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井冈星火 光耀神州

作者:胡晓军 段江婷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5日 05版) 发布时间:2021-01-25 09:54:07 浏览次数:378 【字体: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段江婷《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5日 05版)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郭晶摄/光明图片

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一景。新华社发

冬日的井冈山,依然满目青翠。极目远眺,层峦叠嶂,气势磅礴。

从海拔上看,井冈山不高,其最高峰海拔1841米,在世界诸多高山险峰中,实在排不上位。但井冈山很高,黄洋界上的炮声、八角楼上的灯光、挑粮小道上的扁担……这里一个个革命火种,铸就了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丰碑。

巍巍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璀璨的历史,90余年过去,它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信念

井冈山茅坪谢氏慎公祠背后,一栋土黄色的两层小楼静静矗立。这就是毛泽东曾居住过的八角楼。

当年,正是在这里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阐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如今,一队队身穿红军服的学员、游客,秩序井然地在八角楼前排队听着讲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自信。在他们的身后,罗霄山脉耸峙的群峰、参天的古木,无声诉说着90多年前革命的艰辛与伟绩。

一动一静,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时空的界面,一面是历史的沧桑,一面是现实的盛世。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余伯流说。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滋养过中国革命的井冈山精神,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积蓄前行的充沛能量。

2016年2月2日,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大家好!我叫余梓洋,欢迎你们来到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张这样的照片,这是我的太姥爷谢桂标……”这是被称作井冈山上“小红军”的余梓洋每一次给观众义务讲解的开场白。

12岁的余梓洋,是井冈山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是革命先烈、中共第一届湘赣边界特委常委、原宁冈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谢桂标烈士的第四代红色传人,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她便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革命旧址群等地方,义务为游客讲解。

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井冈山干部群众按照“讲好故事、紧贴实际、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务求实效”的要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各级党委各基层组织,纷纷采取中心组理论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井冈山精神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特别对《井冈山革命故事》和《红色家书》,进行集中学习讲述和诵读。

一系列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题活动连续开展:在清明节,有“不忘初心继承先烈遗志 牢记使命实现跨越发展”为主题的群众性公祭活动;还有“弘扬井冈山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红色诗词朗诵”“红色家书”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学革命故事、讲革命故事,学红色诗词和红色家书,诵红色诗词、红色家书蔚然成风。

信念,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愈加巍峨。

道路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展厅,矗立着一尊醒目的雕塑:一团耀眼的火焰,定格在八角楼的老式油灯上;油灯底座刻着的八个遒劲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1930年1月,率部挺进赣南闽西的毛泽东同志,基于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挥笔写下6000余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篇长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阐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龚剑飞说。

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出发,向西北行车约27公里,便到了茅坪乡神山村。

走在村里的街道上,脚下是青石板路,周边耸立着一栋栋白墙褐瓦的客家民居,流淌着潺潺溪水,让人仿佛置身于文人墨客笔下的“梦里江南”。谁会想到,这里曾是个省定贫困村,村里到处是自建土坯房,全村54户231人中,曾有贫困户21户61人。

正是在这个小山村,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宣告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我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具有深远意义的节点。

走进村民彭夏英家中,她拿出自己一直珍藏的“登机牌”。这是她飞往北京领取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留念,也是她生平第一次乘坐飞机的“凭据”。她说:“口袋里没有钱,出门都是奢望。”因为贫穷,曾经的彭夏英不仅走不出大山,连来家里串门的亲朋也屈指可数。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总书记来到家里做客,给我送来慰问和鼓励。”她说,“我不想当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找对象都难。”在党和政府帮扶下,彭夏英趁着乡村游热潮,开起了神山村第一家农家乐,兼卖笋干等山里特产,如今还发展了民宿。因为勤劳、诚信,客人络绎不绝,大家吃得好、住得下,纷纷点赞井冈山上的“最美厨娘”。

如今,彭夏英不仅自己主动申请脱贫,还积极带动村民一起脱贫。“现在,坐车坐飞机都不是新鲜事了,村里人自己买的车就有39辆,出山进山,想走就走。”彭夏英言语里透着自豪。

从“深居”大山到“飞”往世界,神山村的“彭夏英”们走出的是老区人脱贫奔小康的自信与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像井冈山这样的可喜变化,如星火燎原,在神州大地处处发生,以一个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量变,催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终实现的质变。14亿中国人民,正坚定不移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奋勇前进。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