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国庆特辑】开国将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 ‖ 周绪银

作者:周绪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老干部局原副局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04 10:26:32 浏览次数: 【字体:

开国将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

周绪银

我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后,迎来了第一个国庆节, 新中国建立72周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高呼“人民万岁!”中国人民从此真正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1952年 董希文 作(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国家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饥寒交迫,民不聊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此,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世界东方。

人民记得,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八一南昌起义(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自那时起,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革命战争。

在井冈山,毛泽东领导红军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革命道路。人民军队指战员以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打败了国内外异常凶恶的敌人。在多次反“围剿”战争中,打退了蒋介石国民党军的层层进攻,巩固红色政权。

亚洲最大单幅油画《黄洋界保卫战》局部(蓬州闲士摄于井冈山黄洋界)

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一路战胜千难万险,英勇战斗,冲锋陷阵,突破重重封锁,湘江血战、九死一生,以顽强坚定的意志攀越座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中华民族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红军过草地》(第一稿),布面油画,张文源 作,1976年(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在长达14年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民族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和各地游击队深入敌后,实施持久战的战略,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筑起铜墙铁壁;开展游击战、地道战、百团大战,歼灭日军有生力量,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时期的中国空军(来源:建川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面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1946年挑起的内战,人民军队英勇地进行自卫,经过战略防御、战略反攻,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决战,百万雄狮渡大江,1949年4月23日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在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美帝野心狼。

油画《抗美援朝》 1951年董希文 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浴血奋战28年夺取的伟大胜利,是千千万万中华优秀儿女的鲜血换来的。从1921年到1949年,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他们绝大多数是人民军队的官兵。这些为民族的独立、人民解放贡献自己生命和鲜血的中华优秀儿女,永载史册,永垂不朽!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我们党为人民军队建立培育了一支胸怀共产主义崇高革命理想,具有高超军事指挥艺术,不怕流血牺牲的干部队伍,特别涌现出一批高级指挥员和军事家。正是这支英勇善战的干部队伍率领部队浴血奋战,对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1953年7月27日,中朝和美韩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停战实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1953年12月7日至1954年1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对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明确了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即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以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防御帝国主义侵略;用5到10年时间,逐步达到武器装备现代化,编制体制合理化,军事制度和军事训练正规化;决定实行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等统一的制度。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完成了由革命战争向和平时期建设的转变,是人民解放军建设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里程碑。

从1954年开始,人民解放军依照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确立的军队建设总方针和总任务的要求,全面展开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为表彰人民军队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作出的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加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给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授予勋章奖章。

1955年2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命令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对各类军官的军衔等级区分、军衔授予、军衔晋级等作出全面规定。军官军衔等级共分四等十四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条例》明确:军衔是军官终身的光荣称号。

1955年2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奖章条例》。《条例》规定,按照干部参加革命战争时期的不同,相应授予不同的勋章和奖章: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自1927年8月1日到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授予在抗日战争时期(自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自1945年9月3日到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

国家颁发勋章奖章,标志着我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支持下,20多年来英勇战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荣誉,表达着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对我军的关怀。这对人民军队完成保卫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保卫祖国安全、保卫亚洲与世界和平的神圣任务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遵照全国人大、中央军委的决定指示,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评定工作在1955年全面展开。总政治部、总干部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作出指示,各级党委通过细致工作,提出高级干部军衔评定的意见报告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建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了授衔命令。同时,会议批准国务院报请批准的第一批授予勋章人员名单,决定授予朱德等117人一级八一勋章,授予朱德等131人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朱德等570人一级解放勋章。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勋章的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元帅

1955年9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仪式,毛泽东主席将元帅军衔命令状授予朱德等10人。

1955年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向朱德等元帅授予军衔和勋章

同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大将军衔,授予王平等55人上将军衔,授予丁秋生等175人中将军衔,授予丁盛等801人少将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大将

当日下午,国务院举行将官授衔仪式,周恩来总理颁发了大将军衔命令状,并给部分在京的上将、中将、少将军官授衔。接着将一级勋章分别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

周恩来授予罗瑞卿大将军衔命令状

参加国务院授衔典礼的将官们

此后,各军区、各军兵种相继举行授衔仪式,为本单位的将官、校官、尉官授衔。从1956年起,中央军委和国防部规定,对军官军衔实行晋升。到1965年,经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批准,先后作了5次调整。高级将领,1956年1月后,授予和晋升了561名,其中1956年、1958年授予上将2名,中将2名,1956、1957、1958年授予少将3名,1961年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54名。全军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

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和1604名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人民军队的各方面高级将领,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将帅,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在血与火的长期革命战争中,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创造了辉煌业绩,立下了卓著功勋。

在少将以上高级军官军衔评定中,出现不少高风亮节、主动让衔的干部。在评定高级军衔的初步方案中,毛泽东主席为大元帅;除了后来被授予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外,提出被评为元帅的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被评为大将的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三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力量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彪炳,授予元帅衔当之无愧。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四位原新四军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功勋卓越,授予大将衔,理所当然。但是,当时他们都已离开军队,在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在毛泽东主动不要大元帅的表态带动下,其他几位领导都表示不评军衔。还有一些将领,已评完军衔,但在授衔前因工作需要,调离军队,他们放弃授衔的机会,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主动要求让衔的高级将领许光达、徐立清名扬全军、全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许光达,建国后奉命组建装甲兵,出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一职。在1955年授军衔时,作为西北野战军的代表人物及装甲兵负责人,许光达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在得知自己即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后,许光达几次向组织写信,请辞大将,改授为上将军衔。当老领导贺龙对他说:“你有大革命的经历,有内战的经历,有抗日战争的经历,有解放战争的经历,还有苏联红军的经历,我觉得应该授你大将军衔。”许光达没有放弃,又继续向中央申请:“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许光达的高风亮节,让毛主席也非常感慨,在一次会议上说:“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在毛主席力劝下,许光达只好接受了大将军衔,但他仍觉得受之有愧,又申请将自己的待遇降低一级,毛主席这次给批准了。因此,许光达是十位大将中唯一一位享受上将待遇的大将。

许光达大将

徐立清中将

1929年参加红军的徐立清,1949年9月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委,1950年9月任总干部部副部长,在革命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我军正兵团级的高级将领,按照规定本该授上将军衔。他在核报名单时,却将自己下调为中将。军委领导多次找他谈话,让他收回自降请求,但他仍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情况上报到最高领导,毛泽东主席又让周恩来总理做徐立清的工作。结果周恩来总理被徐立清说服了。徐立清说:“我从小给地主家放牛,是党把我培养成一个革命军人,我所做出的成绩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授予上将军衔我感到很不安。论德、才、资、功,授予我中将就已经感到十分荣耀了。再说,我是总干部部主管授衔工作的副部长,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出好样子。”他的一番话,让总理深受感动,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这些高级将领的风范无不感动全军、全国。

在人民解放军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全面展开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征途中,元帅和将军们在中央军委到各总部、军区、军兵种、高级院校的主要岗位上,充分发挥才智,率领部队夺取了抗美援越战争、平息西藏反动势力叛乱、中印自卫还击战、中越自卫还击战的伟大胜利;发展我国军事高科技,原子弹、氢弹试验爆炸成功,导弹、卫星升空;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国防,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军委主席。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等33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1994年8月,中央军委又确定增补3人为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共36 位,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其中有5位国家主要领导人,10位元帅,10位大将,有11人在新中国建立前为革命英勇牺牲。

在基建工程兵领导班子中,有3位开国少将,他们是李人林、朱光、黎原。李人林,1931年参加天(门)汉(川)游击队,1955年任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时被授予少将军衔。朱光,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1955年任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时被授予少将军衔;黎原,1938年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时晋升为少将。三位开国将军在革命战争中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身经百战,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防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基建工程兵任主任、副主任期间,与兵种党委其他常委一起,为基建工程兵的全面建设和搞好施工生产,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人林少将

朱光少将

黎原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和开国将军,除2020年健在的4位外,都已先后告别了他们心爱的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他们永远活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了72年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了天翻地覆地的变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一穷二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全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社会安稳,国富民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并确立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奋斗目标。同时,又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当今14亿多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车轮,谁敢阻挡,必将碰得头破血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作者简介

周绪银,男,中共党员,1945年4月初八出生于四川省永川县(今重庆市永川区)珠玉村。原基建工程兵指挥部办公室秘书科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老干部局原副局长。2002年1月退休,历任中国长城学会荣誉副秘书长、军旅文化宣传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周绪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老干部局原副局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