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雷仕忠 ‖ 红梅花儿开

作者:雷仕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7 21:00:55 浏览次数: 【字体:

红梅花儿开 


雷仕忠
牛年春来早,气温节节升,红梅吐艳春意动,无尽春意在枝头。
牛年春节期间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我信步来到崇州市罨画池公园。在罨画池畔,在盆景园旁,在陆游祠内,但见一树又一树的红梅花儿竞相开放,暖心的阳光洒在笑咪咪的花朵上,给古园林凭添了无限生机。兴之所至,拿出手机,随手拍下了一张又一张艳照。



2021年春节期间, 崇州市罨画池公园红梅盛开(雷仕忠 摄)



2021年春节期间,崇州市陆游祠内红梅开放(雷仕忠 摄)
我沉浸在美色里,忽然耳畔仿佛响起了悦耳的歌声: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千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这哪里是“仿佛”听到,这歌分明在我心灵深处响起的哟!
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政委杜文彪是我大儿子的高中同窗,同我也是忘年交。2011年6月9日,他率该团歌剧《江姐》剧组到成都演出,特邀他的高中同窗、他的父母和我们夫妇一行三四十人到成都去观看。

2011年,大型红色经典歌剧《江姐》成都演出海报(雷皓 摄)
《江姐》是享有盛誉的国宝级“文艺将星”、空政文工团艺术家阎肃根据长编小说《红岩》创作的大型红色经典歌剧,艺术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和人格力量。无论在全国哪里巡演,都受到十分热烈的欢迎。

1964年10月13日晚,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歌剧《江姐》,并登台接见了《江姐》剧组,对《江姐》给与了很高评价。


1964年10月13日,阎肃(第三排左数第四位)和《江姐》剧组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图片来源:人民网)


据说毛主席一生只看过两部歌剧,一部是在延安时看的《白毛女》,另一部就是建国后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江姐》。
毛主席还单独在中南海内接见过阎肃,送了他一套《毛泽东选集》,鼓励他好好干,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江姐》一炮走红,在全国多地公演,掀起了《江姐》热潮,先后复排五次,上演一千多场。《江姐》凝炼升华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 的“红梅精神”,影响教育了几代人,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成为了歌剧史上的里程碑。



红色经典歌剧《江姐》(图片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我们一行对能有幸被邀请去看这样的歌剧既兴奋又激动,记得那天刚刚吃过午饭,催着准备早点出发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大家早早来到成都一家餐厅,稍事休息,即提前摆上晚宴。酒席上,你敬我,我敬你,边喝边天南地北神侃,但七嘴八舌兴奋地谈得最多的是想像中的演出盛况。特别是那几个充满“文艺细胞”的文艺活跃分子,像蒋川、李勇、孙小刚等更是把餐厅搅得热火朝天。
热闹的晚宴匆匆结束后,我们当即来到演出地锦江大礼堂,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这时,离开演时间起码还有半个钟头,我起眼一看,剧场内已座无虚席,观众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锦江大礼堂
当晚七时,惟幕徐徐拉开,演出在音乐声中开始。当江姐穿着篮色旗袍、红色毛衣、白色围巾一出台亮相,全场就响起热烈的掌声。演出中,《五洲人民齐欢笑》《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绣红旗》等精彩唱段,引起了观众强烈共鸣,心随着剧情的推进跌宕起伏。就连我们一行中那几个充满“文艺细胞”的活跃分子也是那么专注、认真地看演出。当江姐唱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主题歌《红梅赞》时,剧情推向了高潮,大家不约而同报以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第五代“江姐”扮演者伊泓远(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演出结束后更令大家激动的是,我们一行作为空政文工团政委杜文彪的特邀嘉宾,有幸被邀登上舞台,与《江姐》剧目第五代江姐扮演者、女高音歌唱家伊泓远见面并合影留念。我们佩服她那端庄的舞台气质,扎实的演唱功底,华美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和亲和力,纷纷祝贺她演出成功,祝贺她成功地塑造了江姐的英雄形象!



2011年6月,空政文工团政委杜文彪(左一)、杜文彪父母(左二、三)、笔者夫妇(左五、六)与江姐扮演者伊泓远(左四)合影 (雷皓 摄)


2011年6月,江姐扮演者伊泓远与部分崇州市观众合影(雷皓 摄)

2011年6月,喜欢唱唱跳跳的追星族、警官李勇(右一)与自己的偶像、江姐扮演者伊泓远(左一)合影(雷皓 摄) 


距那次在锦江大礼堂观看歌剧《江姐》演出快十年了,《江姐》用艺术的形式,把优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与理想追求完美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永远难以忘怀。在这红梅花儿又开的美好季节,重温经典,仍然给我们以巨大的精神震撼!
我们期盼,有朝一日,能复排第六代《江姐》,能让《江姐》重现舞台与全国观众见面。



建党百年华诞之际,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和陕西演艺集团及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经典民族歌剧《江姐》全国巡演将华彩启幕(图片来源:凤凰网陕西)
2021年3月4日第2稿

扩展阅读 1
看完《江姐》毛主席单独接见
周总理夫妇买票看《江姐》
1964年8月2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观看了《江姐》,基本表示认可,认为再改一改就可公演。同年9月,团长黄河、政委陆友分别随艺术团出国访问演出。出国前,文工团常委会决定:由副团长刘敬贤主持工作,《江姐》争取在国庆节前后公演,具体演出时间还需要空军首长来决定。很多演员见总是不让公演,心里着急,跑到刘敬贤跟前絮叨这件事:“刘副团长,什么时候能让我们演呀?你去问问嘛!”“你们着急,我比你们还要急!”刘敬贤瞪着眼睛说。那几天,刘敬贤被一些演员弄烦了,鼓足勇气,跑到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王静敏的办公室,要求把《江姐》推出去公演。王静敏看着他,足足有5分钟没说话,尔后问道:“公演以后,你能保证主题歌流行全国吗?”王静敏知道,刘亚楼对主题歌《红梅赞》格外关注。刘敬贤也豁出去了,当即立下了军令状:“我能保证!要是这个戏不能打响,主题歌不能流行全国,你撤我的职!”王静敏沉思片刻,点点头说:“那好,你们就演吧。”



毛主席、刘少奇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一起(图片来源:凤凰网)
1964年9月4日,空政文工团在中国儿童剧场演出7场歌剧《江姐》。公演第二天,外交部副部长刘晓和夫人观看了演出,对《江姐》赞不绝口。刘晓曾与周恩来一道参加过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彼此非常熟悉。回去后把这部戏介绍给了周恩来:“空政文工团有一出很不错的歌剧,名叫《江姐》。”
9月6日黄昏,中国儿童剧场门口熙熙攘攘,观众正在入场。一辆红旗轿车远远地停住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事先没有通知,也没带随行人员,如同普通群众一样来到剧场。他们在售票窗口买了两张票,门厅工作人员一见周总理,扭头就往里边跑,口中直嚷:“周总理看演出来啦!”刘敬贤等团领导正在后台忙碌,听说周总理来了,又惊又喜,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忙跑出来迎接。好在他们平时都在前排预留了四个空座位,便迎过去请周总理、邓颖超入座。副主任刘敬贤、干事顾正平一左一右坐两边,陪同观看。演出中间,刘敬贤适时地向周总理简短介绍剧情。总理聚精会神地看戏,没说什么,只是他的手随着音乐旋律,在椅子扶手上轻轻打着拍子。看到剧中蒋对章把口中烟嘴在袖口擦一擦递给沈养斋时,周总理和邓颖超都笑个不停。
幕间休息,在休息室里,团里同志请周总理作指示,总理微笑着把脸转向邓颖超说:“你就说说吧。”邓颖超高兴地说:“你们演得很好,情节很感人,歌曲也很好听。”周总理、邓颖超平易近人的作风使大家感到非常亲切,没有一点儿压力。


江竹筠烈士(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毛主席动情看《江姐》
1964年10月12日夜,演员们结束了一天的演出,回到文工团驻地。刘敬贤正想休息,有个干事跑来报告:“毛主席明天要来看演出,地点定在人民大会堂3楼小礼堂。”刘敬贤马上打电话给王静敏副主任,王静敏要求对演员暂时保密,并特别强调:“要保证安全。”
此时演员们都已上床,一个紧急通知把他们叫了起来。刘敬贤下达了明晚的演出任务,虽然没有讲谁来看演出,大家从团领导那关不住的笑脸上,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谜底。由于公演地点已从儿童剧院挪到了民族文化宫礼堂,服装、道具、灯具全搁在那儿,离明晚演出还不足20小时。搬东西、装台就显得紧张了。会一散,汽车轰鸣,大队人马直奔民族文化宫。那一夜,所有演职人员都没有睡觉。
任务布置了,刘敬贤却在犯嘀咕,他在琢磨王静敏说的“要保证安全”是什么意思?他记得扮演江姐的3位女演员,其亲属有点什么“问题”。那时候是讲成份的。他不敢马虎,连夜查看档案,一查“问题”还不少。3位“江姐”谁上谁不上,刘敬贤不敢擅做主张,再次打电话请示王静敏。王静敏考虑片刻,决定:万馥香演上半场,蒋祖缋演下半场,郑惠荣做预备。



第一代“江姐”扮演者万馥香(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第一代“江姐”扮演者蒋祖缋(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第一代“江姐”扮演者郑惠荣(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彭真、薄一波、罗瑞卿、杨尚昆、江青等,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空政文工团的歌剧《江姐》。毛泽东看戏时很能入戏,他神情专注,看得十分认真,脸部表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当看到“江姐”被叛徒出卖而被捕时,立刻板着脸,瞪着眼,嘴唇紧闭,一副生气的模样;当看到蒋对章和警察局长沈养斋一段戏时,毛泽东又忍不住哈哈大笑。
在观看演出期间,毛泽东说了一句充满感情的活:“江姐那么好的一位同志,为什么让她死了呢?”周总理听了,会意地笑了笑。10月14日,毛泽东见到空政文工团的有关同志,又说:“看了你们的歌剧,剧本改写得不错嘛。是否可以不要‘江姐’死。要把沈养斋抓住,沈醉在北京嘛,大特务头子,我们早已抓住了,沈醉的检查我都看过了嘛。”至于如何抓沈醉,毛泽东说:“就让双枪老太婆把沈醉包围住,不要跑掉了,要抓住嘛。”


1940年,“双枪老太婆”原型陈联诗(左)和战友林佩尧(左二)为孩子廖宁君(右一)林向北(左三)订婚。此为订婚照(图片来源:腾讯网)


就在毛泽东观看《江姐》的那天晚上,刘亚楼正在南京主持一个会议。他守候在电话机旁,急切地想要了解演出的情况。北京方面把人民大会堂这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刘亚楼。当得知演出获得成功后,兴奋的刘亚楼第二天就派专机把《江姐》剧组的全体人员接到南京,请他们吃饭。南空领导给刘亚楼敬酒,刘亚楼不喝,叫他们给文工团的同志敬酒。刘亚楼高兴地说:“知道他们是谁吗?昨天毛主席看了他们演的《江姐》!我代表空军党委,一级党委啊!向大家敬酒,要把戏搞得更好,不要翘尾巴……”


江姐在渣滓洞监狱鼓励同胞为了新中国和下一代,一定要增强斗志,坚定革命必胜信念(谭超 摄,图片来源:中广军事)


看完《江姐》,毛主席单独接见
1964年11月的一天,《江姐》仍在热演。那天晚上,阎肃到文工团大院街对面的一个小剧场,看红旗越剧团排演《红楼梦》。因当时大院门口正在修路,弄得阎肃一腿一脚的石灰,他也没当个事儿。看了一会儿,感到胃有些不舒服,阎肃就一个人从剧场出来,准备回宿舍歇会儿。刚走到团门口,突然,一辆吉普车在身边停下,车上人喊到:“阎肃,你在这儿啊?找你半天了,快上车,有紧急任务。”


1953年, 阎肃获得原西南军区文工团当年先进模范称号(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阎肃一愣,心想,这么晚了还有什么任务,看着政治部的同志,随口说:“什么任务啊?我可没穿军装。”阎肃那天身上只裹了件又破又旧的黑棉袄,老棉裤上沾满了石灰,围着条大围脖,几天没刮胡子,尽显“邋遢本色”,阎肃不修边幅也习惯了。来人看了一下,也显出无奈的样子,但还是催道:“快上车吧,来不及了!”阎肃赶紧上了车。车在拐过几条街后,直接开进了中南海。
进入中南海后,经过几道岗哨询问,司机答:“是阎肃。”哨兵随即立刻放行。到这时,阎肃才知道,是毛主席看过《江姐》后深为感动,《江姐》也是毛主席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那天,是主席想要见见写这部歌剧的年轻人。



青年时期的阎肃夫妇(图片来源:人民网)
车子在一幢小楼前停下,当阎肃随工作人员走进一个小会客厅时,毛主席已经在那里了。阎肃见到毛主席,激动紧张得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按说应该行军礼吧,可又没有穿军服,而且觉得自己当时的那身打扮,尤其是满腿的石灰,满脸的胡子也实在是过于狼狈,只好傻傻地站在那儿。这时,毛主席笑着向阎肃走过来,阎肃灵机一动,给主席鞠了个大躬,“毛主席我来晚了”,又赶紧握住毛主席伸过来的手,弄得毛主席和在场的人都笑了。阎肃回忆说,主席很高大、魁梧,手很大,五根手指跟小胡萝卜似的,非常有力。毛主席边握着阎肃的手,边说了一些话,非常洪亮。因毛主席说话有浓重的湖南口音,再加上阎肃紧张,只听得耳边“轰轰”地响,其实一句也没听得太懂,但大意是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大致是说:《江姐》写得很好,你干得不错,我送给你一套《毛泽东选集》,你要继续努力,好好干等等。
阎肃听完,说自己一定继续努力。


红色经典歌剧《江姐》剧照(图片来源:搜狐网)


“江姐”,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歌剧《江姐》创作之前,小说《红岩》在全国广为流传,仅当时各地排练的与《红岩》有关的戏就有六七十种。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一经公演,迅速在全国掀起《江姐》热潮,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群众,都给予高度评价。毛主席说:“你们的歌剧打响了,可以走遍全国了。”周总理经常在开大会时带领大家唱《红梅赞》,李先念说:“《红梅赞》已经成了非常流行的歌曲了,包括我们总理在内,经常唱它。”


中国歌剧《江姐》,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图片来源:凤凰网)


时代需要《江姐》,人民需要《江姐》。民族要生存,国家要发展,尤其需要这种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尤其需要一种为了信仰勇于牺牲的精神。歌剧《江姐》创造了一个几代人向往的精神高地,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和高度,也在中国民族歌剧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广大人民心中抹不去的“文艺符号”。


2009年,阎肃和第五代“江姐”合影(图片来源:人民网)

江姐等英烈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中锤炼出的“红岩精神”,感动和激励着共和国几代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广播电台教唱的是《红梅赞》;小孩儿背心儿上印的是红梅,跳猴皮筋儿唱的是《红梅赞》;火车车厢里播放的是《红梅赞》;商店卖的手帕印的是《红梅赞》;暖瓶上有江姐的造型,理发店大门上也写着“本店专理江姐发式”。霎时间,江姐造型、江姐服装、《江姐》主题歌曲在全国流传,江姐成为青年人心中的偶像,蓝旗袍、红毛衣、白围巾成为时尚流行服装。江姐,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来源:央广军事)


扩展阅读 2
歌剧《江姐》演出盛况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在首都高校巡演(郭幸福 摄,图片来源:国防部网)

从1964年9月到1965年10月,空政文工团在全国演出《江姐》257场。

■1964年9月

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公演,共演出26场。

■1964年10月22日、23日

在南京演出。

■1964年11月21日

在上海演出43场,场场爆满,观众达7万多人次。

■1965年1月 

在广州演出数日。

■广州演出结束后

在深圳演出8场,8000多香港观众专程前往观看。

■1965年初

南空文工团、上海越剧院、出新越剧院、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上海实验歌剧院先后在沪上演了《江姐》,6家剧团在同一城市同演一个剧目,时间长达两个多月,形成我国戏剧界罕见的文化景观。


第一代“江姐”任桂珍与第六代“江姐”何晓楠(蒋迪雯 摄,图片来源:山西晚报)
(来源:光明日报)



扩展阅读 3


歌剧《江姐》精彩唱段节录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演员韩延文演唱《红梅赞》剧照(图片来源:新华网)
绣红旗
线儿长,针儿密,
含着热泪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
与其说是悲,


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哪,多少代,

今天终于盼到了你。 

千分情,万分爱, 

化作金星绣红旗。 

平日刀丛不眨眼,

今日里心跳分外急。 

一针针哪一线线,

绣出一片新天地。

五洲人民齐欢笑


不要用哭声告别,
不要把眼泪轻抛,
青山到处埋忠骨, 
天涯何愁无芳草! 
黎明之前身死去, 
脸不变色心不跳! 
满天朝霞照着我,
胸中万杆红旗飘! 
回首平生无憾事,
只恨不能亲手—— 
把新社会来建造。 
到明天山城解放红日高照,
请代我向党来汇报:
就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
我的心永远和母亲在一道;
能把青春献给党,
正是我无上的荣耀。
到明天家乡解放红日高照,
请代我向同志们来问好,
就说在建设祖国的大道上, 
我的心永远和战友在一道;
我祝同志们身体永康健,
为革命多多立功劳!
到明天全国解放红日高照,
请代我把孩子来照料,
告诉他胜利得来不容易,
别把这战斗的年月轻忘掉,
告诉他当好革命的接班人,
莫辜负人民的期望党的教导! 
云水激,卷怒潮,
风雷震,报春到,
一人倒下万人起,
 燎原烈火照天烧, 
重整山河,开出幸福道,


丽日蓝天,五洲人民齐欢笑。


作者简介

雷仕忠,四川省崇州市委宣传部退休干部,81岁,中共党员,发表各类文字作品和照片2000余件,其中约60件作品获全国、省、市三级一、二、三等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雷仕忠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