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八一特辑】军旗的风采(组章)‖ 刘志宏

作者:刘志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01 20:14:17 浏览次数: 【字体:

(组章)

刘志宏

军旗情思

从南昌城头高高飘起,枪林弹雨中,热血嘹亮了1927年8月的那个黎明;金戈铁马,万里雄风,“八一”军旗闪射着逼人的光芒,耸立成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桥头堡。

从此,南昌成了中国的一处大风景,梭镖和信念铸起军旗的绝对海拔,在嘹亮的号音中,飘遍井冈山,红透延安城,滚滚铁流在毛泽东睿智的注视里,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董存瑞、黄继光浴血卫旗,雷锋、张华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凝在永恒的价值观里……

多少将要别去老兵,内心充满了激动的泪水;多少踏入军营的新人,感情涌动岁月的潮汐。在军旗凝重而辉煌的舒展中,英烈们期望的目光穿透血泽染亮的晨昏,高高举起右手,用那个标准的军礼锻打“向前、向前、向前”的不朽旋律。

“八一”军旗,从南昌飘到今天,在世纪末的每一次浩浩荡荡的行进中,铿锵的节奏聚合起强大的内涵隆隆而来,在共和国每一片生长五谷的沃土中,每一条放飞爱情的小溪里,每一颗诗意茁壮的心灵上,每一双渴望和平的眸子中,真切地临摹三军将士信念中的阳光,临摹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次次洗礼……

八一建军节

界碑畅想

一柄闪光的枪刺,挑起界碑醒着的尊严。

“中国”,横平坚直的唐体宋体从烽火硝烟的深邃意境中,拥抱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日出日落,在海浪飞溅的礁岩上,在冰雪覆盖的山峰中,在牧草青青的原野里,耸立起中国辽阔的疆域和繁荣。

母亲的梦拥着岁月的沧桑,沿着弯弯曲曲的国界线走向每一块界碑,生命呵护着祖先血汗浸透的土地,在炎黄儿女的心中雕刻民族的气魄与精神。

伟岸的身躯,足以阻挡十二级狂风,让所有不屈的脊梁,饱饮钙质的营养,把满腔热血喷洒成锋利的自强自尊之剑,蜿蜒长城的雄风与威严!

于是,一轮远古的夕阳吻着那面飘扬的军旗,界碑,与和平的使者一道,奔腾着满腔的豪情,拥着祖国赋予的重托,从闪光走向辉煌,从永生走向永恒!

边关哨卡

日出日落是这片土地上古老的风景,飘雨飘雪是这座哨楼里美丽的诗意。一杆钢枪亮出一腔热血,在祖国的边关坚守一种责任。

拥抱着这块温热的土地,一种自豪冉冉升起,坚贞的信念如同哨楼,昭示一种渴望的精神与信仰。此刻,在哨卡的身后,到处蓬发着祖国无边的春色与自信。

神仙湾哨所、伊木河哨所、河尾滩哨所、河源哨所……

生命的寂寞布满了野花的民谣,但流血流汗的军功章中暗示着一个个可贵的真理。于是挺挺胸接受阳光的检阅,嚓嚓作响的正步里,警惕的目光挺拔成一片片醒目的豪气,一座座坚毅的山峰,在猎猎国旗的劲舞中,历史的烽烟挟裹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壮丽,渲染出边关千年不朽的雄风。

边关哨卡哟,以如金的沉默昂首苍天;那草绿色威武的身躯,永远呈现出深远的巍峨。虎豹难以逾越,烈火难以逾越,死亡难以逾越!只有和平的心声,列阵进入战士们美妙的思维,成为盛开的佳句。

边关哨卡,祖国忠诚的门神,和平凝成的威严!耸立在边关,耸立成长城不朽的砖石!

身在高原

仗剑入塞,生命注定属于海拔托起的那道闪光。

胸前,飘动着狂飙的漠风;背后,挺拔着哨卡的坚实。一柄警惕的枪刺,跃上雪峰折射太阳的颜色,让血脉里喷溅出的忠勇与无畏,只身嵌入野牦牛奔腾撕裂的岩页。

青春的身影,叠印在苍凉与雄浑的景致中,那一茬茬流淌的血质和秉性,伴着亢奋的心跳和艰难的呼吸,在迫近天空的高度,将不朽的誓言打磨得金光四射。

紧握着母亲的嘱托,根植在坚硬的荒原中,烈烈罡风,打磨着身上寄生的懦弱与恐惧凛凛正气,挺直和平的目光和意志的坚毅,让信念、爱情和希望,在远离亲人的边关百炼成钢!

这里没有走马观花的看客,怀抱群山的巍峨,饱饮峭拔的山风,让界碑耸起的威严,一次次列队走过八一军旗飘出的史诗,等待祖国和人民检阅!

大海情怀

犁开蓝天碧海的波涛,浪花从血脉之上飘扬海魂衫的骄傲。一身血性守候在柔软的国境线上,让犀利的双眸洞穿风雨沧桑。

海鸥飞翔的高度里,一幅抹不去的国画,悬挂在清清的碧波中。那首关于大海的诗,正在拔锚远航的平仄里,启开被时光封闭的读书声,拥着早霞的美丽放飞灵性。

海风扑打着军旗的威武,彩云映红了水兵的刚毅。一声声旗语擎起祖国的问候,在心与岸之间,在爱与恨之间,叩击礁岩的脊梁,在渐渐升高的炮膛里,昂首成为一种绝响。

于是,满眼的风景即使在风雨中受潮,也不会折断水兵的翅膀。一种钢的意志在航母甲板上悄然升起,让长城的劲舞,黄河的图腾以及祖国的叮咛,在每一片海域种植华夏亘古的神圣,种植舰队永不褪色的忠诚!

一望无垠的波涛里,五星红旗的高度永远是大海浪漫的边幅。而那片跳跃的灯火,让和平的月光倚舷而立,照耀祖国甜蜜的梦境……

爱恋蓝天

生命属于蓝天,属于列队掠过的机群姿意翱翔的威严。

蓝天白云下面,长城蜿蜒的国土,长江书写的文明,昆仑横空出的意境,在博大的版图上,蘸着热血锻打一种信念,让灵魂的双翼伸展为生命的符号,飘飞八一军旗的威严。

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预警机,教练机……

以鹰的锐眼环视碧海青天,一声傲然的长啸,把鹰击长空的气势化作箴言,让弹射而出的力量,撕开阴云霉雨的厚重,播撒和平友谊的魅力,捍卫一片炊烟茂盛的遐想。

在自豪中飞翔,蓝天的弧线联缀起一段段历史,把海水的温柔,大山的坚定,庄稼的馨香和夜月的忠贞,放飞在仰天长啸的壮烈里,让待旦的长戈像闪电裂过长空,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彩虹。

辽阔的地平线上,腾飞而起的共和国之鹰,已把绿色的橄榄枝洒向世界的双眸中……

御火绿荫

一种刚烈、一种深沉,像一部绝版的传奇,燃烧着粗犷而坚贞的线条,在祖国的额头耸立成一片雄性的图腾。

消防车锻打轰鸣,喷射千古的豪情;水带物起的劲舞,让每颗五星闪光古格里放飞不朽的操守浩然的品性;挂钩梯顶起的高度,剽悍如龙勇猛如虎,施展出一身绝技,抖擞开一腔狂飙……

火情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那消防警笛扬起的威严,过死亡禁区,穿越浓烟,让无畏的气势出凝聚橄榄绿的高度,以一剪英勇钙化所有的懦弱。一片绿荫的肝胆,蕴含着黄钟大吕的壮烈,用热血描绘水枪的神奇,用激情雕琢板障的厚重,用生命锻造阳光的热,用无怨无悔的青春书写一部壮烈的史籍。

多少英雄的魂魄在烈火中永恒成一轮不落的太阳,多少呐喊在岁月的尽头隆起民族的头颅。

共和国坚定的基座上,那一座青铜的雕像汇聚着无私无畏的不朽,与平安对视,与风雨同眠,在金黄色的舞蹈中,放飞天堂的颜色和正步的力度……

作者简介

刘志宏,男,政工师,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供职于《甘肃自然资源报》社。作品散见《中国国土资源报》《甘肃日报》《散文诗》《青海湖》《巴蜀史志》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出版散文诗集《感情的牧歌》,散文集《思想深处的乡土》《岁月的回声》等著作。

END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志宏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