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⑧|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牛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17 14:37:52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地方志全面记述包括党史在内的一方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深挖蕴含在地方志书中的红色资源,组织办机关及四川年鉴社党员干部撰写“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文章,助力全省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牛 淼

中国革命老根据地,简称革命老区或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创建有17块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分别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闽东、闽南、闽中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滇黔桂边游击区、西北革命根据地、海陆丰和东江革命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琼崖革命根据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创建有18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分别是: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淮南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皖江抗日根据地、浙东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广东抗日根据地、琼崖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河南抗日根据地、苏北抗日根据地、闽浙赣抗日游击区、苏中抗日根据地、东北抗日游击区、苏南抗日根据地、淮北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老区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0多个县(市、区)。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区精神。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金寨考察时指出: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老区人民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

老区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相结合而产生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结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老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总称,是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人民群众同敌人浴血奋战和创建发展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以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依靠群众、真心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革命精神。

一、坚定信念,不屈不挠

老区精神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始于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运动的低潮期,创建过程艰难曲折,甚至遭遇严重挫折。根据地人民之所以经历艰难也要坚决革命,并为之付出巨大牺牲,就在于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代表着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坚信跟着共产党就能翻身得解放。正是这种信念,让根据地军民在困境中决不退缩、在逆境中决不屈服,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经受住了无数苦难的考验,表现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拖不垮、打不烂的坚韧品格。1935年红军撤出川陕苏区后,“还乡团”卷土重来,疯狂追杀关押乡苏维埃干部及红军亲属。老区人民到处传唱着“纵死也要当红军”“一心革命莫退后”“铁树总会把花开”等歌谣,坚守必胜的信念,不少人为保护红军伤病员、红军亲属,保护红军碑记和著名石标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初,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之后,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不管风吹浪打,不怕急流险滩,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船劈波斩浪、不断奋进。”

二、依靠群众,真心为民

老区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井冈山时期,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等减轻人民负担;解放区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民生。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政治、经济上的翻身,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纷纷参加红军,投身支援前线,形成了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同志关于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老区精神是在各种艰难险阻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中央苏区时期,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各级领导干部省吃俭用、勤俭节约,反对一切贪污浪费行为。有山歌唱到:“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延安时期,为打破敌人的封锁,党领导陕甘宁边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359旅战士“背枪上战场,荷锄斗田庄”,在短短的三年中把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在自力更生的同时,边区军民自觉养成了勤俭干事业的高尚品德。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津贴制度,收入不超过普通工人工资水平,但在工作中却能表现出模范作用。在少拿钱多做事,甚至不拿钱也做事的原则下,为抗日的事业及人民的利益奋斗。正是凭借着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使我们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使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成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四、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老区精神是顾全大局舍小家、倾其所有为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区人民为了党和军队的革命事业,可以把粮食、衣物、房子甚至生命都贡献出来。沂蒙山老区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最后一斤粮食交军粮,最后一块棉布做军装,最后一床被子盖在伤员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郎也要送他上战场!”安徽金寨先后组建过11支主力红军队伍,革命战争年代,10万金寨儿女为国捐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省兴国县23万人就有8万多人参加红军。川陕苏区20余县前后共有19.5万人参加红军。在赣南老区,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0.8万人,其中瑞金县有一家8兄弟一起参加红军,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省武乡县14万人中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除为革命输送了大批有生力量外,老区人民还出钱粮物资,为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保障。为确保红军顺利踏上长征路,中央苏区人民用不到半年时间为红军筹集粮食66万担、棉花8.6万斤、被毯2万条、草鞋20万双,接收了上万名伤病员。在解放战争淮海战役中,从后方到前方,从乡村到城镇,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都为支前作贡献,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大小车88万余辆、担架20.6万副、挑子30.5万副、船只8000余只、牲畜76.7万头,筹集粮食9.6亿斤,赶做军鞋数百万双,运送弹药300多万吨,转送伤员12万多名。正如同陈毅同志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革命老区时多次满怀深情地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勤劳朴实的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竭尽所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现在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

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老区精神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思想品格。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民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毛泽东同志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最终取得成功。革命根据地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也最崇尚实事求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审时度势,通过减租减息、“三三制”、大生产运动等,开创了根据地建设新局面;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造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开展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动员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并创造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战略,发动“三大战役”,夺取了全国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家宝。这一精神不仅是在艰难困苦中鼓舞老区军民坚持斗争、夺取革命胜利果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老区人民在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的不竭力量源泉,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继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和奉献精神,扶持革命老区各项事业发展,201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发文认定邛崃市等81个县(市、区)为革命老区县(市、区)。201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部署实施一批支持措施和重大项目,助力革命老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发挥特色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三方面重点任务,实现到2035年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迈步现代化新征程。我们深信,积淀着红色基因的老区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盎然生机,给予我们强大的内心滋养,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激励我们跨越沟壑险滩,继续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央广网,

http://xj.cnr.cn/2014xjfw/2014xjfwgj/20160427/t20160427_522002248.shtml

2.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https://www.ccps.gov.cn/xxsxk/xldxgz/2018121. /t20181223_126889.shtml

3.徐仁立,老区精神的内涵特点及现代价值新探,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1月,第30卷第1期

4.刘佳,四川革命老区精神的本质 、特征与传播理路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第16卷第1期

5.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走好新的长征路,《求是》,2017/2

6.王端朝,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巴中市人民政府,

http://www.cnbz.gov.cn/zjbz/bzgk/mswh/10397481.html

END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①|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②|新四军精神

●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③|长征精神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④|弘扬五四精神 彰显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⑤|井冈山精神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真理的高贵品质——古田会议精神形成过程中革命前辈的人格风范 【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⑦|汲取苏区精神营养 积极投身四川地方志事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牛淼(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志工作处)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