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果州旧事‖黄再林
果州旧事
黄再林
悠悠岁月,积淀了千年果州珍贵的历史参照。每一座城市有她的今天和昨天。回首过往,那浓郁的乡土情结、悠远的社俗民情,犹如一幅幅百姓生活的速写画卷,留存于一代人的记忆中。也许有的民俗已随风而逝,但老城的故事却令人寻味。
20世纪50年代,家乡顺庆恰似一座古老的场镇,除逢年过节外,平日里并不热闹。清晨的老果城更显得一片宁静,车辆甚少,噪音绝无。天刚亮,预报时日的小喇叭便播出《社会主义好》的旋律。沿街看去,偶尔可看见几辆自行车出入。
俗话说,“清早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但就百姓生活而言,水的能量远远超越其它。当年,果城人家日常用水普遍采取两种方式:自食其力挑取河水或井水。相比之下,井水更令人青睐,那龙王街的龙王井、大北街的水井巷、仪凤街的水井坎,打早的取水者就络绎不绝。此间,也有临近嘉陵江边的住户,为图便捷,家中自备水桶,不辞辛劳跋石梯、上坡坎,从早到晚下河挑水的老小屡见不鲜。也许是“约定成俗”,那老城邬家巷大石门,早被家乡父老称之为“取水门”。当然,也有条件较好的人家,常年雇有送水上门的小工。不过,但凡浑浊呈黄的河水,都要经过一番再加工,使用白矾澄清后方可饮用。
那些年,经济不富裕的人家依然点着煤油灯。清晨早起的人们便忙碌于泥土垒砌的灶台边,普遍使用毛边锅、鸡窝灶烧菜做饭,以烧干木柴、芭茅疙篼、锯木屑、稻草等为主要燃料。条件稍好的人家才烧散煤,如同打铁一般,使用马槽灶。两类厨灶都配有助火的风箱。铲煤、烧火、拉风箱,一顿早饭得花不少时辰。
一大早,大街小巷的叫卖声惊醒了孩童们的美梦。“甜糕(儿)、糯米团(儿)———”小商贩端着一筲箕热腾腾、白生生的甜食,热情地送到家门口。一二分钱一个的白糖甜糕、红糖糯米团,备受孩童们喜爱。市郊众多挑潲水的农民,各自进入熟悉的住户家,用一分、两分钱,收购喂猪的潲水。
说来好笑,“倒粪”也成了家家户户清晨必不可少的事。当时城里公厕极少,各家都备有木制粪桶、窑货尿罐和夜壶,每天储放的粪便若不处理,那才麻烦。当时看来,确实不算生活小事,以至于粪管站还派专人收购,并发给面值3分、1分,甚至5厘的粪票,定时来人于居民段统一结账。若等不及需花小钱的人家,也可带着一摞摞粪票到大西门粪管站换钱。别看这一张张粪票与那一二分的潲水钱,那年头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还不小呢。儿童们嘴馋好玩,十分在乎那几个零花钱。大人们为了激励孩子们干点轻巧的家务,因此,打理潲水与倒粪的琐事,大多数人家就落在了小孩们头上。
今日南充市顺庆区临江新区一隅(南充市顺庆区委宣传部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东方日出,进城卖菜的农家人熙熙攘攘,男女老少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菜花飘香的季节里,清晨的果城四处可听见“抓冲辣菜”的叫卖声。卖此腌菜者,多为农家妇女,她们背篼里装着个坛子,坛盖蒙上布并用绳子紧扎。要说南充人吃下饭菜也真怪异,老老小小偏爱吃腌菜捂过后的味道。再说,只花几分钱,盛上一大碗,若拌上调料,或炒或冷吃,那才爽口送饭。
果城清晨的街头巷尾,小生意总是不冷不热,油条豆浆店、馓子麻花店、油糕摊、油茶店等,打早就开张,光顾者却零星稀少。也许南充人真的养成了清早在家喝稀饭的习惯,才使小摊小店总是在变换花样中,寻求着生财之道。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家乡顺庆日新月异,果州清晨气象万千……
2021年11月18日,南充市顺庆区双桥镇五通山村村民在金丝皇菊种植基地里采摘金丝皇菊(黎涛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再林(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四川省曲艺界协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充市顺庆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戏剧、曲艺、散文作品多篇)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