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钟学惠 ‖ 程老伯的幸福生活
程老伯的幸福生活
钟学惠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前不久,我去荣县来牟镇采访了志愿军老兵程老伯。
他叫程怀英,生于1935年,今年85岁了。程老伯精神矍铄,声音响亮,看上去非常健朗,只是耳朵有点背。堂屋里,也80多岁的老伴正坐在吸氧机前吸氧。老伯告诉我们,老伴患有慢性病,到冬天就离不开火炉,还需要吸氧,现在条件好了,家里就买了台吸氧机。
程怀英夫妇
听说我们来了解他在朝鲜参战的故事,程老伯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他告诉我们,1951年自己16岁的时候,被选入长山区中队。当他打着赤脚去报到的时候,恰好碰到征兵部队杨排长。杨排长问:小鬼,想当兵不?于是他就报了名去当兵。首长看到他大冬天的打着光脚板,就给了一双胶鞋让他穿上,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母亲问他哪里来的,他说是区上领导送的。不久,他就穿着胶鞋当兵去了。
程老伯家九姊妹,2个姐姐,7个兄弟,他是年纪最小的,但并不是百姓爱幺儿的那种家庭。离开的时候,父亲在屋里抽他的叶子烟,感觉没当回事,只有母亲流着泪把他送到村口。
经过短暂军训后,他就被送到朝鲜战场。一到战场他就很活跃,按他的说法叫活蹦乱跳。大家都不清楚他的名字,都叫他小鬼、程小鬼。他是工程兵,不打战就筑路修桥,构筑和修补工事,战斗一打响,他又成为一名前线战士。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根本不像一个新兵。他说,那些鬼子笨得很,进攻的时候,穿着避弹衣,端着卡宾枪,大头皮鞋“硿——硿——硿——”地向阵地推进,我们一打,他们丢下武器就逃跑。我们的装备落后,射程不远,准心不好,只有等到敌人近点再近点、尤其是五十米的时候才好打……
谈到作战,程老伯眉宇间充满自豪之气,幸福满满,尤其是讲到消灭了敌人,把缴获的尼龙布加钢板的避弹衣穿在身上的时候,手舞足蹈,仿佛回到了胜利的战场。说着,他叫家人把当年从战场上带回来的一只靴子给我们看。他说,那时军备差,这是穿在胶鞋里面保暖的内靴,需要缝在外靴里面,干了湿,湿了又干,直到穿烂为止……
程老伯保存至今的一只保暖袜
敌机夜间轰炸,要派探子到阵地前来侦查,然后打信号弹,两颗信号弹交叉的地方就是轰炸目标。首长就叫我们去摸夜螺丝,抓到探子就地处决。
问程老伯在战场想不想家,他说:“不——想,那时候恐怕家里人都不晓得我还在不在哟!我又没文化,三年没给屋头写过信。”言谈之间,程老伯把生死看得非常淡定,总是充满英雄主义和乐观情怀。
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惨烈的。因为战斗伤亡很大,阵地上有时候一两百米才有一个战士防守。战斗减员整编和抽调让他自己都记不住换了几次连队了,入伍时同过鸭绿江的本班战友都没有了,但程老伯还清晰地记得王德明、侯泽祥等福建战友的名字。1953年停战后,他留守在朝鲜还待了一年,回国的人员中他一个都不认识……
程老伯参加过过两次战斗,立过三等功,被送到湖南工程预备学院,从扫盲开始读书。可是他根本跟不上,宁愿回家种地,于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复员了。
回到老家,党和政府安排他到县农机厂当领导。那时搞农业机械化,县里上了插秧机项目,他带领技术人员进行试制,可怎么研制都达不到理想效果,秧苗老是从水田里浮上来。程老伯感觉自己不是干工厂的料,再次请求回到自己的老家种地。
在战场上跟死神打过交道的程老伯回去当了生产队长,带领社员抓革命促生产,每年都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还集体养猪,让社员过年有肉吃,国家的退库粮他也把它优先分给困难户。程老伯的威望很高,在最合适的岗位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才卸任。
政协全国委员会颁发抗美援朝纪念章(1951)、全国慰问团赠抗美援朝纪念章(1953.10)
当年当兵是很苦的,起初一分钱津贴都没有,几个月不洗澡是常事,大家都长了虱子,部队上每个人一小包六六粉(现在已经禁用的一种杀虫剂)。但程老伯感到很幸福,因为在家没鞋穿,在那里吃得饱,穿得暖;他认识的战友都牺牲了,他活着回来了。
他受过伤,颧骨处和右小腿被炮弹薄片击中过,腿上至今都还留着三四十厘米长的巨大疤痕,但他说这是轻伤,那时领导经常教导我们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他的亲人告诉我们,腿伤对他的影响很大,有时候走路走着走着腿脚就了,人就瘫了,但他从不提这些,他觉得他很幸福、他说,现在每月有两千多元的优抚金,很知足。几个子女有的开厂,有的做生意,有的打工,有的办学,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孙辈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留在老家的子孙们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了“金土地”公司种茶叶,他们在公司打工,每年还有土地分红,一家人其乐融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钟学惠(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