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红船映初心 精神铸丰碑

作者:陆健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孔越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9日 06版) 发布时间:2021-01-19 10:31:08 浏览次数:443 【字体:

作者:本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孔越《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9日 06版)

“中国好人”、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正在给孩子们宣讲南湖红船的故事。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0年7月1日开始,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景区正式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图为嘉兴南湖景区内停泊的中共一大纪念船。新华社发

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一叶红船。

“已快十一点钟了。”

“到六点钟。”

这是开始和闭幕的时间!共产党员王会悟在《“一大”在南湖开会的情况》的回忆文章中,记录了100年前那个夏天嘉兴南湖会议的7个小时。

在这个平常的下午,船上或穿长衫或穿西装的青年人庄严起立,在摇橹声中低沉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只有几个小时,四周水波声声,游人往来如常。没人察觉到,一叶扁舟从南湖出发,乘风破浪、劈波前行,驶过了100年的时光。

百年岁月弹指一挥间。近日,记者在嘉兴采访时深深地感受到,红色基因,是这片土地上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红船精神”,是融入共产党人血液之中的信仰和力量源泉,激励着我们不懈奋斗,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红船,寄托着一份信仰

吴根越角,水乡平原,嘉兴南湖以船盛名。

乘船登上湖心岛,红船的模样逐渐清晰。这是一艘单夹弄丝网船,船身长约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通道。其中,中舱有方桌,桌上放着茶具,四周放置凳椅。船艄系有一条小拖梢船,为当时接人进城购物所用。

站在红船边,记者的思绪回到了1921年。当时,中共一大代表们在上海讨论的关键时刻,突然遭遇法租界巡捕搜查。嘉兴与上海距离较近,交通便捷,且小城不易引人注目,隐蔽安全。更巧的是,嘉兴是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家乡,正是在她的倡议下,中共一大会议由上海转移到了嘉兴南湖,就这样,上海和嘉兴共同成为了中共一大会址。

1921年8月初,中共一大代表们分批转移到嘉兴,先到南湖的狮子汇渡口,乘坐摆渡船来到湖心岛,而后登上事先租好的游船。在船上讨论并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船之名红,不在其色而在其意。南湖红船,是党的诞生地之一,是党的初心之源。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从理论上首次提炼和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内涵,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肖纯柏对记者说,这艘红船从南湖出发,沿着井冈峰顶、遵义城头、延安宝塔……一路前行,最终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串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潮行舟图。

红船,传承着一种精神

作为历史的见证,红船定格在1921年的时空里;作为不灭的精神,红船在每一个时代与共产党人重新相逢。

岁月流转,当年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南湖游船已毁于抗日战火。如今,这艘停泊在南湖边的中共一大纪念船,是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委会在走访了大量老船工、老渔民、老游客等基础上,经王会悟验看和中央审定后仿制的。

“当时为什么要重修红船?”肖纯柏说,就是为了还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追根溯源。作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亲历者,董必武对红船有着特殊感情。湖心岛烟雨楼的诗碑亭,刻着1964年他登上重修的南湖游船后写下的诗篇:“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

“中共一大参会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这样的精神令人动容。”在肖纯柏看来,红船浓缩了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和远大理想,他们身上体现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至今仍激励着每一个人。

党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可以说,南湖红船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独有的文化基因和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嘉兴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陈水林说:“红船启航,是实现中国梦真正的起点;红船劈波斩浪,开辟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红船精神’凝聚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红船,绽放着时代光芒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来自五湖四海的朝圣者络绎不绝来到南湖红船边,感悟那份永不忘却的初心,重温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

每次站在南湖红船边,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朱亚都热泪盈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独立自主的中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位1944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离休至今已开展红色义务宣讲620场,听众从幼儿园孩子到高校大学生达5.4万人次,“我希望通过宣讲,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和‘红船精神’传递给年轻人”。

为了让更多人把“红船精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2020年8月,嘉兴南湖区上线了“南湖桨声”宣讲品牌,随后又推出了“南湖桨声‘桨’给你听”系列宣讲短视频,线上播放量达到30万次。

通过创新形式,“红船精神”正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在世界面前。讲述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主旋律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开拍;展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历程的电视剧《大浪淘沙》已杀青;歌剧《红船》于2020年8月底进行了首演,呈现了一幅劈波斩浪、驶向辉煌的史诗画卷……

一百年前,一叶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引航中国梦;一百年后,南湖秀水依旧,红色土地换了人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3元,连续16年居全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6∶1,继续保持全省最低……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在嘉兴,“红船精神”已内化为嘉兴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一心为民的思想自觉。

按下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快进键”,嘉兴努力践行“八八战略”,始终以弄潮儿的锐气,致力建设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