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9-27 11:48:43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刘大如‖传马列主义 播革命火种
——记兴文党史人物秦青川

作者:刘大如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24 17:06:00 浏览次数:454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传马列主义 播革命火种

——记兴文党史人物秦青川

刘大如

秦青川(1898—1929),名治谷,字稻荪,四川省兴文县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党内早期的军运活动家。

1898年10月25日,秦青川出生于古宋西门上传经街一个书香门第。3岁时父母先后病逝,全靠祖母和叔父秦镜淮抚养成人。其叔父算得上知名人士,早年参加同盟会,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北京大学)。辛亥革命时,在成都参与创办共和大学和四川学制改革。护国讨袁时,任蔡锷将军部参谋。后出任过广东省参事、越隽县知事、兴文县知事(未上任)、省立江安中学校长、古宋县教委主任等职。秦青川自小在叔父影响下,刻苦攻读,幼年就读于古宋高等小学堂,1912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江安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9月,入成都外国语专科学校。

在成都读书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列强重新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浪潮日趋高涨之时,他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参加学校进步社团,毅然投入反帝斗争。对青岛归五国管理,他曾感慨赋诗:“大陆风尘起,东山草木悲。樱花栽不活,五手共相摧。谁谓真理在?我云无是非。泗水从兹去,怅望几时回。”追求真理、励志革命的思想已露端倪。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响应,秦青川在成都立即以实际行动参加这场青年运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平地起风波,东山患奈何。”“天下无真理,是非解释多。”他上街演讲,又以“外专”代表身份参加成都外交后援会,并在会中担任庶务,常与北京学联代表会晤,往来于成都各校爱国学生团体之间。北京学生被捕的消息见报后,他愤慨赋诗:“壮士安可逃,咸称志气高;甘心赴国难,哪怕杀人刀!”

“五·四”运动后,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吴玉章组织下,秦青川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9年8月经重庆到上海,在“法人中学”留法预备班补习法语。9月,他与川籍同学李劼人、肖金芳、何鲁之等一起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聆听中山先生“革命勿忘建设,建设勿忘革命”的教诲。12月9日,与聂荣臻等150名学生乘法轮斯芬克斯号赴法国,飘洋过海,寻求革命真理。1920年1月,就读巴黎圣日耳曼中学,因生活和学习费用困难,在一家小工厂当杂工,生活很艰苦。他在给家人信中说:“我们时而是工人,时而是学生。”“工作吃饭,吃饭工作,不做工作便不能吃饭。”在法国,他很快同赵世炎、周恩来、傅钟等建立了深厚友谊,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开始用新的思想方法观察国家和社会问题。

1922年9月,秦青川入丰登的播伦农业学校半工半读。在旅欧支部领导下,觉悟不断提高,年底加入“少年共产党”,随后转为中共党员。1923年2月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少共临时代表大会”。1924年,于播伦农校毕业,转入蒙达乐尔一家橡胶厂工作,在雨鞋车间和同时在雨衣车间的傅钟(开国上将,曾任解放军总政副主任)一起过着艰苦生活,共同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此期间,他从法国给家乡寄回书信杂志,向亲朋好友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信中写道:“中国社会的黑暗在于军阀和外来帝国主义之勾结,中国的大局非取革命的手段,革命之行动非取工农兵学商的团结抗战那才取胜。”

1925年6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参加抗议帝国主义惨杀中国工人的游行示威,写出《反对帝国主义惨杀中国人民》的电文,迫使驻法公使陈篆签字并盖公使馆印,发往国内。斗争震惊中外各界,法国当局开始搜捕留法工人、学生,并勒令中国留学生3日内离境。在党组织安排下,秦青川等200多名同学先后离法到苏联。到苏联后,党组织决定秦青川与朱德、欧阳钦等30人进东方大学,在郭罗莫夫卡军事训练班学军事。秦青川在学习中曾聆听斯大林的报告。他学习战略、战术、游击战,学习制作手榴弹和各种武器的使用,回家时还带有一本《马克沁机关枪学》。他在记述这段生活时写道:“此行在我留学期含特殊之意义。”留学几年,学工学农学军事,参与各种革命活动,秦青川提高了革命觉悟,坚定了革命信念,增强了革命信心。

1926年5月,秦青川与朱德等20余人受党组织派遣回国。从海参威转道日本,再从日本到上海,在上海停留月余。时值大革命时期,北伐已出师,党中央认为中国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特委派朱德、秦青川回川搞军运,配合北伐,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7月,秦青川与朱德从上海到万县,8月18日到重庆,会见中共重庆地委书记杨闇公,由杨派到彭县江防军二师(后编为第七混成旅),公开身份为国民党代表,实际是中共特派员,到该部做军运工作。途经广安,应邀在该县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他指出:“中国历年痛苦原因一是外来国际资本主义,二是内有封建余孽的军阀。”8月,到第七混成旅后,即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在第六团上政治课时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在五团作《在未来大战中我们应有的觉悟的报告》。同时,建立士兵委员会,筹建党小组,并在该旅成立政治部,被推选为政治部主任。与此同时,秦青川与该旅旅长邝继勋建立了友谊,经他和王文鼎介绍,秘密发展为共产党员,相继入党的还有王汉光、雷小龙等。第七混成旅成为党掌握的一支可靠武装力量,在后来的1929年6月,邝继勋率该旅发动“遂蓬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在遂蓬起义纪念馆,忠于史实,为秦青川同志树碑立传。

在秦青川卓有成效的工作下,第七混成旅俨然成为四川党的活动中心,省委、川西特委的一些重要会议也由邝继勋掩护,并在该旅驻地召开。秦青川的活动,引起军阀的恐惧,于是28军下令改编第七混成旅,江防司令还亲到彭县,下令不准倡言革命。根据形势变化,上级党委命秦青川返回重庆。

1927年1月,他被派往20军杨森部做政治工作,任该军军事政治学校副校长(杨森兼校长)。他在日记中写道:“常常把自己思想洗刷,把自己的行为监视,把自己的行为担起。”因此,一到职即亲自整理校务,宣传办校宗旨,挑选一批进步军官和学生入校,抓住一切机会作革命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年,重庆发生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中共四川地区领导人杨闇公等和一批知名人士遇害。反复无常的杨森也立即反水,在万县撕下假面具,4月1日解除秦青川副校长职务,并派特务跟踪。秦青川在部分学员和友人协助下,机警地摆脱敌人跟踪,于4月12日到达武汉。

在武汉,秦青川找到国民党四川省党部驻武汉联络站,担任“三·三一”惨案请愿团委员,同时和吴玉章联系,参加抗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集会活动。同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他被迫转入地下斗争。8月7日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秦青川受党组织委派,到河南、河北农村组织武装暴动。1928年2月,秘密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古宋。

在古宋,恰逢刘为瑶(即刘筱圃)、刘为姮(秦青川爱人)在古宋女子学校(地址在箭道子旁的古宋二校)分任校长和训育长,二人皆毕业于成都女子讲习所,是有知识、有民主思想的新女性,聘任秦青川任高等小学及女校教员,继续坚持革命工作。秦青川利用讲公民课向学生宣讲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宣传劳工神圣、耕者有其田、男女平权、妇女解放等主张;揭露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组织进步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成立读书会;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演讲,传播革命思想,培育青年学生文功元、常化知、刘复初、张友德等走上革命道路,为当地党组织的建立培养了骨干、奠定了基础。

他的活动引起反动当局注意,受到古宋县长谢中孚严密监视。他在友人帮助下秘密去成都找党组织并筹集经费,就在从成都返回古宋不久,面部长出一个疔疮,因当局长期派特务暗探跟踪,一度到红桥胞姐家暂避。在那里秦青川曾写信回家:“听闻古宋谣言四起,实乃肖小之为。世间上惟大量能容人,无胆无识乃失败之种因。近日将返家,再打出门的主意。”此处之出门,意指继续参加党的活动。可惜,面部之疮因未能得到及时医治,以致恶化,于1929年2月21日辞世于家中,年仅29岁。临终前他捶胸疾呼:“大事未了!大事未了!”他心目中的大事就是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秦青川的英年早逝,引起社会各界痛惜,有人为他作了一付挽联:阿兄乃当代英豪,七八年奔走欧洲,半日作工半日留学,方且烈烈轰轰,建立全球奇事业;庸医本世间怪物,二三辈迓来古宋,一剂温热一剂寒凉,纸上排百千锋刃,痛杀吾家大伟人。

在秦青川的遗作中,我们看到他对社会的腐朽十分愤概:“今日之政客,大概类此:日则酣眠,夜则鸦片、麻雀。其精神尽从事于亡国之具,欲民生之凋残,国家之兴衰……”当看到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时,十分赞许:“今日之小学生,明日之国民……”而在1928年回乡时写的一首散曲儿《江门九鼎山告别诸同学》:“舟子把舟摇,舟儿顺水飘。风飕飕,浪悄悄,峦烟四起山环绕。在舟中,好一似坐井观天人儿小。最可爱,是那绿竹青松,夹着那残花野草。明月儿出山梢,游鱼儿水中跳。突然暮色迷远眺,寻不见一点灯火渔樵。只剩下一湾流水荡孤舟,心情儿都付与吻抱。他愁,他乐,他哭,他笑,问人间有几多离合悲欢,辛苦勤劳;半夜不胜愁,百年何须较。到明朝,再看那大江东去,长空拍浪,云卷巫山,惊梦豪涛。”则尽显英风豪气、忧国忧民之心,也对革命前途充满希望。可惜英年早逝,失社会栋梁。

秦青川去世10年后的一天,周恩来与聂荣臻、李富春等谈及在巴黎勤工俭学时,便问身边副官邵文斌,你是四川古宋人,你知道秦青川吗?邵即回答:听说被反动当局迫害致死了。当时周恩来很惋惜地说:好同志,好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叫身边秘书打电话给四川省委,要求查清秦青川的死因。四川省委责成民政厅派人与叙永县(当时古宋归叙永县管辖)组成联合调查组,经调查核实,确是被反动当局迫害致死。1960年,中共四川省委确认秦青川同志为中共党员,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6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指示叙永县政府培修坟墓,立“革命烈士秦青川之墓”石碑以作纪念。1985年出版的《中共四川地方党史大事年表》作这样的肯定:“秦青川是四川早期致力于旧军队改造,为党为革命武装奠定基础,做出重要贡献的军运领导人。”

c17ea1ea816a42d28458311b4748f2e5.png

2019年,兴文县人民政府拨款8万元,在1962年修建的秦青川烈士墓园基础上,进行修建改造,两壁用黑色大理石镶嵌,泸州几位书法家撰写他的6首诗词篆刻于上,正中是其生平介绍。陵墓前一尊烈士的半身雕塑,笑看家乡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日益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列强的欺负,实现了秦青川烈士当年的梦想和追求,足以慰藉烈士英灵。


作者简介

刘大如,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兴文县作家协会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6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章,先后在报刊发表作品近百篇。出版《石海洞乡》(合著,1983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纪实文学《大山的呼唤》(2011年)、长篇小说《不灭的山魂》(2015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