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作者:张浩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3-24 08:25:12 浏览次数:304 【字体:
原标题: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系列谈之一:坚持党的领导】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时,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洞察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更好把握和运用“坚持党的领导”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一大明确要求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是党在组织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加强,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指出,“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的中央”。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才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对我们党生存发展起着指南针作用。党的领导第一位的就是举旗定向。不断提高党把方向的能力,关键在于坚持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发展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同时,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还要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始终以科学的战略策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坚强的领导,来源于正确的领导;正确的领导,来源于正确的决策。对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大党来讲,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同时,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对于我们党来说,要提高定政策能力,就是要善于始终以科学的战略策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党在成立之初,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为革命斗争明确了基本方向。抗日战争时期,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审时度势调整外交战略,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和部署,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落实策略调整,以更好适应发展了的新形势。历史充分证明,善于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战略眼光、战略智慧和战略定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善于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正确策略,指引全党全国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等等。实践充分证明,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和栉风沐雨中前进的。前进路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去探究谋划,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长远统一起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战略上思布局,从策略上解难题,在把握战略主动中推进各项工作。

始终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党领导人民持续不断地把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社会革命的成功。党的领导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是内在统一的,这种内在统一性是巨大的、独特的政治优势。而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先导和内核,如果不能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不能遏制既得利益的羁绊,就不可能有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动力。党要提高促改革能力,必须善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党领导的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在内的伟大社会革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伟大社会革命锻造和成就伟大的党,伟大自我革命保障和推动伟大的事业,这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党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新突破,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面对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继续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总之,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着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不断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