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庆祝建党百年】五四运动,内江走出了一批有志青年

作者: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19 10:37:35 浏览次数: 【字体:

五四运动

内江走出了一批有志青年

新文化运动期间,如《新青年》等书籍,从成渝两地通过各种方式传入内江,使一些内江青年深受影响。其间,五四运动爆发,唤起内江各县人民的觉醒,走出了一批有志青年,为中国共产党内江各县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声援北京 五四运动蔓延到内江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权益,将战败的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并迅速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内江、隆昌、资中、威远等县的学生看到了《川报》上关于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声讨北京政府卖国行径,呼吁内江各县人民行动起来,请求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19年5月中旬,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的内江籍北大学生、北京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的代表罗象翥回到家乡活动。他到内江县立中学介绍五四运动,慷慨激昂的演讲,激起师生们强烈的爱国热情。然而,地方政府(当时是滇军驻内江)却采取冷漠态度,受到民众支持激励的内江各县青年学生勇敢地站在了斗争的前列。

1919年,北京爆发反帝爱国运动

内江县立中学学生在进步青年教师廖划平等人支持下,首先走出校门,走上街头,发表演讲、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五四精神,举行大规模游行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并迅速扩大到内江各县。当时内江各县有日货经销,学生会迅速组织抗日宣传组,号召民众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提倡国货,抵制日货,掀起了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

1919年8月1日,四川《国民公报》报道:“内江近日排斥日货声浪日高,一般爱国人乃于各处分散痛告国民之传单,务必在10日之内,商民所存日货皆廉售之毕,绝不再买,而各药房所贴日本丸药商标及号牌亦皆完全焚毁以表决心。”

转变思想 内江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

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使内江青年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内江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追求自由、民主、科学蔚然成风。内江人的思想意识有了新的转变,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男子不留辫,兴起剃光头、留中山头、平头、学生头等,女子则纷纷剪短发、放脚,并开始和男子一样进学校接受教育。

二是内江的教育事业改革蓬勃发展。人们追求新知识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1月,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普通暂行办法》规定:把清末建立的学堂改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废止旧时奖励出身”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规定》,不断改革中小学教育。各乡镇也自发起来整理寺产、祠产作为校产,创办初等小学甚至高等小学;不少乡镇提高教师薪金,待教师如贵宾;在课程设置上,废除了“四书”“五经”课程,改为现代学校所设的国文、算术、历史、地理、修身、理化、图画、体操等课程,增添了民主和科学的内容。

三是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禁蓄奴婢、禁止缠足、提倡女子读书、奖励女学、男女同校等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措施,使广大妇女在身心上获得了巨大解放。1905年前后,内江各县创办接收女生免费入学的女子小学堂,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学校规模逐渐扩大,一些县并附设女子简易师范班,毕业者或留校任教,或受聘于各乡镇小学,为内江教育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进步书店不断涌现。隆昌县的郑寿珊、蒲昌辉等以经营教科书为主,合伙在隆昌县顺河街开设金鹅书局,后来袁泽湘又在衙前街开设明明书店。1923年,威远县人傅韵莲将设在威远县城水井街的清溪局更名为醒华书局,旨在“但愿文字千钧,唤醒中华民族”。在此基础上,改组为中华文化导扬社,以威远县为总社,在威远、自贡、荣县、隆昌、泸县等县开设书店,向全国各地认购知名人士的各类进步文学和科技书刊,出售进步书刊,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就是这样接受了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后走上了革命道路的。

五四运动极大地增强了内江青年学生的爱国激情,各地众多青年踏上了远涉重洋到国外求学之路,或走出乡邑,到全国各大城市的知名学校求学深造。其中,大部分人后来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自觉的革命道路。

学以致用 进步青年走出内江寻求救国真理

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内江的喻培伦等人先后到日本留学,并加入孙中山在日本发起组织的同盟会。

1912年8月,吴玉章、黄复生等从北京返回四川,在成都发起“四川留法俭学分会”,提倡学生自费赴法,并在成都设立留法预备学校,开四川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先河。据不完全统计,自1918年起至1921年11月止,在巴黎华法教育会登记的四川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共为511人。内江各县(含资阳现辖的各县)有留法勤工俭学学生70余人,大多数留学生参加了留法的周恩来等组织的“工学互助社”,并参加了一系列斗争。

1924年,国共建立统一战线,大革命开始,国内急需人才,内江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陆续回国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他们对内江各县新文化传播颇有贡献,为内江各县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设作出了贡献。

当时内江各县的进步青年,如罗世文、杨西南、张涤痴等,他们在外出求学和工作期间,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奉组织派遣又回到内江各县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他们中间大部分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内江各县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整理:龙朝阳(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