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者:中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3-11 08:25:12 浏览次数:327 【字体: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间节点,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深刻阐释“人大是什么”、“人大干什么”、“人大怎么干”等重大问题,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论品格、实践伟力和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这一重要论断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新境界。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此,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辛亥革命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主张和方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人民进行不懈探索,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创造性提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想。经过长期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总书记重要讲话深情回望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创立、巩固、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深刻阐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伟大创造”、“全新政治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巨大功效,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内涵、理论内涵、实践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新境界,使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更加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

近年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四级人大整体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持续开展“代表行动”活动,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图为2021年8月24日,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人大代表走进牛扎坪村生态种植大棚,为村民讲授甜辣椒病虫害防治知识。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赵启喜/摄

彰显非凡的实践伟力,引领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呼声,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充分展现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独特优势、植根人民的天然优势和良法善治的治理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法治保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样发挥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中许多是具有开创性的重大举措。在新的奋斗征程中,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丰富和拓展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取向,为人类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对于如何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总书记提出“八个能否”的标准,科学揭示了人类民主政治发展客观规律,系统阐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独特优势,创造性提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的标准,鲜明提出坚持人民民主“五个基本观点”,为人类政治制度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重要贡献。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精髓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宽广视野、非凡智慧、巨大勇气,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重要观点、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新发展。要全面系统学、用心用情悟,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丰富内涵,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系统提出“六个必须坚持”的新思想,这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个必须坚持”精辟概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从制度层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更加巩固完善。必须自觉做到“六个必须坚持”,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充分彰显科学理论的真理光辉和实践伟力。

系统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定位,这是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核心理念的丰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刻内涵,提升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理念,为更好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必须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坚决守好人大意识形态主阵地,讲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

系统论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理论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以“中国之治”的巨大成功,进一步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发展模式和逻辑框架,打破了“美式民主”速成论、普世论、永恒论、万能论等幻象,宣告了所谓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历史观的破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主心骨,人民代表大会是主要渠道,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关键环节。要用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系统阐述“四个机关”新抓手,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的鲜明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本质属性和职责使命。“四个机关”是内在统一、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充分体现了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原则,是新时代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抓手。必须持之以恒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肩负起新时代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以自身建设的新成效推动人大工作的新发展。

三、奋发有为做好新时代湖北人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六个方面的重要要求,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性做好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件代表建议催生一个农贸市场。为解决黄石市团城山片区居民买菜不便的问题,黄石市人大代表提出在团城山白马路建立较大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议,推动建成白马山生活广场,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图为2018年7月19日,黄石市和下陆区两级人大代表视察农贸市场经营情况。 黄石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赵丹丹/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履职必修课,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坚持“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自觉对标对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中共湖北省委坚持把人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实行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纳入各级党校教学计划、把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纳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等几个“纳入”,为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提供有力保证。省人大常委会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组会议、常委会会议的第一议题,落实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机制,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党组及时向省委请示报告,认真落实省委意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是人大工作的鲜明主题。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始终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行使职权,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几年,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综合运用立法、监督等职权,打好人大工作组合拳,在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实行四级人大整体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促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疫情防控的紧急关头,及时作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治保障等两个决定,授权各级政府采取应急行政管理措施,全省近10万名五级人大代表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助力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聚焦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开展落实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监督,助推全省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取得疫后重振决定性成果。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凝聚最大公约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人民选举权利,发展“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在2021年湖北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全省各地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选举,让选举结果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省人大常委会开发运用“湖北省选民登记信息系统”,提高登记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充分保证选民选举权利。全省共登记选民4940万人,选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93613名。换届选举过程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在换届选举中得到生动体现。要进一步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加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把“家、站、点”建设成为宣传法治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民主协商的平台、人大工作的窗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教育的学校。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更加充分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优越性。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专(工)委对口联系专业代表、重要法规草案征求全体代表意见等做法,实现联系代表常态化。拓展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化代表对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工作的参与。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实现监督内容由人民出题、监督过程有人民参与、监督效果由人民评判。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完善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机制,提高问题解决率,让“代表提了不白提、群众说了不白说”。

着力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人大党的建设,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持续加强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在人大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议事制度,加快智慧人大建设,探索完善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持续抓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工作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优化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加强人大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大力弘扬“拼、抢、实”的作风,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加强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增强整体实效,推动新时代湖北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