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挺进鲁南‖蔡长风
挺进鲁南
蔡长风
1939年秋,奉中央军委的命令,115师机关和直属部队一千余人组成115师后梯队(原驻晋东南地区)下太行山,出东阳关,越过平汉路,挺进鲁南,建立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开始了与鲁南军民抗击日寇的艰难岁月。
在去鲁南途中,师政治部主任朱瑞,供给部部长邝任农等领导同志曾对我说,山东民性强悍,群众生活很苦,搞供给工作一定要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筹粮要看情况,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注意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克服困难。
部队进入鲁南,首先于费县北部地区立足。这里位于抱犊崮东北山区,是个穷地方,加上土匪抢劫,地主盘剥,日寇勒索,群众生活异常贫困。我们所见到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个个面黄肌瘦。看到敌占区人民的灾难,我们心里十分难过,同时也预感到部队在这一地区的供给工作会遇到严重困难。
1936年5月,蔡长风(左)在中央红军西征征战途中,任红二师(师长楊得志 政委萧华)供给处处长,与副处长资风(右)于甘肃省早胜镇合影
这一带封建反动势力猖獗,各村都有严密的保甲制度,土匪遍地,司令如毛。山东有名的大土匪刘黑七(刘桂棠的绰号)就盘踞在这块山区。由于敌人的要挟和欺骗宣传,群众对我们存有疑惧,不敢和我们照面,偶尔碰见,也是怯生生地瞅我们一眼,很快就躲开了。各村的保、甲长对我们更是敌视、刁难,一听说我们来了就躲起来,不接待,更不给筹粮,搞得部队没饭吃,没房住,困难重重。一气之下,有的同志主张打地主搞粮食,还有的说:“干脆把保、甲长抓起来,以破坏抗战论处,看他怎么办?”
为维护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我们说服大家不能那样做。可部队总不能饿着肚子抗日!为解决这个问题,领导派我去交涉。我和几个同志压抑着满腔怒火来到乡公所,义正辞严地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接待抗日队伍?为什么不给八路军供粮?”乡公所的“老爷”们自知理亏,无言以对,只好答应由他们出去通知各村保长去办。谁知,这帮黑心的家伙对我们竟采取了应付的办法;让部队吃派饭,不分穷家富户,各家都摊派吃饭人数,让部队到各家各户吃饭。
这里群众生活本来很苦,再添上我们吃饭,负担更重,大家心里很不安。为减轻群众负担,思考再三,我们也想出了对付他们的办法。我对各伙食单位的司务长说:“吃派饭是件新鲜事,大家要做点调查,心中有数,想个对策,分个穷富,合理负担。地主老财家要多派人去,穷苦人家要尽量少派或不派。”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每到吃饭时,干部战士都成帮地到地主老财家吃饭,闹得他们做了一锅又一锅,焦头烂额。有一次,二三十人一道去一家地主家吃派饭,当家的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大为不满地说:“保长给我家派了十个人,怎么来了这么多!”一个调皮的小战士抢上去风趣地回答说:“老先生,别这么说,现在是统一战线,合理负担,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我们是抗日队伍,你家有粮食,到你家吃饭,又是保长安排的,不是应该的吗?”一席话问得老地主吱吱唔唔,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们这一招不但减轻了贫苦群众负担,也把那些地主老财们弄得有苦难言。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头,暗地里叫好。
1943年,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后勤部政委彭显伦(坐)、部长蔡长风(右)、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曹思明(中)、后勤部卫生部部长黄乎(左)合影
不几天,我们离开费北来到抱犊崮南部山区的峄县地区。在这里,我们与先于我们挺进鲁南的115师直属部队(原对外称东进支队)会师了。师部驻在大炉村,供给部驻阜阳白山。
峄县的大炉、白山一带,同样是荒山秃岭,少有耕地,是鲁南有名的穷地方。我们刚到这里时,根据地很小,用同志们的话说,叫“东北山,西北山,南北十八里,东西一线牵”。部队驻在这样狭小贫穷的地区,生活上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吃黑豆、地瓜干是好饭,吃糠咽菜是经常的事。冬天到了,新参军的同志还没有棉衣、棉鞋,脚上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由于营养不良,很多同志体力下降,甚至患上了夜盲症。
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在当时条件下,土豪不能打,贫苦老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派部队到敌占区或边缘区截获敌人的辎重物资也不可靠,自己动手搞生产,当时已是冬季,不具备条件。严重的经济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怎么办?师供给部和政治部经认真研究,决定采取募捐的方法筹集粮食,渡过眼前的困难。当时提出的募捐口号是:有粮出粮,有钱出钱,合理负担,支援抗战。募捐的对象是地主、土豪和殷实富户。师供给部专门成立了募集科,由我兼任科长,师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康茅召同志也参加了募捐工作。
蔡长风1983年离休后,潜心撰写战争年代后勤保障工作回忆文章
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部队搞募捐,这既是筹集粮款的经济手段,又是动员民众、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任务,既要有重点,又要讲灵活,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在募捐开始之前,我们深入群众,对方圆几十里的富户的政治态度和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谁个较好,谁个最劣,谁个富有,谁个次之,都摸得比较清楚。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康茅召有针对性地起草了捐启,宣传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根据富豪们的政治态度、经济状况和群众意见,每份捐启的称呼、口气和募捐的数量各有不同,募捐方式也各有所别:对支持抗战的开明绅士,我们是尊重的,登门拜访,除送去捐启,另外再附上一封信;对那不甚开明、不大乐意捐献的豪绅,一般是就地召开群众大会,当众宣读捐启,既有声势,也给其造成一定的压力;对少数民愤大又不开明的土豪劣绅,我们先是派武装人员登门“拜访”,然后再送去捐启,促使捐献,如有胆敢不从者,以破坏抗战论处。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带着几名武装警卫人员,跑遍了这块地区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张庄开会,李庄宣传,募捐的事很快就宣扬开了,人人都知道八路军有个宣传抗日募捐的蔡科长。人民群众热情支持我们,许多人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棉花拿出来捐献。我们一再解释,八路军募捐的原则是合理负担,群众生活很苦,我们一般不收群众的捐物。听我们这样解释,许多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一位老大爷含着热泪说:“八路军,好人哪!宁肯挨冻受饿也不要穷人的东西,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军队!可我们当百姓的也得体谅军队的难处啊,没有衣穿,没有饭吃怎么打鬼子!?”硬是要我们把东西收下。一些有爱国之心的开明绅士也慷慨解囊,主动捐献。台潍公路上店子街的王怀恭先生是位比较开明之士。那些不甚开明的地主富豪,有的出于爱面子,大多数则是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捐献。对少数顽固抗捐的反动地主,以破坏抗战,严加指责惩处。
白山附近的孔庄有个反动恶霸地主,纠集了一批反动势力,筑起土围子,处处与我们为敌,捕杀我方工作人员,扬言“谁敢支持八路军就要谁的脑袋”。对这样的反动分子,我们派出武装部队,揭露他的反动罪行,在广大群众要求下,端掉了他的土围子,镇压了这个坏家伙。周围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说八路军给老百姓铲除了大恶霸,穷人得救了。通过政治宣传与募捐活动的开展,基本上解决了直属部队的吃饭穿衣问题,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敌伪反动势力,动员了群众,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抗日影响。
随着抗战形势的迅速发展,1939年底,115师协助地方组成了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并派出部分武装成立了县大队。县政府机关设在峄县东部山区的母猪窝村。师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潘振武同志任县长,朱道南同志任动员委员会主任,康茅召同志任民政局局长,我任财政局局长。
成立了县政府、县大队,群众有了自己的政权和武装,气更壮,腰板更硬了。每天,络绎不绝地有人到县政府来,倾诉他们的疾苦,提出他们的愿望。对群众的控诉,我们一概支持。我们领导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发展抗日武装,在配合主力部队积极打击日寇的同时,坚决肃清汉奸、土匪武装,大得人心,群众抗战热情空前高涨,县政府逐渐扩大。峄县,这个被敌伪践踏、蹂躏的穷地方,开始红火起来,成了我们立足的根据地,部队也有了后方依托。
蔡长风将军
为开展民主政府工作,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筹募抗日粮款,发展地方武装,县委、县政府决定,走出山区,到敌人后方,以平原和运河万年闸为中心开展运河两岸的抗日救亡工作。时间虽不长,但广大群众抗日情绪高涨,县委、县政府预定筹粮款、扩军、组织抗日团体等工作任务,都圆满地完成了。
(本文由海军少将蔡长风生前亲笔所写,蔡长风女儿蔡玲供“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发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蔡长风
供稿:蔡 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