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昔日播下四川革命火种 而今这里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徐登林钟帆王若晔 来源:2021070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01 14:56:35 浏览次数: 【字体:

蓬溪起义动员旧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若晔摄

坐标

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

“欢迎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诞生地。”6月13日,正值端午假期,遂宁市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村民唐春红忙着适应自己的新职业——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解说员。

那是一段牛角沟村人至今记忆深刻的历史。1929年6月29日,川军第七混成旅代旅长、共产党员旷继勋率领4000余名官兵在牛角沟村起义,树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旗帜。与此同时,中共四川省委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川人民发布了《为江防军第七混成旅举行革命兵变的宣言》,四川各地纷纷响应,进行了一次在中共四川省委直接领导下的震惊全川的革命武装行动。

起义历时月余,行经12个县,从川中转战到川东北,其间先后建立了蓬溪和新政两个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早的县级苏维埃政府。这次起义,既打破了白色恐怖的危局,又极大地激励了全川人民,对四川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开拓起到了支援与配合作用,在四川播下了革命火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09年,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为更好传承发扬红色基因,2019年,蓬溪县启动蓬溪起义遗址综合性保护开发。2020年8月,总投资1.5亿元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正式启动,主要建设有牛角沟起义陈列馆、起义纪念碑、指挥部旧址等景点,旨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红色主题研学旅行基地等。

“群众很支持,主动捐出家里的镰刀、蓑衣等老物件,不少村民还到项目现场帮忙。”牛角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项目采取合资方式,让村集体有收益、村民有股份,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项目正式运营后,预计村民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蓬溪县已构建起旷继勋公园、中国红海、蓬南烈士陵园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本版撰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登林钟帆王若晔

来源: 2021070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