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用笔作“枪” 以文战“疫”│周昭荣‖遇见疫情 遇见温暖│洪林
用笔作“枪” 以文战“疫”
周昭荣
我今年12月就66岁了,加入中国共产党46年,退休前是内江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退休后任市中区关工委副主任、区老科协办公室主任,内江市老科协科教专委会副主任。2021年,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内江“9·08”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响应政府号召,居家不出门,通过媒体时刻关注内江儿女战疫情的新闻,浏览公众号发布的疫情信息,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天天坚持测核酸。尽管我不能到抗疫第一线参战,但居家仍可以用笔作“枪”,以文战“疫”。9月13日至20日,我写了5篇防疫时评文章,分别在《中国报讯网》《滚动新闻网》《当代健康日报》《健康在线网》《大众健康报》《智慧四川天天播报》、大内江APP、i内江、市中区融媒发表,其中《内江日报》第1版刊登《坚持是战胜疫情的法宝》。不少微信朋友在朋友圈转发,截至9月22日总浏览量达63.6万。
《出征》 陈学涵(西岭画院山水分院)作(图片来源: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微信)
第一篇《理解是战胜疫情的软实力》。我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在看各类微信群信息时,发现有的市民由于对政府、“大白”、社区干部、志愿者有些方面不理解,在群里抱怨、责怪;个别居家市民还与社区干部、志愿者因测核酸等久了、购买生活用品送迟了吵架。为此,我产生了写文章来劝告市民要做到理解政府、“大白”、社区干部、志愿者及家人。从我国发生疫情两年多和内江本轮疫情发生的实情看,只有更多的理解,才能团结奋斗战胜疫情。因此,我写的《理解是战胜疫情的软实力》其主要内容是大家要理解政府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相信政府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战胜疫情,今天暂时的“静”,是为了明天更长久的“动”;要理解“大白”不分昼夜的工作,是为能把隐匿的感染者找出来,才能加快阻断传播链条,更要对“大白”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付出点赞;要理解社区干部、志愿者,他们全心全意在为居民服务,相信他们有水平会圆满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更要对他们无私奉献点赞;家人要理解子女响应政府的号召,坚守在抗疫情的第一线,因抗疫情工作需要,不能回家住宿,甚至通宵战斗。同时,要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绝不能拖后腿。总之,大家要换位思考,彼此尊重,凝聚共识,不抱怨现状,万众一心,战胜疫情,变今天的不方便为明天的更方便,变今天的寂寞城市为明天的繁华美丽。9月13日晚上10:23,市中区委办公室徐雅琴看到此文后,发表感叹:正好我们业主群在吵架,这篇文章非常适合他们看哈。有个微信朋友评论“说得好,有的内江人性子急,应该内外兼修”。
《准备上战场》 何建军(西岭书画院) 作(图片来源: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微信)
第二篇《凝聚共识是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内江市实施静态管理后,有的市民认识不到位,认为管得太严、太死,使自己的行动受到约束;对全员天天测核酸感到太麻烦、没有必要,认为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捞”出感染者,就好比大海捞针,事倍功半,因而,有极少数市民不参加核酸检测。显然,这些认识出现了误区,如果你无故不参加核酸检测,就是违法行为,将会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风险。因此,要形成共识,要统一行动,才能汇聚力量。我写了《凝聚共识是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其主要内容是:实施静态管理有利于迅速斩断病毒传播链条,一个城市生产生活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按“暂停键”,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需要,是弘扬抗疫精神的需要,今天的“停”是为了明天的“动”,明天的“好”;实施静态管理意义重大,只有大家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非常时期只有采取非常措施即实施静态管理,才能迅速斩断病毒传播链条,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还原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实施静态管理期间,全员天天测核酸有利于快速查出隐匿在人群中的感染者。全员天天测核酸,其目的就是要“捞干捞净”隐匿在人群中的感染者,全员测核酸无疑是上策,是行之有效的,是关口前移和防止出现更多感染者的良方;统筹联动、各司其责、形成合力,有利于速战速胜实现社会面清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形成衔接无缝、对接无阻、配合密切、协同连贯的防控疫情的共同体,构建一环扣一环、运转高效、信息畅通、关心关爱、治理有效的体系,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形成合力、全力以赴打赢本轮疫情遭遇战,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社会面清零,让“甜蜜内江”更加“甜蜜”。
《众志成城 齐心抗疫》 赵安娜(内江) 作(图片来源: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微信)
第三篇《火速辟谣是战胜疫情的利器》。我看了大内江APP“辟谣”栏目,疫情期间,有的谣言满天飞,使疫情防控工作受到影响。为此,我认为有必要针对谣言,以科学的、负责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火速辟谣,就写了《火速辟谣是战胜疫情的利器》。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一则“方舱医院急招工人”的谣言,记者用内江市住建局求证的事实火速辟谣,以正视听。当时,不少人看到这条信息,热血沸腾,想为建方舱医院做贡献,频繁打电话去应聘做木工和水电工,结果打不通,一直在通话中,说明造谣者采取欺骗手段在玩“把戏”,打击了有心人的积极性。当年,在武汉,官方要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多少人报名做奉献,此项建设创造了奇迹。因此,一定要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建方舱医院真需要招工,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将通过权威发布渠道征集。造谣者无中生有,有市民信以为真。针对“钟南山爷爷来内江了”的谣言,记者用到多个单位及官方部门求证的事实火速辟谣,让真相大白,显然这条谣言是造谣者以无中生有的手段吸引市民的眼球。谣言扰民,危害很大。针对“市水业集团提醒:疫情非常时期,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了氯气的注入。请大家在用水时,特别是烧开水、煮饭用水前要把水提前接出来,最少静置两小时以上再用。这样会更健康!”这条谣言,内江市水务公司发布的信息火速辟谣,让老百姓放心及时吃自来水。谣言一出现,就火速辟谣。“9月17日,网上出现‘资中又要静态管理’相关信息,引发网友关注。经核实,该信息为不实信息,请广大市民要密切关注官方渠道,一切涉疫信息以官方公布的权威信息为准,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资中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9月17日。”由此可见,资中县一发现谣言,就高度警惕,谣言一出现,就火速辟谣,让市民吃“定心丸”,让谣言没有市场。我们在抗疫情的关键时刻,一定要针对谣言,火速辟谣,防止谣言四处窜,扰民损民害民,危害疫情防控工作。
《战疫街头》 钱磊(成都) 作(图片来源:四川艺术网微信)
第四篇《守望相助是战胜疫情的精神动力》。我耳闻目睹疫情时的感人事迹,他们守望相助,同甘共苦打动了我,情不自禁挥笔写了《守望相助是战胜疫情的精神动力》。其主要内容是:社区居民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平时,小区每幢一个单元一层楼的居民很难见面,进出一个电梯都互不认识。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抱团取暖,居家抗疫情,以单元的住户建了微信群。居民在群里互相交流信息、感受,互通有无,互发科普知识,互相加油、打气!由陌生的邻居变成了好邻居、好朋友。大家在微信群里反映需求,结果是有求必应:有的下楼测核酸忘了带钥匙,问有开锁人的电话没有?马上就有人提供。居民在微信群留言:疫情无情人有情,收到邻居东西要感恩;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感谢邻居送的鱼;感谢好邻居,今天一早就给我送肉来;住在一个很有爱的小区,真好!真是远亲不如近邻。社区居民与社区干部、志愿者守望相助,形成合力。实施静态管理期间,为方便交流信息,促进工作,社区居民与社区干部、志愿者共建一个微信群。居民每天居家不出门,等待社区干部、志愿者安排好时间,他们发微信或敲门通知后才坐电梯下楼,排队测核酸。做完核酸后,社区干部、志愿者择机上门统计居民需要的蔬菜包、肉包等,做好登记后,将品种数量上报。买到东西后,他们又挨家挨户送到门口,不留姓名,当无名英雄。社区干部、志愿者的所作所为体现了爱的奉献,感动了居民,他们不定期在群里发信息:社区干部、志愿者了不起,好样的,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的关心关爱,我们很难克服困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你们!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动情地说: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心存感动,真心付出总能换来回报。居家者、隔离者、感染者与“大白”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社区测核酸的“大白”,起早贪黑,忘我劳动,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采样时,技术高超,居家者何惧伤喉?集中隔离区的“大白”,给隔离者开展心理疗法,宣传防疫科普知识,解答隔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人隔离心不隔离,隔离不隔爱。从而,使有的隔离者打消了焦虑、消除了恐慌心理。医院红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大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全力以赴治疗病人,他们把病人当亲人,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他们的心声——“亲爱的‘大白’,你们都是我们的亲人!”。守望相助,团结成一家人,心连心携手向疫情作战,胜利一定属于守望相助的内江人!
《致敬》 雷素芬(西岭书画院) 作(图片来源: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微信)
第五篇《坚持是战胜疫情的法宝》。9月20日,内江抗疫情的形势持续向好,有的市民就认为可以“解封”了,麻痹大意、高枕无忧;还有的稳不起了,坚持不住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写了《坚持是战胜疫情的法宝》。文章指出,高风险区仍有病例发生,社区传播风险仍然存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因此,要取得抗疫情的最后胜利,必须坚持到最后。
《共克时艰 抗疫必胜》 赵虎(达州) 书(图片来源: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微信)
这五篇防疫时评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微信朋友中有机关干部、社区居民、退休干部等进行评论。成都微信朋友评论:“写得即时又很好。”内江微信朋友评论:“正能量,写得好又及时”;“写得很不错,文情并茂,感人至深”。微信朋友“一个兵”说道:“今天(21日)看到了周昭荣关于防疫时评的几篇文章,很感动,很振奋。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非常感谢作者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为抗疫情战斗鼓与呼!疫情必去,安康即来!”微信朋友“仗剑天涯”对这五篇文章作了点评:“这次疫情来得陡,理解政府、大白、社区干部、志愿者,对于增强防控合力十分必要,这篇文章非常及时,入情入理;凝聚共识,团结一心,共克难关,说到了心坎上!我们一定要听从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团结抗疫。为这篇文章点赞;一到大的事情面前,总有一些谣言传播,这次疫情大考面前也出现了这个问题,这容易引起社会的错误研判,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这篇文章及时出台,提醒大家,增强辨别力,不信谣、不传谣,很有说服力,给力;守望相助,特别在这个时刻十分必要、尤为重要,好文章;把工作做扎实,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得好!。”我将这五篇文章发给曾在区关工委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中关爱的贫困儿童杜练,现是内江二中高一16班学生,鼓励她勇敢面对疫情,上好网课。杜练读了文章,还谈了体会:“如今疫情肆虐,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我是学生,首要任务是认真进行网课的学习,在当下的严峻形势下,身为内江市民的我们应该积极主动配合政府、社区的工作,这不仅仅关系到我们的安全,更关系到全市内江人民的安全。疫情防控的全面展开并不容易,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挺身而出,可爱可敬的“大白”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仍坚持工作,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配合之下,我们一定很快就能战胜疫情!”这些文章极大鼓舞人心,大得人心。
《听指挥同舟共济 抗病毒众志成城》 马骏华(达州) 书(图片来源: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微信)
我在静态管理期间,一方面做到了老有所学,利用居家时间选择学习需要的知识,特别是9月14日上午,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通过微信公众号,采取录播方式,举办第十四场网上专题报告会,我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王志军作《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运筹》专题报告,深深地感受到,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后换来的和平来之不易,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是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百倍珍惜和平,保卫和平,捍卫和平,为和平作出新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通过王教授的报告,我更深入学习了解抗美援朝这段党史军史,在新时代,我们离退休干部要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讲政治,特别是当前内江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要听从政府指挥,不抱怨,始终坚持必胜的信念,坚持自我防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迎来曙光。另一方面,做到了老有所为,用笔战疫情,用文章传播正能量,还写了诗歌《多难兴邦》,在《关爱明天网》发表,其主要内容歌颂了各界人士、军民团结一心战疫情、战地震、战洪水、战山火的情景。我认为能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这就是退休干部、党员讲政治的最好体现、是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本质体现。我将不负党和人民、不负晚霞,在夕阳的赛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众志成城战疫必胜》 李金华(西岭书画院) 作(图片来源: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微信)
遇见疫情 遇见温暖
洪 林
今天在点位蹲守,有个年轻人问我,今年是好多年。2022年,壬寅虎岁,不对吗?他望着我,一本正经地说,不对,不对,今年是新冠三年。听到他的调侃,我才恍然,新冠疫情不知不觉已走近我们三年。
还记得2020年正月初一,大清早,新春的祝福扑面而来。早上8点,我完成了除夕夜单位值班的任务,交接班,然后和妻儿一起,赶回老家,给祖父母和父母亲上坟。这是老家的规矩,大年初一,神清气爽地去祭典先人,祈求他们福佑后辈,健康平安。这是每一个家庭最美好的愿望。
然而,快到中午时,我接到了领导的电话,马上要报一组数据。平时,我有一个习惯,只要出门,会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那天,我把电脑也放在了车上。于是,我打开手机个人热点,连接到电脑,一边通过工作群,联系镇街的具体经办人员,一边汇总数据,甚至在哥哥家吃午饭时,都在收数据。快到下午1点时,我把汇总统计好的数据通过QQ发给了领导。领导随即给我打来电话,赶紧回单位,听候安排。那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作者(右一)在蹲守小区开展志愿服务
很快传来消息,武汉出现疫情,来势凶猛。电视、网络对疫情有了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简写COVID-19。后来,有了统一的名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逆行者温暖着武汉,温暖着中国,温暖着全世界。那时,我在网络平台刷到了一位老人疲倦地坐在高铁上休息的画面,看着让人心痛。新闻介绍,是钟南山院士,他正赶往武汉一线。再后来,就传出了建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消息,并以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众志成城,武汉解封了,“武汉加油”的呼声,换成了《我和我的祖国》最美的旋律,响彻湘楚大地。
我是基层一名农民工工作服务人员,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收集摸排农民工服务保障相关信息,包括县域内来返农民工动态信息的收集汇总,在新闻里见证了西安加油、深圳加油、上海加油、海南加油,也见证了疫苗研发、批量生产、有序注射,老百姓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主动注射、全覆盖注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立足岗位,常态化服务,常态化管控,常态化督导,从2020年开始,就成了大家平时工作的一种习惯。那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疫情会发生在身边。
作者(右一)在蹲守小区检查进出登记证
9月5日那天晚上,工作群里通知,带上换洗衣服,回单位待命。机关单位有好多住在泸州的,立即想办法赶回来了。9月6日凌晨,全县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疫情就是命令。大家立即排队做核酸,立即准备物资,第一时间奔赴各个采样点、卡点和检测站。各个单位灯火通明,办公室紧急调度车辆,全县上下,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有热心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值班值守、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生活保障、宣传引导、消毒杀毒……他们穿上防护服,披上红马甲,走村串户,用“点点星光”温暖了“万家灯火”。9月6日早上6点起,全县实行静态管理,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必要不出门、不离泸。
作者(右一)在蹲守小区遇见红马褂学生
9月9日,天空飘着小雨,同事阿锟和医护人员一起,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步履蹒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这是他第四次去泸县得胜镇荞子坝村11社91岁高龄的陈普英家,协助医护人员为老人开展上门核酸采样。阿锟负责登记,医护人员很细心很熟练地为老人采样,整个过程很快就完成了。在采样过程中,老人的女儿晏明珍反复说着谢谢,反复说着辛苦了。陈普英老人早些年患过脑梗,腿有骨质增生,行动不便。女婿在外地做装修,外孙也在广东务工,晏明珍一个人要把老人带到村上采样点去,很困难。村社干部了解了这种情况,在完成集中采样后,就安排阿锟他们上门服务。田间地头,山村小路,有需要的地方,就有两三个“大白””前行的背影,温暖着初秋的一片金黄。
办公室小易胖嘟嘟的。静默管理这几天,传在工作群里的照片,整个人看起来瘦了一圈。他接到的主要任务是下沉村社,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和社会面管控志愿服务,每天早上5点过就在集中采样点做好准备,维持秩序,给群众排忧解难。我留下来在城区蹲守一个住宅小区,中途抽时间给小易打了个电话。小易告诉我,“星期一晚上看到单位工作群通知,跟家里人说了一声,连夜就赶回来了。”言语中,我能感受到他的淡定与疲惫,以及对家人的牵挂。小易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负责疫检分诊,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妻子按学校的安排,每天天不亮就去村上参与核酸采样服务,上午忙完,下午就抓紧上网课;兄弟8月31日从部队转业回家,原本要去重庆某大学报到入学,疫情来了,立即投入到村上的志愿服务中去了。一家老小,各忙各的,都奔赴在抗疫一线,只留下才读六年级的儿子独自在家。他们一家人,无数个像他们这样的一家人,温暖着龙城泸县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同事阿锟(左一)上门为91岁高龄的陈普英核酸采样
那天,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遇上教师节,很特殊的一个日子,核酸检测照常进行。突然,有一个汗流浃背的红马褂跑过来喊我,您是不是洪老师,戴着口罩,要不是听到您喊他们排队的声音,都不敢认。红马褂说,他是我当初在泸县建校教书时2012秋建四班的学生戴凡杰,班主任符凤龙老师,虽然我没有上过他的课,却因管理学生会的关系认识我。毕业后,他入职重庆的一家建筑公司,目前在成都的一个建筑工地做施工员。前段时间休假回泸县,没想到会遇见疫情。刚好社区通知要招募志愿者,就加入进来,帮着运送物资,力所能及地为疫情防控做一些事,体现一下新时代农民工的社会担当。激动之余,我请同在一个点位参与志愿服务的同事为我们师徒合影一张,我要把这张照片珍藏起来,用它来温暖我,温暖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者同事小易(右一)在村社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引导
工作群不断传来好消息,9月10日全员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9月11日全员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9月12日全员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是夜,我在泸县玉蟾街道清溪社区八一花园蹲守,望着一轮圆月,打开手机,在记事本上写下了:
透过卡点的雨篷
四角的院子,有一轮
满月,静静地
挂在苍穹
掀开遮挡的云,温暖
这漆黑的夜
秋蝉还没有睡,守望着
向着孟冬,深情地说
就要解封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昭荣 (四川省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内江市范长江流动大讲堂宣讲团成员,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内江市老科协科教专委会副主任、内江市市中区委宣讲团成员、区关工委副主任、区老科协办公室主任)
洪 林(中学高级教师、创业咨询师,就业指导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散文、诗歌50余万字)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