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百年】十九岁 ‖ 梁殷慈
十九岁
梁殷慈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她却永远停留在19岁。她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展现了党的力量,把所有的一切献给了党;她就是丁佑君,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战士。她的19岁是不凡的19岁,是不屈的19岁,更是不朽的19岁。
不凡的19岁
丁佑君(1931.9.27—1950.9.19),女,别名丁一之,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瓦窑沱富裕的盐商家庭。丁佑君作为家中唯一一个女儿,又排行最后,从小倍受全家疼爱。学习上,她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强,性格倔强,入学第一期就考取全班头名;生活中,她自幼受到出身贫苦的奶娘影响,从小就同情劳动者,富有正义感,家境条件虽然优渥,却坚持朴素生活;思想上,她深受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在其哥哥和黄梦谷老师的引导下,走上革命的道路,追求心中的曙光。现在看来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青年。
丁佑君
19岁,对一个女孩来讲是碧玉年华,19岁的丁佑君也有属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所憧憬的浪漫和美好。她热爱音乐和英语,初中会考这两个学科也名列前茅,俨然一个多才多艺又活泼的少女。
有着坚定信念又怀揣热情浪漫的少女情怀的丁佑君,注定一生的不平凡。在饱受兵荒马乱之苦的年代,求学已异常的艰难,这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更是艰难。她怀揣着心中的理想和浪漫,一路逆势而上、坚定求学,从高坝乡私立民彝小学(今向阳小学),到犍为盐场私立通材初级中学(今五通桥中学),再到成都市立女子中学(现成都市第六中学),完成学业。尤其是在犍为盐场私立通材初级中学和成都市立女子中学就读期间,丁佑君大量阅读进步书刊,接受先进思想教育,在心中埋下革命的种子。
西昌市佑君镇烈士陵园中的丁佑君雕像和纪念碑
不屈的19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丁佑君调任西昌区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不幸被当地土匪俘虏,遭受非人的欺凌和侮辱,仍视死如归、毫不退缩。一袭美丽的羽衣至此饱受摧残,铺满灰尘。敌人以为19岁的小女孩,稍加恐吓便会知难而退,谁知就是这个年仅19岁的浪漫少女,愈挫愈勇,深受人性之恶的摧残,却迸发出人性之美,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为革命和人民而献身。在作为人质,被土匪逼迫劝说碉堡中战士投降的对峙中,她选择在“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毛主席!”的呼声中中弹而亡,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1974年四川出版社出版的《丁佑君》连环画封面
一名19岁的女孩子,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非人摧残面前,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梦想、责任和担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驱使才能做到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残暴的土匪罪行面不改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一种舍生忘死,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责任和担当。
乐山市丁佑君烈士纪念馆
1921年,小小的火苗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播种,优秀的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人民放在心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地涌现为了真理、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英勇献身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坚信胜利的曙光必然到来,他们怀揣着既然一定要流血牺牲,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的大无畏精神,一次次地书写出惊人的诗篇。丁佑君,19岁的丁佑君,以柔弱的身躯在巴蜀大地上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的誓言。
不朽的19岁
丁佑君的19岁是短暂的,但又是永恒的、不朽的。正如《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一书中所说“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既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将我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样看来,丁佑君将她的一生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19岁即永恒。也正如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文章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丁佑君的生命永远停留在19岁,但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她永远年轻,永远鲜活,永世不朽。
朱德同志为丁佑君烈士题词手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梁殷慈(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中学)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