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百年】影像中的党史——“三线建设”中熠熠生辉的“成昆精神”
影像中的党史
“三线建设”中熠熠生辉的“成昆精神”
左 玮
“三线建设”源自毛泽东主席战略构想,他将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三类地区,分别称之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建设三线,简单来说, 是在川、贵、滇、陕、甘、宁、青7个省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工业战略体系。
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中最伟大悲壮的英雄史诗。这条钢铁大动脉,不管是在从前,还是在50多年后的现在,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彰显着自强不息的“成昆精神”。
在原铁道兵第六师、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机筑处的李华光老人家中,老人翻阅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成昆铁路画册》与《机筑处志》。李爷爷端详着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照片背后的故事。老人的回忆,仿佛将成昆铁路的历史与现在串联,伴着汽笛的轰鸣、沿着长长的轨道穿梭而来。
李华光老人回忆铁道生涯
1958—1959:开路先锋“遇山开道、遇水架桥”
1958年,当国际社会听说我国将在高原、山脉等破碎板块地带修建铁路时,毫不掩饰地嘲笑“中国人疯了”。国外专家、权威学者们甚至断言,即便修好铁路,“狂暴的大自然也很快会把铁路变成一堆废铁”。
成昆铁路经过的川滇交界地区,地质结构极为复杂,在全球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线路途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等地,山高谷深,全程几乎没有平地,还有多处暗河、泥石流、断层溶洞甚至硫酸地等地质灾害地段。铁路总长1083公里,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路段近500公里,要在这里修筑铁路,必须高频次使用桥(梁)隧(道)相连工程,即便使用现在最先进的铁路技术,筑路工程也极其艰难。
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立即掀起了建设热潮。面对极限挑战,铁道兵们开启了气壮山河的成昆铁路建设征程。
“修成昆前,我已经修过成渝、康藏、贵昆等铁路了,也算是经历过艰苦环境的考验。奔赴一线时,我们也知道那里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尽管如此,当铁道兵和勘测队抵达筑路一线后还是傻眼了,这里的环境远比设想中的还要艰苦百倍。
这是铁道兵及勘测队紧急开赴各个工地时拍摄的照片。无需赘述,已足够惊心动魄、震撼人心。
“刚到一线时,连施工便道都没有,运输设备根本进不去,所有稍大一点的铁路物料都没法进场。但路必须要修啊!我们就用土办法,像成渝时那样用‘铁肩膀’——扛着物料上山。”看着这张老照片,豁达爽朗的李爷爷也不禁皱了眉头:“这张照片都还好!最可怕的是道林子(音)那几个地方,完全就是绝壁。山上还有猴群丢石头,被砸到人就没了。勘测设计院的同志们上山,每人头上绑着块红布,用来恐吓猴子……麻烦的还有扛钢缆,钢缆轻的一米38公斤,重的42公斤。因为钢缆不能弯曲折叠,我们得很多人通力协作、每个人扛一部分,在挂壁山路上小心翼翼的搬运。”
除了钢缆外,大型机械设备也只能在拆分后,由战士们分批扛上山再进行组装。李爷爷回忆,战士们为了给自己打气,也为了协作时步调一致,常常一边作业一边唱出铁道号子:“同志们咯,嘿咻嘿咻。加油干咯,嘿咻嘿咻。胸怀全球挑重担咯,敢叫机器背过山咯。衣肩风,英雄胆,打不垮来炸不烂!”爷爷笑着说:“这一吼啊,我就感觉浑身有劲!”
运送成昆铁路建设施工物料
当年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没有平地就从山顶将人吊下来,在绝壁危崖上凿出平地;没有桥梁,战士们便扛着木头跳进江湖、架设浮桥,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在那个完全没有安全保障的年代,这些无畏的建设者们遇山开道、遇水架桥,凭着一腔热血,以凡人之躯向“狂暴的大自然”发起挑战,活生生造出一条条可以通行卡车的施工便道。
成昆铁路建设场景——在悬崖上凿出通道
成昆铁路建设场景——急流放排
施工便道修好以后,全国各地的汽车队将物资源源不断送到成昆筑路工地。可就在大家热情高涨,铁路建设如火如荼之时,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开始了。李爷爷回忆,随着自然灾害的加剧,经济形势更加恶化。1959年4月,成昆铁路不得不下马收缩。
1964—1970:30万筑路大军,热血铸丰碑
1964年到1980年,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三线建设”是全中国的“天字第一号”工程,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而“三线建设”的要点是“两基一线”,“一线”就是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前后总共汇聚了30万筑路大军,只说我们铁二局,就来了16万人!党中央发出指示,我们西南铁路建设立即掀起了大会战热潮。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千军万马齐聚贵州。我当时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的主任干事。”
李爷爷回忆,当年不仅筑路条件艰苦,科学文化水平也不高。“那时候不知道沙尘对肺部的影响,很多隧道工人自己得了矽肺病都不知道。当年这病是治不好的,有次我到青台山职工医院……”李爷爷肺部也有旧疾,一激动便剧烈的咳嗽起来,他休息片刻后说,“青台山职工医院有四个病区,一病区就是矽肺病,大概有四五十个人。在我离开职工医院时,一病区无一人痊愈……当年生产水平、施工方法和现在没法比,工程哪怕推进1米都无比艰难。”
成昆铁路建设场景——老昌沟隧道开挖
12年,全长1083km的成昆铁路建成了,沿途991座桥梁,穿过427条隧道,是30多万筑路大军饱含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铁路沿线,有30余座烈士陵园,近2000名英雄埋骨其中。这意味着,成昆铁路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位烈士忠魂在永远守护着。铁道兵们用巨大的牺牲,换来了一条当年共和国最需要,大西南最渴望的钢铁巨龙。
成昆铁路法拉展线一角
李爷爷说:“早在修贵昆‘岩脚寨隧道’时,就牺牲了很多铁道兵。塌方泥石流也多得不行,108施工队的8名同志,在我眼前一瞬间就被‘铺盖石’全部掩埋!前一分钟还好好的,一个塌方人都没了……我自己也好几次差点‘报销’,有次塌方沙石哗一下盖下来,距我站的地方只隔了几米。成昆铁路牺牲的同志更多,你如果坐过成昆线,就会发现沿途有很多烈士墓地……”
成昆铁路九道拐牺牲的孙剑明烈士,是长眠在沿线墓地中的一位。1970年4月,孙剑明小队进隧道抢修,刚进去没多久,几千斤的石方滚下来,猛地将3人掩埋。大家想从乱石堆中挖出战友的遗体,可孙剑明的血肉早已融入了土地,在场的人都哭得不能自已。那时,距成昆铁路全面胜利不到3个月,全国人民都在盼望着7月1日盛大的通车典礼。牺牲不久前,孙剑明还给家中写了信。他说成昆铁路马上就修好了,他还想留在渡口把成昆支线修完,他还想去北京,他还想去坦桑尼亚修铁路……他的牺牲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一同修路的很多同志,直到处理孙剑明后事时才知道,那个憨厚朴实的21岁青年,原来是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的孩子。
“太多了!这样的同志太多了!所以我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开不了口啊。和这些牺牲的同志比,我的贡献太渺小了!”看着情绪激动的老人,我忽然理解了老人多年前的一个“古怪”举动。他在退休之时,将自己在铁道部几十年的奖状及立功证书通通撕掉,并告诫当时还是学生的孙子——爷爷的铁道生涯结束了,过去的成绩不过是过往烟云、不值一提,只愿子孙多多努力。
李华光老人认为自己的贡献“过于渺小”,在交谈过程中,多次叮嘱我少写他的故事,多写成昆奇迹。我虽已获悉老人在建设成昆中有立功事迹,但因他的坚持,故按下不表。但从他的一枚枚奖章,以及铁二局《机筑处志》前几页便印有老人姓名及照片来看,他身上还隐藏着诸多不愿提及的功绩。
李华光老人的部分奖章
拜访这位可敬可亲的老人,了解成昆路上的英雄史诗,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个叫浮漂的隧道。它坐落在成昆铁路金沙江段,渺无人烟的荒寂山林之间。在成昆铁路的427条隧道之中,它只是一条眨眼即过的短隧道。但在距浮漂隧道100米的地方,有一座孤零零的房子,曾住着一位名叫孟兴石的老兵。
1970年修建浮漂隧道时,部队忽遇塌方,一个排36人,他是唯一的幸存者。退伍后,他主动要求成为此路段的养路工。多年以来,他不顾大家的劝阻执意住在隧道旁,每天听着火车穿透山林的呼啸,陪伴守护着战友们的墓碑。这一守,便是47年,直到2013年3月,85岁的孟兴石“归队”与战友们团聚。半个世纪过去了,每一列火车经过成昆线跨度最大的龙骨甸大桥时,都会鸣笛30秒,向当年牺牲的烈士们致敬。
1970年7月1日,两列火车分别从昆明和成都开出,在西昌“会师”。这标志着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川滇钢铁大动脉取得辉煌胜利!30多万筑路者用血肉和理想,在横绝之地修筑成昆铁路,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
1974年,中国将大型雕刻作品“成昆铁路”赠与联合国,是新中国建国后给联合国送上的第一份礼物。1984年12月,中国成昆铁路、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成昆铁路西昌站通车典礼
1970—2020:陡然进步半世纪、畅通无阻50年
成昆铁路投入使用,立即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瞬间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多万人的命运,使西南曾经“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陡然进步了50年。
“猛的跨越半世纪,绝对不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些地区,何止跨越50年哦!”李爷爷笃定地说。接着,他为我细数起建设初期,铁路沿线群众们的生活:“早在我修筑宝成线时,就见识到了大山里的人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你们年轻人可能很难相信:赶着骡子帮我们做工的乡亲,看着铁道兵的卡车问我‘这个家伙每天拉那么多趟,到底要吃好多饲料哦?’;你也可能无法想象,村民不知道什么是电,看到我们营地灯泡晚上会发光,便悄悄偷了好几个电灯泡回家,有样学样的用红薯藤将灯泡绑起来吊着,发现不亮后还来问我这是为什么……”
成昆铁路沿线群众的生活则更为夸张。李爷爷回忆,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同胞,在全国解放及成昆铁路建设之前,甚至处于奴隶社会的状况。“不是清朝那种封建社会哦,还是奴隶社会啊!解放后奴隶主被打倒、乡民获得解放,但是乡民多年行为习惯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我们修筑成昆时,很多彝族同胞甚至不知道房子是什么,也没有躺着睡觉的概念。他们之前啊,不咋穿衣服,身上就披着一块脏兮兮的‘查尔瓦’(彝族语,类似羊毛披肩),累了困了就坐在地上抱住膝盖睡觉,把‘查尔瓦’一盖像个粽子一样。”李爷爷比划着,向我演示“条件好些”的乡民的生活:“学着汉人在路边修了房子的,家里也只有3块石头,上面架个锅就是全部家当了。吃的东西,也以土豆为主、极其单一。有一次我们营地医生去沙木拉打帮村民接生,母子平安后,主人拿出珍贵的鸡肉盛情款待他,那个鸡肉半生不熟的、毛也不咋拔,不吃完不得行啊,那是没有礼貌。他吃了后回来给我说,太腥臭了,一直犯恶心……这些还是条件好的,更深处很多地方甚至和原始社会一样,当年我们和乡民交往是有点畏惧的,生怕犯了忌讳‘半夜把你背到山上去了’。这种野人一样的生活,更别说什么学文化受教育了。”
改变山里群众“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三线建设”功不可没。成昆铁路,不仅使曾经的“不毛之地”西南大山陡然进步50年,在之后运营的50年里,它日夜奔驰、畅通无阻,不仅是西南地区工业化的引擎,是连接东西部的造血大动脉,也是沿线各民族同胞脱贫致富的发动机。
说到成昆铁路的脱贫致富,那就不能不提“扶贫小慢车”。这辆“小慢车”从越西县到攀枝花,穿越大凉山等特困地区。“小慢车”长期为乡民服务,票价几十年都没涨过,现在最便宜的票也才2元。铁路局为了方便乡民们做贸易,还特意拆除了其中2节车厢的所有座椅,用来给乡亲们堆山货。这么多年,“小慢车”每一个小站都要经停,到点即发、风雨无阻,很多当地人都叫它‘便民车’‘幸福车’。
凉山州的彝族同胞大力发展种植业,优质的洋葱、马铃薯、卷心菜、烟叶通过成昆线走出深山,销往全国及俄罗斯、印度等国。2000年成昆铁路电气化开通后,运输能力翻倍,凉山州彝族同胞开始大规模外出务工,2018年达到129.56万人,劳务收入218.27亿元,19.94万贫困人口脱贫。
成昆线上等待火车的乡亲
这便是成昆“小慢车”,直到2020年4月全国铁路调图,这趟公益性慢车仍保留了下来。当你坐在“小慢车”上,时间便瞬间穿越回20世纪七八十年代。背篓里山货满满的彝族同胞步履匆匆,大包小裹的学生们挤上挤下;车窗敞开着,旅客和小贩隔着窗户购物、讨价还价;堆满山货的车厢里,甚至有人当场做起了生意。
铁路沿线的站长曾说过小慢车也是“校车”,平时坐车最多的就是学生。成昆铁路这么多年,将大山和外界联系了起来,彝汉亲如一家,很多彝族同胞改变了以前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现在也非常重视自身发展和子女教育,努力建设着家乡和祖国。
成昆“小慢车”,多年不计盈亏,只问民生,是铁路史上一道靓丽的扶贫攻坚风景线,也是中国大地上无数公路、高铁、动车的前辈。在近半个世纪的运营中,成昆铁路从最初的全线内燃机牵引发展到全线电气化,并且在科学防洪、装备更新、服务地方上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对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命线”。它的初心与信念已融入血液,凝结成“成昆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继往开来。
2020——未来:继往开来、再续传奇
这是一条英雄之路,30万如李华光老人一般的筑路大军,岁月流水、暑往寒来,走南闯北、以路为家。奉献了美妙的青春年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乃至整个生命。用滚烫的汗水与鲜红的血液,书写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这是一条幸福之路,为新中国崛起、地方发展和民族大团结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这是一条传承之路,一代代“基建狂魔”与严寒酷暑、天灾人祸作斗争,维护成昆铁路畅通50年。如今,单线已无法满足交通需求。2020年1月9日,攀枝花首发动车,新老成昆线并行交会;2020年4月21日,德昌隧道全线贯通,为成昆复线全县通车奠定了基础。当复线全线通车后,成都至昆明的铁路耗时将从18小时缩短至7小时,50年前的世界奇迹成昆铁路,必将再次勃发出震惊全球的风采和生机,续写新时代的铁道传奇!
参考资料
1.《成昆铁路》画册,1980
2.《机筑处志》,1990
3.《国家记忆:成昆铁路》,CCTV4,2017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左 玮(独立撰稿人、《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