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四川的铸就、弘扬和传承

作者: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20210816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16 10:24:07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历次重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应对充分彰显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无穷力量,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过程中必须更好传承

●要忠实践行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大力发扬和衷共济、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始终保持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切实坚持尊重科学、崇尚理性的务实作风;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中坚作用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这个过程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带领全川人民,付出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作出了四川贡献。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它铸就于“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弘扬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4·20”芦山强烈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在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实践中,更需要把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核好好传承。

铸就:

面对灾难奏出时代最强音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四川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迅速行动,灾区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各路救援大军不畏艰险、顽强奋战,全国党政军民倾力支持、患难与共,全力以赴抗击特大地震灾害,先后打赢了抢险救人、安置攻坚、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恢复生产“六场”硬仗,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弘扬:

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精神保证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4·20”芦山强烈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过程中,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弘扬。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及早谋划和迅速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并动员全国力量实行对口支援。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各种方式支援灾后重建。灾区群众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用勤劳的双手建造自己的新家园。到2010年9月底,整个重建任务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超过震前水平。

在应对“4·20”芦山强烈地震过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和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抢险救援阶段,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过渡安置阶段,认真落实“五有”(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棉被、有临时住处)“三防”(防疫、防火、防治次生地质灾害)要求。在恢复重建阶段,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全省上下、党政军民顽强拼搏,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顺利完成,“户户安居乐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规划愿景成为现实,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新形势下灾后恢复重建的新路子。

在应对“8·8”九寨沟地震过程中,根据此次地震破坏大、损失大、影响大和衍生灾害严重的特点,省委、省政府和灾区党委、政府最短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争分夺秒开展人员搜救,全力以赴抢救伤员,及时有序疏散转移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24小时6万余人集中大转移,积极稳妥安置受灾群众,多措并举恢复灾区秩序,确保了大灾之后灾区保持大局稳定。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实行省统筹指导、灾区州县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注重恢复重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相结合、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圆满实现了“生态环境自然美丽、灾害防治安全有效、旅游服务整体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建目标,受灾州县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康的典范。

传承:

将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一系列精神力量的支撑。四川是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也是几次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历次重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应对充分彰显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无穷力量,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过程中必须更好传承。

传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忠实践行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在应对地震灾害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抢险救援阶段,突出生命至上,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时间赛跑,尽最大可能救人。在安置群众阶段,突出安民为要,大力实施过渡住房百日攻坚,努力安定人心、稳定社会。在恢复重建阶段,突出民生为重,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优先恢复群众住房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又好又快地重建新家园。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正在展开,要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群众切实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传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大力发扬和衷共济、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都是汶川人”响彻神州大地。空前浩大的救援队伍紧急向灾区集结,空前规模的救援物资紧急向灾区调运,空前声势的对口援建紧急在灾区展开。正是举国上下患难与共,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共同扛住了危难。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必须把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团结拼搏,在继承与发展中升华民族精神,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

传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始终保持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灾难中,虽然无数家园被毁坏,大量财产受损失,但锤炼了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凝聚了崛起危难的无穷力量。广大军民泰山压顶不弯腰,千难万险不放弃。灾区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在困境中奋进,抗击灾害、重建家园,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自立自强、互帮互助、生产自救,叫响“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面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艰巨任务,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超常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传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切实坚持尊重科学、崇尚理性的务实作风。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是几次应对地震灾害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坚持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抢险救人还是堰塞湖排险,无论道路抢通还是住房重建,无论恢复生产还是恢复生活,都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坚持科学理性,注重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生命的高度关爱,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大力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尤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

传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中坚作用。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作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省委、省政府及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干部挺身而出、组织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必须始终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民利益为重,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执笔:谢海彬,省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 20210816四川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