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李家俊‖“十六字方针”与峨眉地下党组织发展
“十六字方针”与峨眉地下党组织发展
李家俊
1941年2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钱瑛到乐山检查工作,传达关于党在国统区“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①的方针。遵循这个指示,峨眉地下党组织隐蔽力量,避免无谓的牺牲;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地下党建立党的外围组织,继续开展对敌斗争;条件成熟后,党的组织迅速崛起,他们在第二条战线坚持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峨眉山伏虎寺行僧心安开建。1939年四川大学迁峨眉时期,伏虎寺设为校本部。中共在四川大学建有党总支。这是1939年四川大学在伏虎寺的校门
“地下党”是特定时期的一个特指,是一个历史产物,是一个神圣光荣的名字!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和日本侵略军侵占地区,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党组织,通常称为地下党②。
1927年,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发出“成立工人支部”“秘密组织工会”“爆发经济斗争”“不再在工人中宣传国民党,而以本党面孔及策略与工人相见”“注意与农运取联络”③等指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运动在四川开展起来。1933年5月,中共嘉定中心县委成立,党的组织在乐山如星火燎原。
1929年,峨眉人何克希在成都经车耀先介绍、周文钦监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何克希发展胞弟和允恭参加进步组织“泪痕社”,并于1931年夏经李亚群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允恭介绍在川军二十九军三旅驻成都旅部的传令兵、中士班长、峨眉人唐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和允恭、唐杰受党组织指派返回峨眉,秘密开展革命斗争。1931年冬,和允恭发展峨眉县立初级中学学生陈俊卿加入中国共产党。陈俊卿入党后,又介绍“读书会”成员张克诚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31年底,峨眉境内有和允恭、唐杰、陈俊卿、张克诚4名最早的共产党员,为党组织在峨眉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在车耀先、罗世文、李亚群等成都地下党领导人推动下,1933年夏,中共峨眉县特别支部成立。1933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巡视员邹凤平、嘉定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许本达到峨眉巡视,决定建立中共峨眉县委,由陈俊卿任书记,张克诚、杨××任委员,县委下设4个支部。时任中共乐山中心县委书记的侯方岳同志在《中共乐山中心县委的建立和活动——我在乐山工作的回忆》④撰文写道:当时有个规定,党员10人以上成立党的特别支部,相当于现在的党总支;党员在15人以上成立党的区委;党员30人以上就可以成立县委。
中共雅乐工委书记陈俊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任中共峨眉县委书记。1949年11月17日被国民党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
一、“十六字方针”在峨眉贯彻的历史背景
(一)中共峨眉县委领导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中共峨眉县委建立后,不失时机地领导了峨眉县的工人运动。首先在峨眉炭厂组织工人开展加薪斗争,其后在峨眉高桥碗厂建立工会,团结劳工与资本家斗争,工会会员达60多人。1933年12月5日,中共嘉定中心县委《四川嘉定中心县委字第一号报告》,向省委汇报“峨眉炭厂和牛华溪盐场工人加薪斗争,均得到部分或完全的胜利”⑤。中共峨眉县委还在小学募捐,将募得款项寄到《新华日报》社,用于援助南华、天演的罢工工友。虽然此事由于暴露了峨眉县地下党领导的秘密而受到中共乐山中心县委的批评,但也凸显了中共峨眉县委领导工人运动所取得的成就。
这个时期,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也蓬勃兴起。在冠峨成立乡农会,下辖4个分农会,有会员80多人。另外,还组织农民赤卫队,有队员15人。针对国民党军阀的搜刮掠夺所造成的峨眉乡民的苦难生活,党组织发动农民开展抗捐运动,领导农民反对冬防捐、剿赤捐,组织农民抗粮团,反对二十四军已收粮款后二十一军占领峨眉又重收粮款,峨眉各地分别组织义勇军、抗捐军、抗粮军等。1933年11月,《四川省委昆致中央的报告——关于四川经济政治状况,党的组织和党领导下的群众工作》叙:“农民组织......峨眉五六十人......峨眉曾提缴收款团防枪支数十支。”⑥说明农民革命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发展起来,斗争浪潮此起彼伏。
峨眉起义领导人何克希。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领导峨眉起义。后任浙东抗日纵队司令,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1949年4月以人民解放军35军政委之职,率部攻占南京总统府。1955年授少将军衔。
峨眉地下党的工作受到中共四川省委的重视和肯定,1943年3月8日《四川省委致嘉定中心县委的指示信——革命形势与党的工作策略》中,从几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峨眉县委的工作成绩:1.农民运动,“峨眉农民之提枪团,安谷(场)群众之反帝运动,都使统治阶级在群众面前发抖”;2.工人运动,峨眉县委在碗工中“建立了党与群众组织”;3.游击战争,“峨眉之密峨”游战区域;4.抗捐抗税,“峨眉之青龙场”的抗捐抗税斗争;5.士兵运动,“领导士兵要欠饷、要津贴等斗争”;6.赴苏区参观,“农民参观团到苏区参观,由群众募捐送路费”;7.反帝大同盟,建立工农“反日、反英团体与红军之友、反帝大同盟等组织,经常做反帝反战与拥苏红工作”。在此基础上,四川省委指示要加强党的领导,“实行一切工作归支部”⑦。
值得一提的是,党领导的两次重大活动,不仅在峨眉革命历史中有重要意义,也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一是1935年1月,为响应党中央“赤化全川”的号召,配合工农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党领导了“峨眉起义”,由何克希为总指挥,力图武装占领峨眉县城,建立川西南革命根据地,与红四方面军创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遥相呼应。起义虽然由于叛徒的出卖而失败,却打响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应对反革命武装在峨眉县的第一枪,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军阀在峨眉县的统治。
其二是1938年清明前夕,中共峨眉县委策划邀请郭沫若作抗日演讲。郭沫若由重庆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沙湾,由侄儿郭培谦陪同到峨眉安川罗河坎,为其母杜氏老夫人扫墓,住郭培谦岳丈魏厚培家。中共峨眉县委书记陈俊卿知道此消息后,立即召开会议,决定以“峨眉抗日联合会”名义邀请郭沫若作抗日演讲。陈俊卿带队当面向郭沫若递交信函,郭沫若欣然接受邀请,步行至药王宫小学,以《坚定抗战必胜信念》为题,作精彩演讲,指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上非正义战争,必然会失败;中国地大物博,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必然会赢得抗战的胜利。郭沫若的演讲在峨眉引起轰动,为掀起峨眉县抗日救亡高潮发挥了重要影响。
1938年春,郭沫若在家乡作抗日演讲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呼声强烈,以抗战为契机,党领导的许多轰轰烈烈的活动此起彼伏,党的组织在一些地方甚至呈半公开状。
(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
1939年1月初,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把重点重新从外向内,抛出“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一系列反动政策。
1939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饮、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代电(即“皓电”),对我党我军大肆造谣诬蔑,并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这是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开始。1941年1月4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地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摩擦,同时全国各地出现反共逆流。
在峨眉,1939年1月,国民党峨眉县党务指导委员会改组,成立国民党峨眉县执行委员会,建立16个区分部,任命特级通讯员,秘密查报地方人士的进步活动,中共峨眉县委的活动因此受到威胁。
(三)党在白区的工作策略调整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指示,对国民党的无理进攻,必须坚决反击,绝不轻言让步⑧,表明党与国民党做顽强斗争的坚强决心。
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召开会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周恩来发表讲话,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正确方针,要求把西南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能战斗的党,指出党的领导机关要熟悉国民党统治区各方面的情况,善于估计形势、运用策略,创造各种各样的工作方法,使上层工作和下层工作、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党外联系和党内联系相互结合(不是暴露)。
稍后,周恩来提出共产党员在白区工作勤业、勤学、勤交友3项任务。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会议精神和相关指示,迅速传达至中共川康特委、中共乐山中心县委和中共峨眉县委。
二、“十六字”方针在峨眉的实施
1941年2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钱瑛到乐山检查工作,传达党在白区“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根据南方局对四川党组织工作部署,主要是撤退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打破组织上的公式主义,不建立支部,独立作战,个别联系,转地不转党,失掉关系不准乱找,党员要社会化、职业化⑨。
1941年4月,中共南方局成立中共川南特委,乐山中心县委归属川南特委领导。1941年8月,中共川南特委委员、乐山中心县委代理书记张文澄到峨眉与川大党组织联系工作,同时检查峨眉县党的工作情况,决定中共峨眉县委书记陈显志撤离峨眉疏散去重庆。陈显志调离后,中共峨眉县委与中共乐山中心县委联系中断,中共峨眉县委停止活动。石元甫、王德孝、黄彦修等共产党员以社会职业作掩护,继续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以此为标志,“十六字方针”在峨眉得到全面落实。
三、“十六字”方针在峨眉实施的意义
“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在白区工作斗争策略的转折,这个方针的实施,在那个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避免了无谓的牺牲。毛泽东同志指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⑩。毛泽东这一英明论断,即是军事思想的光芒,也是党在白区对敌斗争的指导,只有保护好党的力量,才能有效地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最坚决的斗争,赢取革命的胜利。
1937年至1940年期间,峨眉县的中共党员革命热情高涨,一些党员甚至半公开地开展工作,其身份的暴露,已被国民党监视。贯彻“十六字方针”,实现隐蔽作战后,迅速转移干部,保存了革命火种。根据中共乐山中心县委的部署,中共峨眉县委领导人陈显志、萧章銮等撤离峨眉,其他党员迅速转入地下,革命的火种得以保存,避免了被敌人的无情清剿,为日后党组织的恢复打下基础。1941年9月,中共川南特委撤销,中共乐山中心县委仍归中共川康特委领导。中共乐山中心县委把握好时机,以单线联系方式,领导峨眉的共产党员继续战斗。
第二、遵循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峨眉地下党以党的外围组织形式出现,延续党的工作,发挥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政党外围组织是群众性政治组织,它们既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也代表不同群众团体的利益,要代表和维护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利益,他们具有角色和功能的双重性”⑪。在隐蔽斗争的特殊时期,积极发展党的外围组织,是扩大党的影响的有效手段。外围组织一是以共同的利益团结群众,二是以合法身份开展活动,三是党的领导把握政治方向。党紧紧抓住对外围组织的领导权,利用各种身份展开对敌斗争,是伟大的革命斗争策略。
这段时间,峨眉县的张赤父、魏霁峰两派地方恶势力横行,县参议长张赤父一派伙同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席松如成立“成城学会”;魏霁峰一派则伙同峨眉民社党干事长胡一训,成立“海燕学会”。两派勾心斗角,各自在社会上拉拢地痞、流氓、保长等地方恶势力,扩充实力。乌云笼罩之下,为与敌人作顽强的斗争,峨眉地下党员在中共成都市委书记杜桴生同志的指导下,成立党的外围组织“峨眉符汶联谊社”。社址设在峨眉较场坝王德孝住处,宗旨是反对国民党政治独裁和军事独裁,要求建立三民主义的联合政府。“峨眉符汶联谊社”利用各种社会关系,邀请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参加活动,以扩大社会影响。具体办法是通过开设书店、创办小学、开办农场聚集人气,以筹资、积资、经营活动来扩充资本,增强组织实力。在此基础上又建立党的秘密据点“峨眉书局”,在这里迎送党的领导干部、传递《新华日报》、传播革命思想。共产党员在艰难的环境里组织反对强行拉夫,组织农民起来集体向地主借粮渡荒等活动,威慑了国民党的统治,扩大了党的影响。可见,隐蔽工作时期,党的外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以“十六字方针”为指针,等待时机成熟,党组织如疾风暴雨般地发展起来,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进入人民解放战争后,党中央更加注重白区的工作,及时提出第二条战线的思想。1947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要灵活地运用斗争策略,将公开与秘密,合法与非法,即区别又结合,使群众斗争沿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方向前进”⑫。中共峨眉县的党组织经历前期的坚实基层、中间的储备力量、后期的蓬勃发展,迎来革命曙光。
1947年5月,中统峨眉县调查组长黄简门,向中统四川省特委会密报一批黑名单,其中多数是共产党员。6月3日,乐山“三二补训处”一个连的武装驻进峨眉县,在国民党县党部、团委会协助下,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史称“六·三”大逮捕,共产党员在峨眉再次受到迫害,“峨眉符汶联谊社”被迫停止活动。
1947年12月,为恢复雅安、乐山一线的党组织,中共川康特委决定成立中共雅乐工作委员会,陈俊卿任书记。同时,立即着手恢复峨眉县党组织的工作。
1948年初,中共雅乐工委书记陈俊卿到乐山,与当地地下党接上组织关系,决定不建党的基层组织,以单线联系开展革命活动。2月,陈俊卿同志来到峨眉双福场王德孝家,与其谈话,一方面向他讲述形势和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代表党组织恢复其组织关系;同时嘱咐其通知石元甫,想方设法与陈俊卿会晤,商谈党在峨眉县的工作。
1948年端午节后,在夹江中学教书的黄彦修收到石元甫来信:“菜籽已给你买好,请兄返峨取运。”这是一条暗语,意思是党组织已经接上了。黄彦修立即赶回峨眉县城,在衙门口泰丰店茶楼,与石元甫接上关系。
6月,石元甫遵照王德孝的转述,到双福场见到陈俊卿,并向陈俊卿汇报峨眉地下党的基本情况。陈俊卿代表中共雅乐工委宣布两项重要决定:其一,恢复石元甫、王德孝、黄彦修等同志的党组织关系;其二,恢复党在峨眉县的组织,陈俊卿指定石元甫为峨眉党组织负责人,黄彦修、王德孝协助工作。当下研究决定,实行划片负责,迅速开展工作。石元甫负责九里、燕岗、冠峨、青龙、桑园、黄岗;黄彦修负责城区、瞻峨、石佛、复兴、龙池、大为、龙门、沙溪,后因工作需要将龙池等4乡交石元甫负责;王德孝则负责双福、太和、普兴3乡。陈俊卿同志进一步指示要“枪换肩、印换手”“建立人民武装,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组织力量,迎接解放”,即以人民武装,配合人民解放军攻克峨眉县城。同时发给《党的建设》《七大文件》《土地法大纲》及战报等文件资料。
六月会晤之后,党在峨眉县的工作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先后恢复32名老共产党员的关系,同时吸收50多名新共产党员。由于基层牢固、力量坚实,虽然1948年11月陈俊卿同志被捕,峨眉县党组织又一次失去与上级的联系,但革命的烈火雄雄燃烧起来,共产党员们不屈不挠地组织力量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一系列斗争。这个时期吸纳了郭沫若的堂兄郭开鑫入党,壮大了革命武装。通过实施解放区的“二五减租”,唤起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通过领导教师的加薪斗争,扩大统一战线;通过“枪换肩,印换手”,瓦解敌人的力量。中共峨眉县党组织迅速壮大,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解放峨眉县城,为迎接新生人民政权的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峨眉县城北面的校场坝,1936辟为“峨眉公园”,有孙中山塑像和抗日纪念碑。1944年地下党外围组织“峨眉符汶联谊社”就在附近成立。
结论:
毛泽东同志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⑬民主革命时期,党审时度势,果断地作出“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这是党英明伟大的又一具体体现。正是这个精神的贯彻,峨眉的党组织积蓄力量,培育了中共雅乐工委书记陈俊卿这样的优秀干部。他在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在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中英勇就义,马识途为此撰文《特种材料做成的人——陈俊卿》,予以高度评价。循“十六字方针”,时机成熟时,党的组织如疾风暴雨般发展起来,地下党在隐蔽战线英勇作战,为新中国的曙光书写了华美的篇章,为党的“三大法宝”的构建做了完美的诠释。
注释:
①毛泽东著,《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数据库,出版日期:2005-07
②《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第267页,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③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共乐山市党史资料选编(1927-1949)》第16页,1987年10月版
④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共乐山市党史资料选编(1927-1949)》第364页,1987年10月版
⑤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共乐山市党史资料选编(1927-1949)》第123页,1987年10月版
⑥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共乐山市党史资料选编(1927-1949)》第122页,1987年10月版
⑦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共乐山市党史资料选编(1927-1949)》第17-27页,1987年10月版
⑧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59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10版
⑨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共乐山市党史资料选编(1927-1949)》第139-140页,1987年10月版
⑩《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出版日期:1991-06,出自章节:战争的目的,电子页码:159页
(11)徐艳红、肖铁肩,《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政治逻辑》 ,《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
(13)《毛泽东的政党观》第十章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出版日期:2014-06,中国共产党理论数据库,电子页码:327页
作者简介
李家俊,男,峨眉山市职业技术学校高级教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政协峨眉山市文化旅游委员会兼职副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