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坚持胸怀天下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2-17 08:25:11 浏览次数:280 【字体:
原标题:坚持胸怀天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对于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而不懈努力。

“天下”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具体的内涵。“打天下”“天下为公”“得民心者得天下”“计利当计天下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既是地域疆土,也是百姓苍生,还是国家社稷,体现理想情怀、价值立场、经国治世等多维价值追求。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延续浸润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寄托着有识之士的人生抱负和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天然地具有这个基因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也更鲜明地体现着这样的抱负和情怀。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一种为人类进步和解放而奋斗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秉持大公无私的价值追求,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学说同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并结合在一起,始终为全人类的幸福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然而然地使中国共产党天下为公的情怀与为人类求解放的使命结合起来。正是在这个结合中,凝结生成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基因。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早在1916年,李大钊同志在其著名的《青春》檄文中就发出以“乘风破浪”的气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号召。当时,青年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的影响,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后来,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毛泽东同志深感其与大同理想颇为相通,在给蔡和森的信中写道:“全民族迫切需要这样的共产主义,正如饥饿的人需要大米一样。”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尚未完全脱离困境,毛泽东同志登上岷山眺望远处千里冰封的昆仑积雪,想到帝国主义给世界带来的苦难,誓言“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体现出一位作为革命家、政治家的共产党人立志实现“太平世界”的恢宏气度和坚定决心。1956年11月,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毛泽东同志更是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表达了新生社会主义国家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愿望。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发展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指出:“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可以说,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总书记说:“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命运与共,秉承“天下一家”的价值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不断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突出建好民生工程,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不断深化减贫领域交流合作中,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携手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既贡献了大量物资、设备、疫苗,也贡献了行之有效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只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世界各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当前,世界面临是敌视对立还是相互尊重、是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的选择。只有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才能引领世界变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展现大胸襟、大格局、大担当,作出了符合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明确反对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动接受一种定式化、程式化的外来价值和制度,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应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现、生成共同价值,这是主动自愿的,也是保持特色的,当然也是相互包容的。中国共产党认为,文明差异并不一定造成冲突,相反,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敌视对立还是相互尊重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在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在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执笔:尹建军)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