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成就的世界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凝聚人类共同理想、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奇迹与壮举,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脱贫成就的世界贡献
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伟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极大减少世界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成为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更好推进全球贫困治理。贫困是困扰众多国家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减少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课题之一。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做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在致力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坚持参与世界减贫合作,注重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治理贫困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所取得的脱贫成就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使中国更有底气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事业,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借鉴方案。
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贫困人口的脱贫和收入增长,会极大提升贫困人口的消费质量和水平,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与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所带来的社会消费增长分不开的。在当今消费市场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脱贫人口的消费增长,将成为拉动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中国脱贫成就的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终结了中国绝对贫困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贫困始终是困扰中华民族的重要问题。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都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追求与梦想,但这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历史上从来都没能实现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摆脱贫困实际上成了最基本的历史使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上为摆脱贫困奠定了基础。上个世纪80年代,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决心之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就之巨前所未有。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终结了中国绝对贫困的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追求与梦想,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提供了人类消除贫困的成功案例。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消除贫困始终是人类面临的大难题和大挑战,贫困问题始终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最重要问题。历史上因为贫困造成的死亡、疾病、动荡、战争等灾难不胜枚举,即便到了近代,贫困问题仍然不断造成人类大量死亡。这使得人类消除贫困目标的现实可能性显得非常不确定。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为消除贫困提供了成功案例,使人类消除贫困的理想和目标具有了现实性,也为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可鉴的方案、有效的机制、现实的道路,使人类消除贫困的努力由理想变为现实、由理论变为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实践。尤其是中国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实现了脱贫目标,充分说明了只要道路正确、制度优越、目标坚定、治理科学、领导有力,消除贫困就是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
中国脱贫成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以其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广泛的无产阶级立场等,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引起了深刻剧烈的变革。中国的脱贫成就进一步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一切人的解放与人的一切的解放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追求,是解放的普遍实现,到那时,两极分化和一切形式的贫困都会最终消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中国的脱贫成就把“所有的人富裕”的可能性写进了人类历史的现实中,并且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不同层面,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奠定了现实基础。
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历史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正是站在广大受剥削受压迫的无产阶级立场上,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洞察到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并强调新的社会必须“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中国的脱贫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按照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取得的伟大成就。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实践内涵。基于对资本主义贫困现象的深入观察、贫困实质的深刻揭露、贫困根源的深层把握,对消除贫困进行的探索,以及对未来实现“所有的人富裕”的社会追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的脱贫成就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成为真正的现实,而且也通过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比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进行贫困治理;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在脱贫攻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等等。
中国脱贫成就的世界社会主义意义
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毋庸置疑的优越性。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实践上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国的脱贫成就正是在坚持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取得的。通过改革开放,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脱贫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坚持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为现实。
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中得出的科学认识,深刻揭示出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要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上,而且最终要体现在更能保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能保证“所有的人富裕”和所有的人“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中国的脱贫实践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社会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力更快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具有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所有的人富裕”和所有的人“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方面的历史先进性。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