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特稿】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三:如何看待南下广东的失败│南下广东打的这几仗

作者:周根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07 16:58:01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华魂网供“方志四川”专稿

 编者按 6月24日起,“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将连载“中华魂网”供“方志四川”专稿《八一枪声的回荡》,作者是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现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的周根保。欢迎关注阅读并在文尾留言处留下您的阅读感想。

卷首语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习近平

如何看待南下广东的失败? 

二、南下广东打的这几仗

南下广东,一路打胜仗,最后却兵败潮汕,教训在哪里呢?

先说瑞金“三战三捷”。

起义军过广昌后,分两路前进。第11军为右纵队,第20军为左纵队,约定在壬田会合后入瑞金。壬田是通往瑞金必经之路,敌钱大钧一部在壬田的前方布防。

瑞金县壬田的战斗地点(《八一南昌起义》画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

8月25日,贺龙亲自指挥20军向敌攻击,击溃了敌人。壬田战斗,是南下第一仗,20军虽然取胜,但自己损失也很大,第三团团长牺牲,第四团团长重伤,连排长伤亡十多人,士兵伤亡百余名。

随后,得知敌重兵在会昌,前委决定于8月30日发起会昌战役。

广东是起义部队南下目的地,打下会昌,其战略目的是为了敲开南粤大门。

会昌天门嶂(图片来自网络)

30日凌晨,进攻会昌战斗打响了!

起义军是疲惫之师,而钱大钧的三个师,基本是以逸待劳,这就注定这一仗并不好打。

预先计划是让20军佯攻,起义军主力第11军两个师迂回围歼敌人,没想到双方一交火,钱大钧就往会昌城内退却,正面攻击部队没等叶挺部队跟上,就趁胜追击十多里,哪知钱大钧在离会昌二三里处,忽然增兵三个团,实施反攻,顿时形成转胜为败的局面。

后来,迷路的第11军第25师赶到,这支生力军,从会昌城西北发起冲锋,迅速攻下城西北高地,敌人向会昌城退却。

9月2日早晨,不知钱大钧在会昌已败,黄绍竑的两个师赶上来了,叶部又出城,拼死奋战,全力出击,到黄昏,再次把敌人击退。

初战三仗,表面上看来起义军胜利了,但从最终战果得失上评估,应该是得不偿失。起义军一方,第11军伤亡一千余人,第20军伤亡七百余人,钱大钧和黄绍竑损失大约五千人,现实情况是,敌军损失大,却可以马上得到补充,起义军无后方作战,根本无法补充,更糟糕的是,近千名伤病员如何安置?留下,部队一走很可能被反共民团武装杀害,况且农村也无医无药。带走,更麻烦,如果对作战受伤人员弃之不管,谁还肯为你卖命?管,只能是担架抬着走……缴获来的枪也舍不得丢,这更加增添了部队行军的负担。

民夫少,伤员多,部队行进的速度极其缓慢。但困难更大就是没有群众基础。凡事没有人报信,两眼一抹黑,起义部队在明处,容易遭到敌军袭击。

9月5日,起义军先头部队到达长汀。周恩来在这向中央写报告,汇报离开南昌后作战经过:

“总瑞金会昌两役,我军伤亡官兵,约近千数,子弹消耗亦多。本来沿途行军,因山路崎岖,给养困难,落伍逃亡重病之士兵,为数极多,经此两役,我虽胜,但兵员与子弹之缺乏,实成为入潮梅后必生之最大困难。”

过去多讲起义军瑞金三战三捷,极大鼓舞了士气,称全军官兵,不减当年出师北伐之勇!其实这“三战”,不仅消耗起义军的力量,给我军南下行军增加极大困难,更使起义军将士增加轻敌和骄纵之气,为潮汕失败埋下了伏笔。

汤坑战斗的经过,更是鲜活例证:

9月27日,贺龙率领第20军一、二师和叶挺率领的第11军24师,首先在揭阳县汤坑地区与敌人相遇。起义部队先击败了王俊警备旅,接着击溃了薛岳部第二师,随即又与陈济棠的第十一师展开激战。由于连续苦战,最后未能突破陈济棠部敌军防线。双方都被迫撤出战斗。

汤坑战斗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当年在起义部队71团2营肖克同志,1997年1月25日,到他当年参加激烈战斗的汤坑战场参观,他动情地指着当年战场方向说:

“我军为了夺取老鼠山,打通汾水村,和强敌展开对攻战,双方伤亡十分惨重,老鼠山前的小河变成血河,鲜血顺着河沟往下流;山前的尸体堆积有一米多高,最后我们是趟着鲜血,踏着成堆的尸体攻上老鼠山的”。

汤坑激站,起义军伤亡二千余人,其中第24四师伤亡过半,弹药也消耗大部分。从实际情况来说,已经无力再打,据史料介绍:

叶挺气坏了,他要出这口气,还要继续再打。

刘伯承实在忍不住了,坚决不干了。他的理由很简单:

不能再打了,我军伤亡太大,六千多官兵死伤两千多人,已经无力再战了。

起义军于9月30日上午,向揭阳方向撤退。

很多战士临行都不愿意撤:

 “凭什么,我们又没有打败仗,为什么要撤!”

不少干部也是一肚子气:

“丢哪妈,老子从吃军粮以后,向后退这还是第一次!”

24师官兵最看重的铁军的荣誉,在撤退路上也骂开了:

 “为什么要退?丢哪妈?干嘛不拼个鱼死网破?咱铁军的名声就这样丢了!”

贺龙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冲着队伍大声喊着:

“同志们,这十年我们是垮了再来,再垮再干,越干越大,为什么?就因为我们干的是革命,不怕失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起义部队从汾水后撤当然是迫不得已,起义军不仅没达到击溃敌军联系海陆丰的目的,而且主力遭到严重损失而无法及时恢复,由此导致整个潮汕的局势急转直下。

汤坑战役战略上的失败,决定了潮汕的失败。

汤坑战斗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对汤坑战斗,刘汉升在《南昌起义之后》评说:

“打败了王俊,打跑了薛岳,陈济棠率领战斗力很强的第11师又接上来了,起义部队打来打去就那些人,而对手的部队却是后续不断,接连轮换涌来,我方兵员和枪支弹药是只减不增。”

“又和陈济棠的第11师打了一天,同样又打得对方差点招架不住。”

 “虽然起义部队在一点点的消耗掉,但其战斗力却到了让人没法理解的地步。几千疲惫之旅,面对着数倍于己,武器装备又比自己精良,况且自己还处于不利的地形上,两天时间内,竟然打垮对方三个精锐的主力师,不能不说是军事上的奇迹!

这恐怕不是用一般道理说得清楚的。”

汤坑战斗失利,首先是指挥员的轻敌思想造成的。

 刘伯承在《南昌暴动始末记》中痛心地说:

刘伯承(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我军照预定计划在潮州不停滞,即一齐向揭阳、汤坑前进,27日即可在梅江与三河坝之第25师联同作战,乃事实大谬不然……本可24日集中揭阳,(潮安距揭阳七十里)竟至27日尚未完全集中,这是我军遭大大失败的罪过。”

我军坐失良机,敌人先我集中,先我行动,先我占领有利地形;加之我对敌情不了解(误以为当面之敌仅一千人,其实在汤坑方面主力是四个生力军师、尚有两个师攻我潮州、还有钱大钧攻我三河坝),我误判“有敌千余人”,决计“吃掉它”。

错误的情报,造成错误们判断,错误的判断带来错误的决心,最后必然造成恶劣的后果……

从诸多材料,我们又一次看到叶挺,他仍然像当年北伐打泗桥、贺胜桥、武昌那样勇猛,那样战无不胜的信心,藐视敌人的气概……

叶挺(图片来自网络)

27日,从午后一时许,战斗展开,一个小时,打垮了王俊,发现敌人并非一千多人,本应当停下来研究一下情况,但没有,一路打下去;

接着遇到薛岳了,这是第二回合,薛岳也被我军打败了,这时已发现敌人后续很强,应当停止攻击;

但是,仍是连续攻击……至28日,我军十分疲惫了,应赶紧撤出战斗,另谋善策;

但又没有,仍然不顾一切继续攻击,陈济棠师上来了,继续与陈师作战。并且把他打得几乎招架不住……

我军与敌进行车轮战,敌人越打越多,而我军只这一支部队,连战几场,这种打法,自然难以取胜。

28日,激战几日之后,再一次彻底激战,直到28日后半夜,我军夜袭失败,才于29日凌晨,开始撤退。

29日,敌人明知我军已经撤退,未敢组织追击。

而且,听到遥传我军要反攻,立即退到更远地方去“布防”。

这就是我军的军威!说我军军威足镇强敌,不为过也!

但我军毕竟是无力再战了,不得不退。

……

和汤坑战斗的同时,还发生了三河坝战役。

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发生地(图片来自网络)

敌人开始的目的,牵制我军,防止三河坝我军南撤,向主力靠拢。如果三河坝军南下,拊敌之背,造成南北夹击之势,敌人想吃掉我们,就不容易。

可惜,三河坝与汤坑相距太远,我方情报工作太差,对敌意图全然不知。作战之初,我军如不坚守,不中敌牵制之计,挥师南下,或击黄之侧后,以解潮州之围,或从侧翼支援汤坑前线,改变汤坑战场的形势。一着棋,全盘皆活,遗憾的是……

朱德在1961年2月,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在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的照片前,神情凝重地说:

 “起义军进到广东后,兵分两路,主力进至汕头、揭阳地区,另一部留在三河坝,由我指挥。当时敌军人数多,攻势猛,一次次发起冲锋,我们打得顽强,敌人的损失很大,我们也牺牲了不少同志,但始终守住了阵地。”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图片来自网络)

三河坝激战三个昼夜之后,在朱德指挥下,撤出战斗。本来是靠近主力,中途听到主力失败消息后,这支部队,失去了与领导机关一切联系,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这支部队,好在有个朱德,在绝境中,这支部队重获新生……)

后面再细说。

在后来的流沙会议上,周恩来在检讨打败仗时发问:

为什么我们在瑞金、会昌连捷之后,竟在汤坑打了败仗?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支强弩,在射程之末,无力了,即使连一张薄纸也没有遇到,它也会落下来。兵败汤坑,正是这个写照。

 对南下广东的受挫,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认识的呢?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毛泽东心目中的南昌起义(代序言)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为什么会发生南昌起义?(上)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三:为什么会发生南昌起义?(中)(注:请登录四川省情网阅读)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四:为什么会发生南昌起义?(下)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五:谁是南昌起义首倡者?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六:叶挺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七:他们都是高官厚禄,为何选择了起义?(上)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八:他们都是高官厚禄,为何选择了起义?(下)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九:中共“第一枪”,南昌起义何以旗开得胜(上)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中共“第一枪”,南昌起义何以旗开得胜(下)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一:南昌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二:如何看待南下广东的失败│“潮汕在望”的回望

作者简介

 周根保,1947年4月生,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2002年退休。现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