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合编华东野战军前后‖蔡长风
合编华东野战军前后
蔡长风
1945年9月2日,日本侵略者正式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宣告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日本刚一宣布投降,代表反动阶级利益的蒋介石,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疯狂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由于美蒋紧密勾结,内战危机严重威胁着全国人民。
1940年八路军115师序列表(蔡玲 摄于山东沂蒙革命纪念馆)
党中央针对蒋介石积极准备全面发动内战的反革命计划,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政策,积极准备应付已危在旦夕的全面内战的爆发,并为全面反攻做准备。为此,党中央对华中、山东部队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战略转移。1945年9月,驻山东境内的115师和山东军区大部分部队相继挺进东北,以建立东北根据地。山东滨海军区的司、政、后机关,奉命移驻115师和山东省军区所在地临沂,接管对留守山东部队的全盘领导指挥和后勤保障。随即,一些地方武装也进行了整顿扩编,列入部队序列。各地区组成或重建的地方性师、团部队均扩编,组建为华东野战军各纵队。
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成立时战斗序列(蔡玲 摄于山东临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1945年10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一、二、四师作战略转移,北上山东。华中局与山东分局合并组成华东局,统一领导华中地区和山东地区的全盘工作。是年12月初,党中央决定由新四军兼山东省军区。1946年1月初,新四军北上部队与原山东军区留守的部队合编成山东野战军。陈毅同志任华东局书记、新四军军长,同时兼任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实行一元化领导。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机构没有重新组建,仍由原滨海军区后勤部负责,由我兼任山东野战军后勤部部长。10月中旬,新四军供给部由宋裕和部长率领来到临沂,奉命与滨海军区后勤部合并,以滨海后勤部为主组成了前方后勤部,驻临沂,由我任部长,负责山东地区野战军的后勤供应;以新四军供给部为主,组成了后方后勤部,驻临沂北的独树头,由宋裕和同志任部长,负责山东军区的供应工作。合并后,对整个后勤干部做了统一调配。
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临沂前河晚组建,新四军在前河湾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蔡玲 摄于山东临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1946年6月底,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他们调集了40余万军队向华东地区进犯,把华东地区作为主要进攻方向,而山东又是敌人进攻的重点。敌企图在山东境内寻找机会与我决战,梦想彻底消灭我人民军队。10月中旬,华东地区的战斗、战役相继展开。
为保卫山东这个战略要地,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新四军各部队奉命加速北上,作战略转移,配合山东部队“迎接”进犯之敌。在这同一时间,山东地区的广大军民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动员和各项准备工作。地方和部队的战备工作初步纳入了战时轨道。在后勤保障工作方面,为适应战时需要,根据新的作战特点,我们迅速地建立健全了各级后勤机构,对后勤干部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充实,并进行了军地干部交流。我们选派了一批同志到地方参加战备动员工作,加强战时的供应保障;从地方选了一些干部充实军队的后勤机关。经过军地干部交流,部队在以后的各大战役中经受了考验。实践证明,这样既交流了经验,又有大批熟悉地方情况的同志充实到部队,对于保证战役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好的作用。
山东临沂河东区九曲镇前河湾,华东野战军纪念馆(蔡玲 摄)
同时,野战军和下属各师直属队还分别组成了前后梯队。前梯队随师供给部行动,并协同地方进行各项战备和后勤保障;后梯队主要是年老体弱和妇幼人员及部队辎重、行李等,安置于临沂以北、群众基础较好的山区根据地。我们还根据预设战场,对战时设立物资运输线、供应点等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初步部署和安排。
为适应以大兵团作战为主的新形势,保证参战部队的物资供应,在部队的建议下,于1947年1月初,成立了山东省支前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动员支前民工,筹集粮草,组织担架、车辆以及打扫战场、押解俘虏等,并在预定战场设供应点,保证部队进行战斗、战役的物资需要。这样,部队的物资保障和战斗力大大加强了,减轻了部队在作战时后勤保障工作的负担和困难。
山东临沂河东区九曲镇前河湾,新四军军部司令部作战指挥室(蔡玲 摄)
新四军继续北上,这么多的部队集在山东境内,后勤保障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原新四军所属部队大部分是南方人,从生活条件较好的苏皖地区来到山东,由吃大米改吃高粱、玉米、地瓜干,住的是山区草棚房子,生活习惯不同,物质条件差,气温也较低,一时很不适应。加上我们初期对部队整编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因此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一度发生了困难,尤其是初进山东地区的部队反映比较强烈。在部队中还曾流传一些顺口溜:“反攻、反攻、反到山东,一手拿煎饼,一手攒大葱,怀里有钞票,市上不给用(当时各根据地自己发行钞票,新四军部队持有的华中币在山东不能通用),穿得一身单,怎样来过冬,要打国民党,先要回华中。”部队的这些反映,一方面说明山东地区的生活条件比华中地区确实要艰苦一些,另外部队对中央战略转移部署的必要性和艰苦奋战的长期性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够充分。
沂蒙人民支持前统计表(蔡玲 摄于山东沂蒙革命纪念馆)
对这些思想反映,华野领导机关一方面积极从正面加强了思想教育,使部队正确认清形势,明确革命战争的长期性、艰苦性,树立艰苦奋战的思想。同时,积极与地方协商,调济一部分主食,使部队逐步适应北方生活。同时,在后勤保障上,组织发动炊事人员动脑筋、想办法粗粮细作,尽可能增加副食等,解决部队在生活上不适应的困难,对部队所持有的华中币也商请地方给予兑换。由于我们及时采取这些有力措施,较好地稳定了部队的思想情绪,基本保持了部队的身体素质,对即将进行的战斗、战役,并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在山东临沂河东区九曲镇前河湾,陈毅、张云逸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临沂阻击战(蔡玲 摄)
由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及时识破国民党的反革命阴谋,并制定了针锋相对的战略部署和英明决策,粉碎了敌人以优势兵力重点进攻,妄图消灭人民军队的反革命策略,使我军在山东地区接连取得了鲁南、莱芜、孟良崮三大战役的胜利。这对我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做出了 “派兵去山东” 的指示(蔡玲 摄于山东沂蒙革命纪念馆)
(本文系海军少将蔡长风生前撰写,2022年1月2日蔡长风女儿蔡玲供“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发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蔡长风
供稿:蔡 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