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国际比较
观众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并上升为根本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结合德国社会民主党和苏联共产党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教训,从国际比较的维度,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德国社会民主党蜕变的教训
●社会民主党鼓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其目的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第二国际中历史最久、成员最多、影响最大的党。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伯恩施坦根据这些新变化,全面背叛和修正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一文中,批判了当时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德国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观点。指出“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的选择,始终是机会主义。这篇文献对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党纲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伯恩施坦曾是杜林的信徒,他的思想深受杜林的影响。伯恩施坦与杜林的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杜林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精神阐述自己的社会主义体系,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系统地批判了他的观点。而伯恩施坦在政治上鼓吹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崇尚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可见,杜林的社会主义观与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观具有相同之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构成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1895年,恩格斯去世以后,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在党内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第二国际的破产。德国社会民主党对第二国际的破产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列宁指出,第二国际的破产不是社会主义的破产,而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即机会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破产。主张阶级合作,拒绝阶级斗争;主张改良,反对革命,构成机会主义的核心精神。1915年,列宁指出,“机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阶级合作的思想。”而第二国际的破产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化。需要指出的是,共产党与社会党的分歧起源于第二国际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之争。
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社会民主党认为,启蒙主义思想、人道主义传统、基督教、欧洲古典哲学构成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反对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来源。社会党鼓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其目的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教训
●1985年,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层逐步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1985年3月至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1986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强调加速发展应在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全面集约化的基础上进行。这一阶段将“完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中心任务,仍属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1988年6月,苏共召开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戈尔巴乔夫在会上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口号,以“民主化、公开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作为苏联改革的轮子,提出“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全人类坐在一条船上”“历史不留空白点”。这些改革对于1991年苏联解体具有致命的作用。
1990年3月召开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修改补充法》,从宪法中删去了共产党的领导作用的条文,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总统。1990年7月2日—13日,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题为《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声称苏共以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自己的目标,“起着议会党的作用”;放弃党在政治领域的“垄断地位”,主张政治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主张意识形态的多元化。1991年7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法。1991年“8·19”事件后,局势失控,出现了全面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共产党为非法。可见,民主化和公开性,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必须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公民的文化素质、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社会的成熟性相适应,否则,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教训是深刻的。他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论;提出“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的口号;在外交政策上,提出“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和平共处”三和外交总路线。赫鲁晓夫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评价斯大林的争论,中国共产党认为,斯大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斯大林主义包括许多内容,其实践表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为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文化上高度划一。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要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评析,不能离开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来加以评头论足。所谓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既要看到斯大林模式的功绩,又要看到它的弊端。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
●吸取德国社会民主党蜕变和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指导思想方面存在差异,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方面存在分歧。社会民主党的思想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社会民主党认为,既然社会是多元的,决定社会存在的因素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必然是多元的,所以社会主义运动不必要有统一的世界观。但是社会民主党在谈到自己的思想来源时,却否认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社会党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为了强调实用性,忽视科学性;提倡任意性,不注重原则性。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共同信奉的思想体系。社会民主党强调,应从价值、手段,而不应从目的、理想的层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上,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政治上,主张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主张西方式民主,拒绝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共产党一党执政。社会民主党突出强调民主在社会主义价值维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民主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才能完成,民主主要包括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国际民主。意识形态领域,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改良主义、多元主义和伦理主义为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身份特征。而自由、公正、互助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如果从社会民主党人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看,民主社会主义可追溯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表现形式。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批判社会民主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界限,增强抵制社会民主主义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中国共产党吸取德国社会民主党蜕变和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反对“非意识形态化”。
社会民主党否认民主和国家的阶级性,将民主和专政对立起来,其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社会民主党人反对任何专政。社会民主党将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社会民主主义的错误在于,肯定宗教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社会民主党抹煞国家和民主的阶级性,是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服务的。超阶级国家观的实质是“全民国家”。超阶级民主观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观。社会民主党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主张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认为,社会民主党不是一个阶级的政党,而是“人民党”。“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政党。”“人民党”“跨阶级党”的实质是“全民党”。中国共产党认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两党的政党观具有原则区别。显然,社会民主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是完全背离的。但由于它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在西方以左翼的面目出现,对人民群众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引导人民群众认清社会民主主义的本质及危害,与其划清界限,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社会民主主义不是从阶级分析的观点,而是从超阶级和人性的角度论证其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与发展。从政治倾向上看,社会民主党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出发,推崇改良主义和庸俗社会进化论,根本否定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的价值追求和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价值,具有鲜明的反对共产主义倾向。《哥德斯堡纲领》谴责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载明党选择了植根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的社会民主主义。共产党公开宣布自己是共产主义政党,一贯注重思想理论建设。党内可以发表不同意见,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历史经验表明:共产党没有思想上的统一,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一致。第二国际破产的教训值得深思和汲取。指导思想多元化,其结果必然是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蜕变、瓦解和分化。
苏联解体的教训应当汲取。社会民主主义对苏联的长期渗透和影响,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化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政治多元化的实质是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经济多元化的实质是取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思想多元化的实质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教训发人深思。中国共产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和青年学生,吸取了苏联共产党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沉浮表明: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社会民主主义的严峻挑战。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之所以在中国存在,甚至蔓延,一方面,是因为有人没有看到中国和西欧具有不同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欧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比较肥沃。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人只从字面上看到混合经济、福利国家、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合理因素,没有看到社会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民主党人在使用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这三个概念时,并不是很严格的,经常交替使用。这对于人们区别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内涵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容易形成一些模糊认识。有人认为,中国的前途是社会民主主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的前途不是社会民主主义,也不是新自由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执笔:薛新国,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