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传承弘扬沂蒙精神 绘就老区发展新画卷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1-11-11 08:25:11 浏览次数: 【字体:
原标题:传承弘扬沂蒙精神 绘就老区发展新画卷

  眼下,层林尽染,八百里沂蒙秋意正浓。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前,群雕《力量》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驻足仰望: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一辆辆小推车装满支援前线的物资,艰难行进在山水间。小车后是一个个目光坚毅、勇往直前的沂蒙百姓,沿着曲折蜿蜒的道路盘旋而上。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支援前线的场景,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正是沂蒙精神的生动体现。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沂蒙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滔滔沂河水,流淌着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巍巍沂蒙山,耸立着党和人民生死与共的历史丰碑。

  感天动地的沂蒙情怀

  沂蒙精神孕育形成于以沂蒙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儿女抗战的历史波澜壮阔,“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情谊根植在沂蒙老区人民的心中,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感人至深的篇章。

  “照片上的这个人,叫明德英,是俺奶奶。”在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明德英的孙媳妇耿胜红正在给游客讲述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

  当年,“沂蒙红嫂”王换于在自家小院创办战时托儿所,包括罗荣桓将军一对儿女、几位烈士遗孤在内的42个孩子,在王换于及家人照顾下健康成长,而王换于的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照顾不周先后夭折。家人曾问王换于为何如此“狠心”,老人平静地回答:“自家的孩子没了还能生养,同志们的孩子要是没了,恐怕就没了血脉,咱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

  在沂蒙山区,“村村有红嫂、乡乡有烈士”。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抗战期间,沂蒙妇女就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在当时山东抗日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血染疆场。

  陈毅元帅曾动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人民群众之所以支持和拥护子弟兵,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临沂市政协常委、市委党史研究院一级调研员李洪彦认为,沂蒙精神深刻揭示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真理,生动揭示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

  人民军队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人民。1943年农历除夕夜,临沭县朱村被日伪军包围。危急时刻,英雄的“钢八连”在连长鄢思甲的带领下火线驰援,经过6个多小时血战,击退了敌人。朱村平安了,可“钢八连”24名年轻的战士却永远长眠在沭河畔。当地村民留下了过年的第一碗饺子不敬天不敬地,要敬八连牺牲战士的传统,在生活富足的今天仍被传承。

  这样的事例在蒙山沂水间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仅1944年3月至1945年3月,八路军就解救群众1.9万人。

  “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特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永恒课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功密码。”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王巨新说。

  为新时期沂蒙精神代言

  沂蒙精神已经深植在沂蒙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这里宝贵的精神财富,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时代楷模”、猝然倒在工作岗位上的鲁南制药集团负责人赵志全,作为沂蒙山区最大企业的负责人,他生前没为自己置办过一套房产。他对自己很“抠门”,却时刻关心着职工的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诺言。

  接过发展接力棒的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告诉记者:“我们要继续弘扬沂蒙精神,坚持科技自强自立,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作用,不断提高民族医药工业的竞争力。”

  “党和国家给了这么多好政策,应该想方设法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山东能源临矿集团驻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洪沟村第一书记郭圣刚,今年已经修了5000多平方米“户户通”水泥路,建了42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流转了80多亩土地种丹参,建休闲广场,整修危桥,建光伏发电站……这位党龄27年、年龄54岁的老党员,一刻都没有停歇。

  9月,已经干过两批共5年第一书记的郭圣刚,又报名参加了新一批“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我想为群众多干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郭圣刚说。

  “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就要干字当头、民字为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仙叶介绍,他们成立了党员流动服务队,擦亮了“沂蒙红色帮办代办”品牌。“我们党员服务队利用节假日时间,为项目提供现场服务,极大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确保了很多项目早落地、早投产。”该局投资规划科科长邱翔介绍。

  去年以来,临沂市选派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帮包联系156个镇街,全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为新时期沂蒙精神代言。

  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走进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扶贫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加工服装;红色文化旅游区里,新落成的沂蒙支前馆、导沭整沂馆、朱村村史档案馆、沂蒙民俗文化展馆等景点游人如织……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曹庄镇朱村视察时指出,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近年来,朱村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新建的柳韵田园综合体流转周边土地1500亩,农民既可获得每亩每年1000元的租金,还可在家门口就业,每月平均收入2500元以上。”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说,2020年,朱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万元。

  怀揣为民初心,践行时代使命。近年来,临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十三五”期间,全市1275个贫困村顺利摘帽,村集体收入翻了一番还多,4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增长187%,全市先后建设产业项目3251个、扶贫车间276个,带动贫困群众48.9万人增收;不断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包”,绝对贫困彻底成为历史。

  脱贫之后乡村振兴如何“兴”?临沂按照“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谋划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努力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

  目前,临沂已设立100个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今年1月至10月,全市销往长三角的农产品同比增长12%,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达430万人次,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项目275个。2020年在山东省对各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中,临沂市位列全省第一名。

  今天的沂蒙大地,山川壮丽、城市亮丽、乡村秀美、物阜民丰、和谐发展,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印象。如今,沂蒙精神成为引领临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全市党员干部正凝心聚力,加快推进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绘出新时代老区发展的新画卷。(记者 王金虎)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