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九〇九基地:山沟里孕育国之重器‖鲁倩文

作者:鲁倩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21 20:39:36 浏览次数: 【字体:

九〇九基地

山沟里孕育国之重器

鲁倩文

在四川夹江,有一座代号为“九〇九”的三线建设基地,它曾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核动力的秘密研发地。在这里,不仅研发出了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还发出了中国核能第一度电,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九〇九基地“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雕塑(九〇九基地供图)

筚路蓝缕 实现核潜艇从无到有

如今,走进九〇九基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办公旧址,到处绿树成荫,一派静谧景象。鹅卵石垒砌而成的灰色墙面,透出古朴、厚重的味道;主楼正中悬挂的匾额,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小院那段极不寻常的历史——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这句话是毛主席对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发出的伟大号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新中国条件艰苦,技术落后,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形势,毛主席发出了这句铮铮誓言。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965年8月,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正式开始研制。为了核潜艇一次建造成功,必须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

夹江四面环山、地形隐蔽,青衣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冷却水,核潜艇的核心技术——核动力部分的研制基地确定在这里建设。在党中央领导下,八千军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夹江,在没有技术资料、没有援助专家、自然条件恶劣的条件下,开始建设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九〇九基地就此形成。

现在的人们已很难想象,在当时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老一辈的核动力人在偏僻的山沟里边搞建设边科研攻关,要经历怎样的艰苦。

“当时可以说是一切从零开始。”据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地纪委书记、副基地长唐斌介绍,八千军民发扬大会战的精神,吃住在工地,不分昼夜学习、研究,他们用计算尺计算反应堆结构,用手摇计算机轮流计算物理公式,一遍遍地计算,一次次地试验,硬是在短短五年时间内,成功完成了党和国家交待的任务。

1970年8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实现满功率运行,发出了中国核能第一度电。1970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全部自主研制,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传承精神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这16个字,是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设过程中凝练出的“〇九精神”。在以“时代楷模”、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等为代表的核动力人身上,“〇九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并激励着一代代核动力人知难而进、奋勇拼搏。

在夹江深山中奋战的日子,是彭士禄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在这里,他和当年的科研人员、建设者们一起变成了“搞水电的”神秘人,和家里联系只剩一个“成都291信箱”的地址。如今走进九〇九基地,从彭士禄故居、彭士禄事迹展览室中,依旧能感受到当时的艰难和不易。

一无图纸资料、二无专家外援,只见过照片和玩具模型,彭士禄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没有老师,就自学自悟;没有资料,就现学现译;没有设备,就用算盘算尺。凭借对家国的一腔热血、对科学的钻研精神,彭士禄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力更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核潜艇研发设计阶段,科研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重大问题很难决断。但彭士禄敢拿主意,于是,“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逐渐被人叫响。他常对同事们说,错了他负责,对了,功劳和成绩是大家的。出现技术争执,“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

彭士禄敢于负责任地拍板,是因为他心中有数。对于一些试验数据,他都要亲自计算。陆上模式堆工程和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都是在彭士禄的带领下解决的。

发挥优势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50多年来,几代核动力人扎根夹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的九〇九基地依旧繁忙,作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目前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和运行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基地,在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九〇九基地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参观学习、弘扬传承的“红色文化”“军工文化”“科普文化”等。九〇九基地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讲好核大省四川故事,讲好军工人的故事,弘扬“〇九”精神,让参观者在学习党史中汲取力量,在感受光辉历程中坚定信仰。

近年来,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中核集团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党外知识分子学习教育基地、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基地已接待省内外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参观学习千余批次,约5万人次;接待国家部委、中核集团成员单位等多人多批次;接待中央、省级一百多家媒体参观学习、宣传报道、现场直播等,充分发挥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鲁倩文

供稿: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