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党旗在凉山高高飘扬——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
党旗在凉山高高飘扬
——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
张世渝
1931年,西昌成立了党的地下组织。而党旗第一次高高飘扬在凉山是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过凉山。南渡金沙江,北越大渡河,红军驰骋千里凉山,历时26天,红旗飘过了会理、会东、德昌、宁南、普格、西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10个县。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在凉山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建立了凉山第一个红色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凉山的革命武装——冕宁抗捐军,授予了彝族同胞“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这面红旗一直保存到全国解放。
新中国成立前,凉山因独特的地理位置,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奴隶社会,家支林立,土司割据,关卡重重。许多地方都是瓯脱地区,例如昭觉虽在清宣统一年(1910)设县,但县长一直是住在100公里以外的西昌城遥领,从未到府视事,国民党只是名义上的统治。
凉山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对千里凉山实行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在国民党“鞭长莫及”的地方设立了普雄、洪溪、瓦岗、金矿等县,党的基层组织、人民政权机构入村进寨,红旗插遍了村村寨寨。
1950年3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西昌机场,宣告西昌解放。而仅隔几个月的时间,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和地方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在9月16—20日的5天中,西昌县的5个区就有3个区14个乡发生了土匪暴乱。他们猖狂地占领区公所、乡政府,大肆杀害党政干部和工作人员,并在9月20日和21日围攻西昌城。为保卫刚刚建立的新生人民政权,西昌驻军与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开展了西昌保卫战,打退了暴乱分子的多次攻城,四道城门上的五星红旗岿然屹立,在战火硝烟中迎风招展。
丁佑君是乐山市五通桥人,1950年1月进入西康省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学习,同年9月19日在西昌县河西征粮中被暴乱匪徒杀害,年仅19岁。牺牲前,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侮辱、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950年9月25日,丁佑君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安葬她时,仅剩遗骨,棺材上覆盖着用红绸制作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彝族女英雄曲木阿呷,又名曲木红军,因生于红军长征过越西而取名,汉名王治先。她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中央民族学院、西南团校学习,出席1954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去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参观学习,是凉山彝族中第一个到欧洲的人。同年,曲木阿呷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凉山彝族自治区妇联主任、共青团四川省委统战部指导员等职务。1955年,曲木阿呷主动要求从西昌地委去参加盐源县的民主改革,任盐源县大草乡民改工作队副队长。1956年11月10日夜,曲木阿呷和19位工作队员与200多叛匪激战至11日中午,击毙叛匪21人,因敌众我寡,奋战到弹尽粮绝、壮烈牺牲。她牺牲时年仅21岁,被誉为“彝家的丁佑君”。
解放初期年已花甲的阿普沙河老人,真名叫刘银龙,原是云南省昭通县沙玉河人。年轻时被骗卖到凉山,给奴隶主当娃子,先后9次被奴隶主转卖,1950年已60岁了,又被绑着从布拖县的拖觉乡卖到美姑县的觉洛乡。阿普沙河老泪纵横地说,他这辈子经历了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时代。做清朝皇帝的子民是当牛做马,当奴隶主的娃子被当作“会说话的牲口”,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被当作人,才过上了好日子。凉山的百万翻身农奴强烈要求彻底砸碎旧社会的铁锁链,推翻万恶的奴隶社会。
一些顽固不化的奴隶主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百般阻挠和反对民主改革,甚至在多地发起武装叛乱,企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如当时的普雄、布拖等县城和不少的区、乡工作队驻地,就曾遭叛匪的围困和攻打。在1956年初叛乱的一个月之内,普雄附近的积极分子被全家杀害的就有五六十户,被杀害的地方干部40多人。彝族老红军李木林,就是这年2月到昭觉开会返回越西途中被叛匪阻击牺牲的。他参加红军,随军长征,历经枪林弹雨、千难万险。全国解放后,回到越西从事家乡的建设工作,却牺牲在叛匪的枪口下。
1955年动工修建的凉山“第一条公路”,即宜(宾)西(昌)公路,正值凉山进行民主改革,叛乱分子不断骚扰、袭击筑路队伍。1956年2月13日早晨,公路工程测量队长郭鲲带领测量人员进入美姑县天喜沟北面山脚下工地开展工作,突然数百名叛匪从山坡上向解放军指战员和测量人员发起疯狂袭击。郭鲲等6名施工测量人员、解放军5名指战员共11人当场英勇牺牲,5名测量人员和6名解放军战士负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筑路史上最重大、最沉痛的暴力流血事件,史称“天喜事件”。
筑路军民并没有被叛匪的淫威所吓倒,而是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在红旗的引领下,一米一米地把公路向前推进,1957年1月10日在昭觉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凉山从此打开了千年封闭之门,加强了与祖国内地的沟通和联系,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时,大、小凉山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变,全州16个县先后摘掉贫困县的“穷帽子”。而千百位“第一书记”仍坚守在基层第一线,带领彝、汉群众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斗,未来的彝乡将更美好,高高飘扬在凉山的党旗将更鲜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世渝(四川省凉山州公路局退休职工)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