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刘大如‖传马列主义 播革命火种
——记兴文党史人物秦青川
传马列主义 播革命火种
——记兴文党史人物秦青川
刘大如
秦青川(1898—1929),名治谷,字稻荪,四川省兴文县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党内早期的军运活动家。
1898年10月25日,秦青川出生于古宋西门上传经街一个书香门第。3岁时父母先后病逝,全靠祖母和叔父秦镜淮抚养成人。其叔父算得上知名人士,早年参加同盟会,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北京大学)。辛亥革命时,在成都参与创办共和大学和四川学制改革。护国讨袁时,任蔡锷将军部参谋。后出任过广东省参事、越隽县知事、兴文县知事(未上任)、省立江安中学校长、古宋县教委主任等职。秦青川自小在叔父影响下,刻苦攻读,幼年就读于古宋高等小学堂,1912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江安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9月,入成都外国语专科学校。
在成都读书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列强重新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浪潮日趋高涨之时,他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参加学校进步社团,毅然投入反帝斗争。对青岛归五国管理,他曾感慨赋诗:“大陆风尘起,东山草木悲。樱花栽不活,五手共相摧。谁谓真理在?我云无是非。泗水从兹去,怅望几时回。”追求真理、励志革命的思想已露端倪。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响应,秦青川在成都立即以实际行动参加这场青年运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平地起风波,东山患奈何。”“天下无真理,是非解释多。”他上街演讲,又以“外专”代表身份参加成都外交后援会,并在会中担任庶务,常与北京学联代表会晤,往来于成都各校爱国学生团体之间。北京学生被捕的消息见报后,他愤慨赋诗:“壮士安可逃,咸称志气高;甘心赴国难,哪怕杀人刀!”
“五·四”运动后,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吴玉章组织下,秦青川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9年8月经重庆到上海,在“法人中学”留法预备班补习法语。9月,他与川籍同学李劼人、肖金芳、何鲁之等一起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聆听中山先生“革命勿忘建设,建设勿忘革命”的教诲。12月9日,与聂荣臻等150名学生乘法轮斯芬克斯号赴法国,飘洋过海,寻求革命真理。1920年1月,就读巴黎圣日耳曼中学,因生活和学习费用困难,在一家小工厂当杂工,生活很艰苦。他在给家人信中说:“我们时而是工人,时而是学生。”“工作吃饭,吃饭工作,不做工作便不能吃饭。”在法国,他很快同赵世炎、周恩来、傅钟等建立了深厚友谊,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开始用新的思想方法观察国家和社会问题。
1922年9月,秦青川入丰登的播伦农业学校半工半读。在旅欧支部领导下,觉悟不断提高,年底加入“少年共产党”,随后转为中共党员。1923年2月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少共临时代表大会”。1924年,于播伦农校毕业,转入蒙达乐尔一家橡胶厂工作,在雨鞋车间和同时在雨衣车间的傅钟(开国上将,曾任解放军总政副主任)一起过着艰苦生活,共同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此期间,他从法国给家乡寄回书信杂志,向亲朋好友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信中写道:“中国社会的黑暗在于军阀和外来帝国主义之勾结,中国的大局非取革命的手段,革命之行动非取工农兵学商的团结抗战那才取胜。”
1925年6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参加抗议帝国主义惨杀中国工人的游行示威,写出《反对帝国主义惨杀中国人民》的电文,迫使驻法公使陈篆签字并盖公使馆印,发往国内。斗争震惊中外各界,法国当局开始搜捕留法工人、学生,并勒令中国留学生3日内离境。在党组织安排下,秦青川等200多名同学先后离法到苏联。到苏联后,党组织决定秦青川与朱德、欧阳钦等30人进东方大学,在郭罗莫夫卡军事训练班学军事。秦青川在学习中曾聆听斯大林的报告。他学习战略、战术、游击战,学习制作手榴弹和各种武器的使用,回家时还带有一本《马克沁机关枪学》。他在记述这段生活时写道:“此行在我留学期含特殊之意义。”留学几年,学工学农学军事,参与各种革命活动,秦青川提高了革命觉悟,坚定了革命信念,增强了革命信心。
1926年5月,秦青川与朱德等20余人受党组织派遣回国。从海参威转道日本,再从日本到上海,在上海停留月余。时值大革命时期,北伐已出师,党中央认为中国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特委派朱德、秦青川回川搞军运,配合北伐,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7月,秦青川与朱德从上海到万县,8月18日到重庆,会见中共重庆地委书记杨闇公,由杨派到彭县江防军二师(后编为第七混成旅),公开身份为国民党代表,实际是中共特派员,到该部做军运工作。途经广安,应邀在该县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他指出:“中国历年痛苦原因一是外来国际资本主义,二是内有封建余孽的军阀。”8月,到第七混成旅后,即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在第六团上政治课时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在五团作《在未来大战中我们应有的觉悟的报告》。同时,建立士兵委员会,筹建党小组,并在该旅成立政治部,被推选为政治部主任。与此同时,秦青川与该旅旅长邝继勋建立了友谊,经他和王文鼎介绍,秘密发展为共产党员,相继入党的还有王汉光、雷小龙等。第七混成旅成为党掌握的一支可靠武装力量,在后来的1929年6月,邝继勋率该旅发动“遂蓬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在遂蓬起义纪念馆,忠于史实,为秦青川同志树碑立传。
在秦青川卓有成效的工作下,第七混成旅俨然成为四川党的活动中心,省委、川西特委的一些重要会议也由邝继勋掩护,并在该旅驻地召开。秦青川的活动,引起军阀的恐惧,于是28军下令改编第七混成旅,江防司令还亲到彭县,下令不准倡言革命。根据形势变化,上级党委命秦青川返回重庆。
1927年1月,他被派往20军杨森部做政治工作,任该军军事政治学校副校长(杨森兼校长)。他在日记中写道:“常常把自己思想洗刷,把自己的行为监视,把自己的行为担起。”因此,一到职即亲自整理校务,宣传办校宗旨,挑选一批进步军官和学生入校,抓住一切机会作革命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年,重庆发生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中共四川地区领导人杨闇公等和一批知名人士遇害。反复无常的杨森也立即反水,在万县撕下假面具,4月1日解除秦青川副校长职务,并派特务跟踪。秦青川在部分学员和友人协助下,机警地摆脱敌人跟踪,于4月12日到达武汉。
在武汉,秦青川找到国民党四川省党部驻武汉联络站,担任“三·三一”惨案请愿团委员,同时和吴玉章联系,参加抗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集会活动。同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他被迫转入地下斗争。8月7日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秦青川受党组织委派,到河南、河北农村组织武装暴动。1928年2月,秘密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古宋。
在古宋,恰逢刘为瑶(即刘筱圃)、刘为姮(秦青川爱人)在古宋女子学校(地址在箭道子旁的古宋二校)分任校长和训育长,二人皆毕业于成都女子讲习所,是有知识、有民主思想的新女性,聘任秦青川任高等小学及女校教员,继续坚持革命工作。秦青川利用讲公民课向学生宣讲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宣传劳工神圣、耕者有其田、男女平权、妇女解放等主张;揭露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组织进步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成立读书会;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演讲,传播革命思想,培育青年学生文功元、常化知、刘复初、张友德等走上革命道路,为当地党组织的建立培养了骨干、奠定了基础。
他的活动引起反动当局注意,受到古宋县长谢中孚严密监视。他在友人帮助下秘密去成都找党组织并筹集经费,就在从成都返回古宋不久,面部长出一个疔疮,因当局长期派特务暗探跟踪,一度到红桥胞姐家暂避。在那里秦青川曾写信回家:“听闻古宋谣言四起,实乃肖小之为。世间上惟大量能容人,无胆无识乃失败之种因。近日将返家,再打出门的主意。”此处之出门,意指继续参加党的活动。可惜,面部之疮因未能得到及时医治,以致恶化,于1929年2月21日辞世于家中,年仅29岁。临终前他捶胸疾呼:“大事未了!大事未了!”他心目中的大事就是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秦青川的英年早逝,引起社会各界痛惜,有人为他作了一付挽联:阿兄乃当代英豪,七八年奔走欧洲,半日作工半日留学,方且烈烈轰轰,建立全球奇事业;庸医本世间怪物,二三辈迓来古宋,一剂温热一剂寒凉,纸上排百千锋刃,痛杀吾家大伟人。
在秦青川的遗作中,我们看到他对社会的腐朽十分愤概:“今日之政客,大概类此:日则酣眠,夜则鸦片、麻雀。其精神尽从事于亡国之具,欲民生之凋残,国家之兴衰……”当看到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时,十分赞许:“今日之小学生,明日之国民……”而在1928年回乡时写的一首散曲儿《江门九鼎山告别诸同学》:“舟子把舟摇,舟儿顺水飘。风飕飕,浪悄悄,峦烟四起山环绕。在舟中,好一似坐井观天人儿小。最可爱,是那绿竹青松,夹着那残花野草。明月儿出山梢,游鱼儿水中跳。突然暮色迷远眺,寻不见一点灯火渔樵。只剩下一湾流水荡孤舟,心情儿都付与吻抱。他愁,他乐,他哭,他笑,问人间有几多离合悲欢,辛苦勤劳;半夜不胜愁,百年何须较。到明朝,再看那大江东去,长空拍浪,云卷巫山,惊梦豪涛。”则尽显英风豪气、忧国忧民之心,也对革命前途充满希望。可惜英年早逝,失社会栋梁。
秦青川去世10年后的一天,周恩来与聂荣臻、李富春等谈及在巴黎勤工俭学时,便问身边副官邵文斌,你是四川古宋人,你知道秦青川吗?邵即回答:听说被反动当局迫害致死了。当时周恩来很惋惜地说:好同志,好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叫身边秘书打电话给四川省委,要求查清秦青川的死因。四川省委责成民政厅派人与叙永县(当时古宋归叙永县管辖)组成联合调查组,经调查核实,确是被反动当局迫害致死。1960年,中共四川省委确认秦青川同志为中共党员,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6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指示叙永县政府培修坟墓,立“革命烈士秦青川之墓”石碑以作纪念。1985年出版的《中共四川地方党史大事年表》作这样的肯定:“秦青川是四川早期致力于旧军队改造,为党为革命武装奠定基础,做出重要贡献的军运领导人。”
2019年,兴文县人民政府拨款8万元,在1962年修建的秦青川烈士墓园基础上,进行修建改造,两壁用黑色大理石镶嵌,泸州几位书法家撰写他的6首诗词篆刻于上,正中是其生平介绍。陵墓前一尊烈士的半身雕塑,笑看家乡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日益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列强的欺负,实现了秦青川烈士当年的梦想和追求,足以慰藉烈士英灵。
作者简介
刘大如,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兴文县作家协会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6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章,先后在报刊发表作品近百篇。出版《石海洞乡》(合著,1983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纪实文学《大山的呼唤》(2011年)、长篇小说《不灭的山魂》(2015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