领域的落后局面,一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拉开帷幕。

由于“三线建设”要遵循“依山傍水扎大营”和“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旺苍位于川北,境内崇山峻岭、山高林密、河谷纵横,利于隐蔽。196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在卢家坝、孙家坝、黄家沟、长滩坝筹建印钞、造纸、机械制造和贵金属提炼、热电等4个企业,这就是当时的国营东河印制公司。

其间,旺苍人民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满怀豪情地投入国防建设。旺苍人民不会忘记,1966年7月到8月501厂由长滩坝迁至卢家坝,修筑长2千米、宽4.5米的广旺公路,以及1970年9月到12月修筑广乐铁路(白水至嘉川)段18公里铁路的场面。全县组织筑路民工近四千人,用铁锹、撮箕、钢钎、铁锤、独轮车,一寸一尺向前推进。数十公里的筑路战线上,红旗飘扬,人山人海,筑路民工夜以继日地劳动,饿了啃一口玉米窝头,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每天开山取石的隆隆炮声,此起彼伏的劳动号子,在山谷中回荡。在当时设备落后、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奇迹般提前完成了筑路任务。

“三线建设”规模宏大,厂矿分散。当时,国营东河印制公司职工大多来自上海、成都等地,需要当地大批劳动力参与建设。全县城镇、农村青年和退伍军人踊跃报名,积极投入“三线建设”。在30多年里,全县二千多名青年男女投入火热的“三线建设”。特别是在“以粮为纲”和惜地、爱农、不占良田好地的年代,从1965年到1985年底,仅原百丈乡长滩村、四新村、新桥村、白马村共征用土地600多亩。

“三线建设”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关系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东河印制公司在20余年的时间里,印制各种货币以及国库券达138亿多张,为我国当年的经济秩序稳定以及货币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穿越灾难 浴火重生

从悲壮走向豪迈。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给旺苍人民带来的伤痛,全县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均遭受重创,交通、通信、电力、广播电视信号中断,全县45.6万人口全部受灾,其中重灾19.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3.9亿元,被国务院列为51个重灾县之一。

灾难发生后,旺苍迅速吹响了和平年代特殊的集结号,以决胜千里的豪情与气度,举全县之力,拉开了声势浩大的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序幕。全县党员干部彼此形成一种默契,纷纷簇拥在鲜艳的党旗下,踊跃站在最前沿,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表现出了责任与担当、无畏与付出的精神风貌。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奔赴福庆乡红光村2组康家坡山体滑坡点,展开搜救工作。全县紧急疏散转移受灾群众20多万人,治疗各种病人和地震伤员4万多人;抢通县乡公路108公里,疏通水沟114公里,查排受损桥梁137座;恢复处理通信光缆干线333公里……与此同时,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抽调5000多名干部,成立“助农增收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355个参与“双抢”。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地震灾害发生后响彻在旺苍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最强音。在短短3年时间里,全县人民与各方援建力量一道在这块土地上挥汗滴翠、点石铄金,一幢幢新楼房、一所所新学校、一个个新城镇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旺苍以惊人速度,完成了800多个国家重建规划项目,重建27000多户城乡住房,取得了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巨大胜利,并形成了灾后重建的“旺苍经验”。昔日灾区新组卷、新图景、新气象,到处呈现连绵的惊艳与奇崛。滔滔东河传唱着一段不朽业绩,巍巍米苍吟诵着一个惊天巨变,彤彤热土沉淀着一份厚重记忆。

脱贫攻坚 凯歌高奏

战胜贫困,一个跨越千年的梦想。

山音水韵、大山放歌。在扶贫攻坚的号角声中,旺苍28名县级领导、100多个省市县部门、6000多个帮扶责任人、400多个驻村工作队,人人肩扛责任与担当,义无反顾地走进茫茫大山,读山、读水、读民意,与贫困村民一道,在2987平方千米贫瘠的土地上深耕细作,在风雨中前行,在困境中探索,把汗水撒在脚下的土地。

8年扶贫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一个也没落下的庄严承诺。全县15000多户5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乡三有”全面达标。修筑农村道路2300多公里,新建安全饮水工程2500多处,新建级公共服务中心260多个、村卫生室150多个、村文化室300多个……这一连串数据,让人惊叹,让人折服。

旺苍脱贫攻坚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主流媒体宣传报道。金融扶贫“旺苍模式”在全国推广,亚非拉欧国家司处级政府官员研修班、联合国粮农组织减贫访华团,先后到旺苍考察金融扶贫工作。

改革开放 家园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旺苍一穷二白、百业凋敝,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曾经煎熬与困惑,曾经期盼与向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旺苍迎来了早春的第一缕阳光,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希望的田野显现出无限生机与活力。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旺苍人民紧跟时代步伐,走上一条发展之路、开放之路,在“让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引导下,旺苍公、铁路沿线先于南山乡镇,南山乡镇早于北山乡镇先富起来,发展起来。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彩电、冰箱、洗衣机走进千家万户;小商小贩、个体作坊、乡镇企业应运而生。

党的十八大后,旺苍这片红土地更是活力四射、大放异彩,各项建设千帆竞发、如火如荼、捷报频传。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城市变靓了。20世纪70年代的旺苍县城显得格外拘谨与寒碜,文昌街、王庙街、龙潭街三条窄窄的街道,构成了整个老城的全部,街道两边皆是青瓦屋顶、穿斗木架构的低矮房屋。房顶烟囱林立,错落凌乱,空气中常常散发着浓浓的煤炭与草木气味。用三合土铺成的街道破旧沧桑,无精打采。所谓新城仅有1951年修建的县委、县府大院,以及医院、学校、供销合作社几栋零星单调的建筑,周围皆是菜畦洼地、草木荆棘。1978年建成的新华路、红星北路两段沥青路面,算是当时旺苍县城唯一上档次的路面。

随着经济发展,县城的容貌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曾经的泥泞小巷,变成了绿树成荫、宽阔华丽的迎宾大道;曾经的断垣残壁、土坯矮房,演变成了入云高楼……城市的发展与崛起,不断将周围的农舍与村庄,演变成了城市的轴心;曾经终日与土地作伴的农民,一夜间变成了现代城市最幸福、最荣耀的城市居民;数十年来从乡村不断涌向城市的人口,让米仓山下的旺苍县城,变得分外热闹与繁华。

百年老城被精心打造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红色旅游胜地——“中国红军城”。如今,青灰色方砖铺成的街道,伴着阶沿下叮咚作响的清澈细流,两边一楼一底,朱漆门柱、雕花窗棂的房屋,颇具浓厚的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风格,朴素简约、灵动清雅,蕴藉着多少时光的故事。当年红军在旺苍的各种旧址得到恢复和重建,尤其集美食、民俗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夜市红场街,更是热闹非凡,每当夜幕降临,古色古香的街道,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七彩的灯光伴着月亮和星辰,通宵无眠,缤纷多彩的夜生活给旺苍人增添许多乐趣。

“十三五”期间,旺苍围绕建设“广元副中心城市”,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南阳、松米山、红旗坝、新区四大板块组团开发;红城首府、四季阳光、白云堡、三益帝景湾、国际商城……各式楼盘和地标式建筑鳞次栉比。

2022东河之滨,再添美墅。和成·云著、金科·天宸,依山临水,进可守住繁华,退可独享宁静;近田园、观星光、聆花语,一栋栋奢华而飞速长高的建筑,重新定义了旺苍人居品质。

过去,东河之上仅有一座水泥桥连接东西两岸,如今铁路桥、公路桥、景观廊桥,一座连着一座,高过东河滚滚波涛。集壅水工程、文化长廊、特色餐饮、步游骑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带,西起石龙闸,东至长滩坝,绵延20多公里,山音水韵、气势如虹,紧紧环绕着电波频传、市声喧嚣的现代城市。“红桥”“绿桥”截流东河,星辰、白云、灯光、高楼、青山倒映水中;帆船、游艇泛起微波,惊起堤岸柳叶红花间的春鸟。沿河两岸步游道上游人如织,手机荧光闪闪烁烁,拍山、拍水、拍云彩,行走间一不小心就会走进别人抖音成为“网红”。

旅游火起来了。旺苍山水含情,春光无限。缘于这片土地的神秘,春沐山花,夏浴山风,秋观红叶,冬赏雪景;品茗茶,浴温泉,体验农耕文化;在霞光中听云朵划过水面声,听风情浓浓的巴山民歌,听天鼓脚下万民百世的轻唱,让无数山外游客纵情这方山水。

近年来,旺苍走文旅兴县之路,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康养、乡村旅游,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倾力打造川陕甘渝重要生态康养旅游区。旺苍先后被授予“全国最具魅力红色旅游名县”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红色旅游示范县”,鼓城山——七里峡景区创建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米仓山大峡谷创建为“省级森林公园”,中国红军城、木门会议会址被命名为“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旺苍正被一拨又一拨山外游客的轻盈脚步,悄悄地掀开绵延群山的神秘面纱。

工业跑起来了。梧桐花开,凤凰自来,旺苍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中国西部绿色家居产业城、黄洋建材园、西南水泥、四川他山石……成为旺苍经济腾飞的引擎;五个工业园区,六大产业链,数不清的产业集群、龙头项目落户红土地,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百亿大关;蓝天白云下的旺苍大地,机器轰鸣,铁流滚滚,高耸的铁塔、连片的厂房崛起平畴。

路好走了。全县道路交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跨越,县境内高速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000多公里,县域公路密度达每万人130多公里,县域交通“两横、一纵、一环绕”的网络构架初具雏形。559公里国省道及干线公路列入路网主骨架、4500多公里农村公路融入路网微循环。县域交通基本实现乡路黑化、村道硬化,实现等级公路全域辐射。全县广袤的乡村,一条条平坦洁净的乡村路,在苍崖绝壁、荒山野岭间穿云钻雾,绕山环水,串联起大山褶皱里的万千村寨,将一座座冰冷坚硬的大山紧紧拥抱。

产业发展起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旺苍挖掘土地潜能,发挥资源优势,告别几千年的传统耕作模式,正阔步走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征程上。全县茶叶、猕猴桃、核桃、中药材、水果等18个现代农业园区、33个“一村一品”示范园、7000多个特色微庭园,迸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品牌创建亮点纷呈,4000亩核桃基地获得有机产品产地认证,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川东北中国最大黄茶基地。“中国名茶之乡”的美名享誉世界,米仓山黄茶、红茶分别荣获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和中国名优茶金奖,米仓山茶曾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红火全球。

乡村振兴了。农村的变化前所未有,走进川北农村,随处可见红墙绿瓦、硬脊高檐的各式楼房镶嵌在米仓山的褶皱里。工农、五红、柳树、秀海一百多个美丽幸福新村,如繁星般点缀大地。休闲广场、文化长廊、农家客栈,遍布山乡,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原僻野,变成了芳树晴岚、穷地新绿的安康乐园;萧条沉寂的村庄,惊现出“游廊丁香蔷薇,深巷万紫千红”的繁盛。东河镇东郊村、福庆乡农经村、木门镇天星村、万家乡西陵村,万山乡蒙溪村等数十个村庄,先后入选四川省传统村落村或国家级传统村落。昔日萧条、朴素的乡村,被时代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和蓬勃的色彩,乡村处处精彩纷呈、魅力绽放,谱写出了一阙阙乡愁里最美的乐章。

文化生活丰富了。每年正月十六登山比赛、“五一”健身活动、夏季篮球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红歌赛等群众性活动,参赛人数多达数十万。特别是近几年,旺苍承办的欧美国际职业篮球对抗赛、四川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和全国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四川分会场在旺苍举行,更加点燃了旺苍54万民众的健身热情。为推动地方文旅发展,旺苍繁衍出了许多地方特色节日:乡村文化艺术节、长滩坝菜花节、光明荷花节、高山牡丹节、蓝莓采摘节……尤其一年一度的“中国·旺苍米仓山采茶节”和“ 中国·旺苍红色旅游文化节暨米仓山红叶节”,让世界听到旺苍的声音,看到了旺苍的巨变;更不泛草根明星逐梦天涯,一些具有浓厚川北民俗色彩的传统锣鼓、米仓茶艺、巴山民歌、舞狮、变脸、吐火等传统曲艺节目,逐渐从偏僻的大山深处,一步步走上星光璀璨的大舞台。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也在不断追求高境界的精神生活,家国情怀愈来愈浓,好的家风家规在代代传唱。无论春夏秋冬,在明媚春光下,举目四望,河堤、花园、露天广场、休闲场所……童叟不负好时光,无数酷爱琴棋书画、健身娱乐、读书看报的追梦者随处可见;城市乡村终日歌声阵阵、舞步翩翩,舞动着青春,舞动着美好的日子。

大道如虹 筑梦前行

扶贫攻坚只不过是一个历史进程的序章,“十四五”规划宏图再现。

“大工业、大农业、大文旅、大城镇”四大结构调整和“大开放、大振兴”两大发展格局成为发展方向。旺苍人民翘首期盼的惠及4个地级市11个县、灌溉200万亩农田的罐子坝水库,京昆高速公路汉中至广元段经天星、万家两地,广元至巴中铁路扩能改建,米仓山茶全链条百亿产业集群建设,米仓山大峡谷创5A级景区,天星生态康养小镇规划建设、盐井河彩色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建设等规划,即将成为现实。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时下,勤劳智慧的旺苍人民,正紧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乡村振兴重大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心无旁骛,努力前行。初心便是民心,无数开拓者们中流击水,雏凤练翅,一拨又一拨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帮扶干部深入穷乡僻野,俯身大地,与老区儿女一道在这片红土地上,修路架桥、筑堤垒坝,挥汗如雨、日夜兼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的征途依然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未来必定是锦绣辉煌。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旺苍54万老区儿女壮志满怀,激情彭拜,发扬红军精神,在第二个百年里将创造更多奇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奎昌

供稿:旺苍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