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我与“红色文胆”廖井丹‖袁勇
我与“红色文胆”廖井丹
袁 勇
编者按:铁道兵原宣传工作者、四川长寿(今重庆长寿)人袁勇写的《我与“文胆”廖井丹》一文,讲述了他和廖井丹在20世纪80年代初交往的故事,为党史研究和《长寿区区志》提供了宝贵资料。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读到了时任中宣传部副部长廖井丹对重庆长寿家乡发展、人民生活与文化建设的关心,对城乡精神文明的重视。
廖井丹(1914—2006),曾名剑鸣,四川长寿(今重庆长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新华日报》社社长、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长、中共成都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巴山渝水人中杰,钟灵毓秀百代贤”。巴渝大地人杰地灵,名家辈出,走出了许多著名人物,他们灿若星辰,与日月同光。“红色文胆”廖井丹便是其中的杰出人物之一。
壬寅虎年春节,我回到重庆老家,长寿区名人事业促进会负责人赠送我一本《长寿湖畔红色文化》专刊,廖井丹赫然“出现”在封面上。顿时,打开了我那段曾与廖老相交多年的记忆闸门。
我与廖井丹同志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他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正部长级),我在铁道兵某部是专职报道创作员。廖老16岁走上革命道路,19岁从事地下工作,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宣传思想工作的优秀领导干部,被誉为“红色文胆”。
记得有一天中午,快到下班钟点,我接到廖老打来的电话:“是小袁,袁勇同志吗?”“我是”。听筒里传来一口乡音“我是廖井丹呀”,我立刻肃然起敬“廖部长,您好!”“我回你的信收到了吗?我上旬在北京,上班时间在中南海办公,可以从大西门进来,到家里来要选在星期天。哦,别忘了带上我的信哈!”廖老在电话那头亲切地嘱咐着。廖老的电话让我受宠若惊,感觉我这个无名晚辈与廖老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兴奋的。次日,我就收到了廖老写给我的那封回信。为尽可能不去打扰他工作,我决定周日去他家里。能去拜访德高望重的廖井丹部长,缘于我父亲关系甚密的老同事郭老中医,廖井丹是郭老先生的外甥。我回老家探亲时,郭老先生希望我返京后去拜见一下廖井丹部长,我欣然接受了。
那是一个阳春三月的星期天。明媚的春光,泻满了京城,使人透心的舒坦。这是我难以忘却的日子。吉普车从京郊部队驻地出发,沿着京顺公路奔驰,沿途景色诱人,窗外两侧超凡脱俗的白杨、漫天飞絮的柳树,还有绿色隔离带中百花盛开,一阵阵馨香沁人心脾。不到两个小时,车子就行驶在宽敞繁华的长安街上,穿过天安门、东单、复兴门外大街,右转了两个弯,就到了南沙沟“中央部长家属院”。小区门口有警卫站岗,里面十几栋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整个小区厚重、朴实、大气。我向门口警卫说明来意,并把信件递上,警卫很有礼貌地点了点头,还给我指了方向。
怎么也没有想到,廖老早已站在那里等候。我快步上前,“啪”的一声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廖老微笑着伸出右手同我握手“欢迎小袁,辛苦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廖井丹部长,他魁梧、刚毅,鼻梁圆润透光,精气神十足,两道浓眉很黑,眉宇间散发着极富的睿智、逼人的才气,身高足有1米8以上,走路腰板很直,根本看不出是六十七八岁的人。眼前这位气宇轩昂、十分慈祥的老人,是我20多岁以来平生未曾见过的。
进入廖老家,环顾四周:四室一厅,家装摆设颇为简陋,会客室(即客厅)中间铺了一块浅红色地毯,右边两把木靠椅间有一小茶几,左边能坐四五人的长沙发,前面一张条桌。桌上一些堆放有序的报纸、杂志、文件类东西,要不是放有批件、电话座机,根本看不出是一位老革命、中央正部级首长住家呢。
怎么也没有想到,我敬重的廖老,见到家乡人竟是这么热情、这么健谈。他一边给我倒茶水,一边递过“北京牌”香烟,我连声说“谢谢,谢谢!”还伸出手指给他看,我示意确实不会抽烟。廖老关心地问我“到北方当兵生活习惯吗?”我回答“开始不习惯,后来就适应了”,“那好那好!”廖老满意地点点头。能得到领导好评,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廖老家,我们拉家常式的谈话,气氛很活跃。从家乡长寿县的庄稼收成、群众生活状况到部队形势,我把探家调研和所了解知道的情况,都向廖老作了汇报。他时而认真倾听,时而讲些个人看法和意见。在谈到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时,廖老有些不悦。他说:去年我回家乡去看了看,文化馆(站)办得不是很好,规模太小,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力,要亟待改变。要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长寿经济社会发展大有希望!他说,巴渝文化源远流长。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是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要用革命书籍、优秀电影、文娱体育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说着说着,廖老端详了我一下,问:“今年多大了?”我回答:“部长,还不到22岁呢”,“风华正茂,好好干,一定大有作为!”他说,部队很能锻炼人的,尤其是你们铁道兵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现在拿多少津贴呀?”我说都涨到每月14块钱了,“不少不少,我当兵那时一分钱也没有,照样干革命!”廖老有些激动,回想那个时候,多么的艰难。我们可以不要图腾,但我们不能没有精神,没有信仰。
是啊,历史怎能忘记!廖井丹同志学生时代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成都西南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北平民国大学反帝反法西斯大同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四川涪陵、长寿(现为重庆市所辖)任教期间,组织江津、巴县地区党团员创建“红军之友”社,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曾任晋绥陆军军士训练团第二团地下党支书,晋西北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决死队第二总队大队政治主任、第五总队政治主任,晋西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抗战日报》社社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鼓动。被誉为“红色文胆”,早已名声大噪。
中午时分。廖老邀我与其家人共进午餐。心想,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家宴肯定有讲究,没想到,餐桌上只有一盘四川腊肉、一盘蒜苔肉丝、一盘青菜和一碗汤。家政服务员说,这盘四川腊肉是专门为我做的。席间,廖老不停地为我拈菜“多吃点,你不能与我老头子比嘛”。满满家乡味,浓浓忘年情。
饭后,我正要起身告辞,廖老却说“别急,咱俩再聊一会哈”。恭敬不如从命,我又回到客厅坐下。话题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那些年,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疆,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廖老说话带着浓厚的重庆口音“再不治理不行呀,这是新的历史时期首创的群众性活动。对促进城乡环境净化、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精神面貌等都意义重大。各地要扎扎实实地开展,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五讲四美三热爱是最美的风景”。
廖老很健谈,考虑他要午休,我说走就走。廖老拉着我的手,从三楼走到一楼大门外,然后才挥手道别:“小袁,以后常来玩”,令我十分感动。返回部队,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当晚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拜见廖部长随笔》,至今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是啊,历史不会忘记!抗战胜利后,廖井丹先后担任《东北日报》《长江日报》《新华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南区、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随着国内斗争形势的发展,他的工作岗位也不断随之变化,但始终处于革命工作尤其是宣传思想工作第一线……
我与廖老相识一年后,又陪同来京的郭老中医,第二次去拜访廖老。那天,他精神状态仍然很好,与我们交谈轻松而有趣。当廖老调侃道“我也快古稀之人,还得管郭老先生叫舅舅”时,我们三人都相视大笑了。后来有几个春节,我都要打电话问候廖老,向他老人家拜年。
当我怀揣着美好憧憬却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不知努力是否成功而彷徨犹豫时,廖老就会教诲我,任何人都有压力和无奈的时候,尘世中没有哪一方净土,能让人不受到伤害,只是轻重而已。不要因为有一点点困难,有一个小小挫折就泄气,要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说,高人是良师、是益友、是黑暗中的曙光,照亮你脚下的路,引领你走向新的天地。1984年初夏,我参加了首都某报社公开招录编辑的书面考试后,就赶去了冀西北大秦铁路建设工地,一呆就是大半年。以为没有希望,把公招之事早给忘了。回京开会期间,才想起去那家报社取回我的《刊稿剪贴本》。总编见到我那一刻,除了埋怨还是埋怨“多次打你电话,就是无人接听,去信也没有回复(我当时留下的联系方式只有北京的办公电话和地址),你考试成绩不错,请你到报社面谈一下,结果……”。错失良机,十分沮丧。又是廖老鼓励,使我在后来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尽管多次转身,但依旧逐梦前行。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人对我当兵以后影响最大、最深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廖井丹部长!
最后一次见到廖老,是1994年12月8日,时任中宣部顾问、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他,应邀出席四川省图书新馆建设有关活动,正巧我也在现场采访。久别重逢,格外亲切。一番问寒问暖后,廖老说“叫记者,给我俩照张合影吧”,随着“咔嚓”一声,留下了这张永远的纪念。陪同廖老莅临现场的四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蒲海清问:“您俩咋这么熟啊?”廖老高兴地说:“老朋友啦,长寿老乡”。
1994年12月8日,中宣部顾问、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廖井丹(右)与本文作者袁勇合影
是啊,历史没有忘记!廖井丹同志“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打击,被停止了工作。但他坚贞不渝,不信邪、不怕压,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积极为中国革命和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6年11月8日晚,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正部长级)廖井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日9:40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曾庆红、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丁关根等以不同的方式看望、慰问和哀悼。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痛,双眼噙满了泪水,廖老的音容笑貌又萦绕在我眼前……
“红色文胆”廖井丹,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记忆!
作者简介
袁勇,四川长寿(今重庆长寿)人,定居北京,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从军铁道兵,转业任职于央企,有过记者、党群、区域工程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等经历。热爱写作,曾是多家学会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铁路文学》等报刊及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电视类作品逾千篇。其中,《两地书》《地下奏鸣曲》《送去一缕阳光》《六百京城女喜嫁昨日兵》等百余篇(部)作品获全国或省部级一、二等奖。出版作品集《逐梦一路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