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领导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伟大实践、创新伟大理论、铸就伟大精神、踏上伟大征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系统回顾新时代伟大历程,总结有益经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集光聚能。□李后强
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脱贫奔康中实现四川幸福梦
●四川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书写了四川战胜贫困、圆梦小康的壮丽篇章,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不忘初心,庄严承诺,伟大壮举,世界奇迹。耕者有其田,有饭吃、有衣穿,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朴素的初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翻身得解放,实现了有田耕、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的千年夙愿。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战胜贫困,实现人民富裕而矢志不渝、接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决策、制度化安排。我们党为全国9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奔康梦,集中力量发起了脱贫攻坚战。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的创业奋斗史。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四川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全省上下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实现现行标准下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四川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书写了四川战胜贫困、圆梦小康的壮丽篇章,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启示我们:上下同心,体现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全党动员、举国行动、合力战贫的磅礴力量;尽锐出战,体现了发挥制度优势、集中精锐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智慧和精神状态;精准务实,体现了实事求是、科学施策、真抓实干的实践品格;开拓创新,体现了敢为人先、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攻坚克难,体现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精神;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和使命担当。脱贫攻坚精神的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得益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新的征程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惟有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才能汇聚起继续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强大力量。
融入“一带一路”:在拓展全域开放中实现四川通达梦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顺应了四川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需要,顺应了要素流动转型和产业转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于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同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指引,致力于同沿线国家开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多维度互动。
四川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拓展开放合作空间,着力培育开放合作优势。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十三五”期间,四川建成西成客专、成贵铁路等进出川大通道38条,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互联互通更加便捷。国际班列联通境外城市58个,2020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2440列,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开通“空中丝路”国际航线130条。四川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在川设领事馆的国家有20个,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367对,四川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让蜀道变通途,“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擦亮四川新名片,四川与世界更亲更近。
“一带一路”倡议启示我们: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包容的胸怀,促进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实现互利共赢、全球的共同繁荣。四川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是连接我国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是内陆开放的前沿地带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实践证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顺应了四川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需要,顺应了要素流动转型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四川需要进一步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上开放思路、创新路径、主动拓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联动:在创新协同发展中实现四川飞跃梦
●四川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不只是实现成都与重庆的强强联合,还需带动全省各区域板块的联动融合,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相互补充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更需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推动区域协同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20年11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标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后的第四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增长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新发展阶段、经略西部腹地、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四川抢抓机遇、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战略引领。
2020年7月,四川省委发布《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协作、推动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以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大发展举措。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示我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为新时代四川带来机遇,为四川的跨越发展擘画蓝图。四川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为引领,着力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推动“五区”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成渝本一家,携手踏征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是万亿级的市场叠加,追求的是1+1>2的区域增长,必将实现川渝齐心、其利断金的共同荣光。四川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不只是实现成都与重庆的强强联合,还需带动全省各区域板块的联动融合,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相互补充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更需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公园城市建设:在擘画绿色画卷中实现四川美丽梦
●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四川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公园城市建设伟大实践。建设公园城市本质是建设生态家园,“公”与“园”的结合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城市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得到了很大实现。2015年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这次会议提出了城市工作“一尊重五统筹”的基本遵循。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天府新区,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公园城市成为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范式。
公园城市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美好生活的承载地。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四川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公园城市建设伟大实践。2020年1月,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四川全省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功能完备、生态宜居、文化传承、治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四川在成都市率先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城市,支持天府新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通过示范引领,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公园城市的实践启示我们:建设公园城市本质是建设生态家园,需要在“公”和“园”两字上做文章。“公”强调的是城市的公共属性,城市建设必须构建公共空间、追求公共价值、实现共享发展。“园”强调的是园林形态,城市建设必须筑牢生态底色、适应山水构造、追求美学价值。“公”与“园”的结合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百年党史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史。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就是要总结和继承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和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新冠疫情阻击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伟大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乡互动融合发展有效统筹,山区平原区域联动有效协同,推动四川全域社会事业显著增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力,建设人民生活更加安逸的四川。伟大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就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先机、铆足后劲,实施交通强省、开放强省战略,做强“一干多支”支撑,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开放合作,建设连接世界网络的更加畅达的四川。伟大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就是要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勇于开拓创新、抱团协同,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繁荣的四川。伟大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就是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推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建设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四川。伟大实践经验启示我们,要时刻牢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任何决策、办任何事情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系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