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峰城战斗的壮歌||冉奎
峰城战斗的壮歌
冉 奎
1933年11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取得杨柳关阻击战胜利后,鉴于敌人兵力强大,便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待机反攻”的战略方针,主动放弃杨柳关阵地,向宣汉境内且战且退。12月3日至1934年1月5日,红4军10师28团、29团、30团和12师36团共4个团撤往桃花场至峰城场,配合作战的红33军98师295团、296团和99师297团、298团、299团共5个团撤往峰城场至东升场(今峰城镇寨扁村),敌人以15个团近两万兵力从下八庙(今下八镇)、鲲池场(今南坝镇)、五宝场、华景场、白马场直逼峰城场,98师294团及特务营支援作战,悲壮激烈的峰城战斗由此打响。
峰城镇寨扁村原东升场全貌
峰城于明朝年间建丰盛场,因境内有丰盛山而得名,后改名峰城场。场镇是大峰城,毗邻场镇的龙泉村有个小峰城,故峰城又称“双城”。峰城平均海拔906米,最高海拔1446米,海拔高、风速大,又称“风城”。峰城也是一个“丰收的城”,是西南丘陵山区玉米高产“峰城经验”的发源地,连续30年玉米亩产位居全县第一、6次位居全省第一,3次突破全省玉米高产纪录。2024年8月31日,成功承办四川省玉米高产攻关30年成果(峰城经验)推介暨丘陵山区农机现场观摩会。
宣汉县峰城场镇全貌
峰城镇龙泉村小峰城
峰城失守
白云关(今下八镇云观村)是下八庙和鲲池场通往桃花场、峰城场的必经关口,此关陡峭险要,由红4军10师30团3营的一个连警戒。1933年12月3日,敌第六路廖震、汪铸龙两个师分别从下八庙和鲲池场追击红4军。此时,红4军10师师部驻峰城场,30团团部和3营驻扎在白云关上方6里处的大梁上(今桃花镇鼓石梁村)地主向寡妇院内。敌人进攻白云关,红4军军长王宏坤、10师师长汪乃贵和政委甘良发亲临前线指挥。12师36团团长汪烈清作战勇猛,一声大喊,率部从战壕、山岩、丛林等处蜂拥而出,从早晨杀至暮黑,红4军凭借有利地形初战告捷,毙敌500余人,敌军受到重创。
下八镇云观村白云关
12月3日,红33军99师299团从龙观场、平楼场和东安场(今均属茶河镇)向峰城场转移。12月5日,99师师长兼297团团长王波率部从樊哙场、华景场、白马场向峰城场转移。与此同时,98师295团、296团和99师298团从鲲池场、下八庙、黄石场等地挥师峰城场。
鹅项颈(今峰城镇野鸭村)是五宝场、华景场通往东升场的必经之道。12月16日,敌第五路独立旅旅长范华聪配合警备四路司令陈国枢及汪铸龙一部,从鲲池场、五宝场、华景场、白马场一线向东升场追击红33军。295团、296团和297团部署于峰城场的双河口、楼口门(今峰城镇寨扁村)、大石盘(今峰城镇野鸭村)、鹅项颈等重要隘口,298团和299团控制峰城场的小峰城、大包寨等制高点。此时,红33军前线指挥部设于黄金场凤凰寨(今属南坪镇),直接指挥295团、296团和军直属队,99师师部及297团团部设在峰城场街道。18日至22日,红33军在鹅项颈与敌激战三天四夜,敌人伤亡上千人,红33军牺牲300多人。
峰城镇野鸭村鹅项颈
红33军是一支土生土长的红军队伍,其前身是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多数士兵是宣汉人,常年打游击,在语言沟通、地理熟悉、物资补给等方面比兄弟部队更有优势,适合配合作战。对红33军而言,与训练有素的、有战斗经验的、装备比我方好的敌人摆开架式打仗,我方进攻,敌人以轻、重机枪封锁前进道路,于我方不利。刚任红33军副军长的罗南辉带领一个警卫排亲临前线,看见战士不会瞄准射击,也不会利用地形地物前进以减少部队伤亡,就亲自教战士如何作战。罗南辉充满激情地鼓励:“我们的部队是新成立的,是农民武装暴动成立起来的,打了一些仗,作战很勇敢,缴获了敌人的一些枪,武装了自己,好得很。不会打仗就学,好好总结战斗经验,打几回就会了。”
峰城镇寨扁村楼口门
红33军战士紧握手中枪,在恶劣的条件下同敌人英勇战斗,编写歌谣鼓舞斗志:“凛冽寒风袭战场,红军战士薄衣裳。衣裳吹破志不破,消灭军阀打刘湘。”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战斗意志顽强,不时冲出阵地,用棍棒、大刀与敌搏杀,296团后来还被红四方面军总部授予“百发百中”称号。
峰城镇龙泉村大包寨
在前线,敌军在白云关方向受阻、处于对峙状态,在鹅项颈方向同样受阻、未能前进半步,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急调独立二旅旅长杨国桢增援。敌增援部队南自下八庙文山、北从华景三角包对红33军实施两翼夹击。在敌人的重兵攻击下,为保存实力,12月23日,295团、296团撤退至东升场一带,297团、298团、299团撤退至虾耙口(今南坪镇)、凤凰寨,敌人占据峰城场。
再战峰城
12月24日,根据战争态势,已转移至老君、双河一线的红4军决定在小垭壑(今峰城镇牙石村)实施一次反击,夺回丢失的峰城阵地。小垭壑是峰城至东升之间的一个马鞍形地带,地处牙石寨和后包梁之间,牙石寨上有一块大石裂开,酷似一盘牙齿,颇为神奇。
峰城镇牙石村牙石寨
峰城镇牙石村小垭壑
红4军10师30团在老君场,除留一个排看守团部、行李和伤病员外,其余部队全部赴峰城参战。12师36团已撤至双河场,团长汪烈清来不及休息,奉命率部经老君场星夜驰行100多里来到小垭壑。红军临时指挥部设在前方500米处的马照子垭口,大批敌军队伍从鹅项颈向小垭壑推进。10师政委甘良发对全体官兵作了“血战小垭壑、誓死守住阵地”的简短动员,率先投入战斗。汪烈清随即一声大喊,也冲进敌群。敌我双方你来我往,拉锯争夺,血战三天三夜,每天冲锋十余次,我军伤亡很大,并没有取得反击战胜利。
25日—27日,30团政委涂学渊、36团团长汪烈清、10师政委甘良发相继壮烈牺牲,被安葬在牙石寨的半坡。紧急关头,红33军军长王维舟将前线指挥部由凤凰寨迁至虾耙口水田坝,并急调98师师长蒋琼林前来增援。蒋琼林率294团及特务营从双河场经普光寺、老君场,昼夜赶往小垭壑,迅速占领楼口门制高点,配合鹅项颈至东升前线各团,坚守阵地到29日。此战共歼敌1600余人,800多名红军战士长眠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蒋琼林是开江县广福场人,曾任川东游击军第三支队支队长,红33军成立后任97师师长。红33军成立一个月来,因防御作战伤亡很大,12月初红四方面军决定撤销97师番号,部队补充入其他各军,蒋琼林任98师师长。原98师师长冉南轩是宣汉县清溪场人,曾任川东游击军第一支队支队长,11月下旬被坐镇红33军“肃反”的总部代表视为“反革命”突遭逮捕,后惨遭杀害,时年30岁。不幸的是,1934年1月,蒋琼林也被视为“反革命”惨遭杀害,时年28岁。
因敌军不断增援,红军减员较多,战局极为不利,红军各部分路撤出。红33军经虾耙口、官渡场(今新华镇)、黄金口向万源方向转移。红33军军部迁至厂溪场,前线指挥部撤至官渡场刘家坪,294团原路返回双河场,296团撤至官渡场,其余各团撤至虾耙口、厂溪场沿河一带。红4军边打边退,仍在峰城境内。
对于红4军在战斗中的失利,时任红4军军长的王宏坤在《我的红军生涯》一书中进行了客观分析:“10师和12师36团的峰城作战,本来是敌攻我防,那地形我看过,特别利于我军防御,而不利于我军反攻。峰城前面是齐崖,崖上是田地和村庄,一座大山像宝塔,一层一层往上叠,山崖对面是一条河,地形很好。我军有4个团,兵力充足,如果我军把工事做好,放敌人攻到山崖的二三层时,实行阵前反击,可以一举将敌捶到前面河中,而他们却要主动先去攻敌人,敌人见我军一攻就往后缩。那边也是梯子地形,对我攻击很不利,敌人居高临下,以强大火力阻击,造成我军的大量伤亡,10师政委甘良发、36团团长汪烈清这些优秀干部都牺牲在攻击途中,结果不得不往下撤。”
马绍海当时是红4军12师36团2营的传令兵,他的回忆也印证了王宏坤的分析:“有一天下午调我们营去打峰城,我记得是从老君场下河,再上山,天要黑时,在半山就与敌人接火了,因敌人在高山处于优势守势,我们在下面处于攻势,地势条件很不利于我方作战,所以,发起几次冲锋都未攻上去,在这里还牺牲了不少人,才命令撤退,仍由原路回到老君场。”
六百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在万源保卫战中,有笋子梁十二勇士。在峰城战斗中,涌现出比狼牙山五壮士、笋子梁十二勇士更悲惨的青平寨六百壮士。相关史料对青平寨战斗的记载只言片语,而当地干部群众却一直讲述着青平寨战斗的故事,2017年6月还在寨上立了一块“峰城战斗纪念碑”。
青平寨上的峰城战斗纪念碑
今年72岁的王美满是土生土长的峰城镇人,曾任职桃花乡乡长、东升乡和南坪乡党委书记,退休后从事涉老工作,熟悉地方历史。几十年来,他从青平寨附近的村民任厚祥、任登仕、张其贵、王正林、朱全德、罗坤章、周仁平等人处收集到青平寨当年六百红军跳崖牺牲的史料。1973年8月,原红33军99师师长王波来到峰城场,与人提及青平寨战斗的情况,刚从南坝中学高中毕业的王美满在场。1989年9月,王波到桃花乡宣讲红色故事,时任乡长的王美满询问了青平寨当年红军跳崖牺牲的事迹。根据王美满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以及相关人员口述,青平寨战斗的经过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
峰城镇仁义村和板桥村交界的青平寨
位于仁义村和板桥村交界处的青平寨是一个面积600多亩的大山寨,海拔近1200米,因该寨所处地势平坦、树木青葱得名。1934年1月1日,红4军结束小垭壑战役后,在青平寨上设立临时指挥部,红军向寨下村民借了晒席作为帐篷。全体官兵昼夜修筑工事,28团和30团在干柏树扁后山梁暗设两道防线,负责警戒并承担野猫洞的主攻任务。29团1营驻扎在寨下广东寺一带,2营、3营驻扎在寨下竹国寺一带,36团在寨下大垭壑垭口前后两个山包也设了防线。
峰城镇仁义村大垭壑
其间,30团偷袭了峰城场的敌军。30团政委涂学渊在小垭壑牺牲后,全体官兵发誓要报仇,团长张吉厚告诫大家不要蛮干死拼,找机会一定报仇。30团很快侦察到敌人大部队在阵地上,峰城街上只留有一个团,中午时分正在吸大烟。张吉厚当即决定攻进场镇,一支小分队化装成国民党军从沟边小巷进街,部队紧随其后。敌人两个哨兵以为是自己人,结果被突然缴了枪,并让他俩指认敌人住所。就这样,趴在地上吞云吐雾的敌人全都被活捉。不到半小时,敌人一个团的俘虏和武器安全转移到红军阵地后方。
1月2日,红4军两个团在大垭壑梁上坚守阵地,阻击进攻的敌人。1月3日,国民党大部队分散包围青平寨,正面三次大规模进攻,红军英勇顽强,击退敌人三次。为便于作战,驻扎在广东寺和竹国寺的红军登上山寨。当晚,敌人施用毒计,胁迫当地农民杨光木带路,大量敌军从下寨槽口,利用陡岩红刺藤偷偷爬上寨,先用刺刀杀害站岗的战士,然后集中火力扫射战壕里休息的红军战士。红军奋起反抗,子弹打光了,抱起石头砸向敌人,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敌人死伤惨重。曾居住在广东寺任宣烈、张子芳夫妇家的29团1营1连的张连长,将身上唯一的手榴弹拉出引线冲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为了不当敌人的俘虏,更不想死在敌人手中,赤手空拳的红军战士将敌引向悬崖,舍生取义,在桂家岩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红军万岁”“打倒国民党”的口号响彻夜空,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青平寨下寨槽口
青平寨下寨寨门
跳下崖去幸存的战士有90余名,相互搀扶撤离,却被地主刘友武(1952年以“勾结国民党枪杀红军90余人”的罪名被枪决)告密,敌人连夜从桃花场赶来,90余名红军伤员全被杀害。当地村民秘密埋葬,寨下有600多名红军牺牲。1月5日夜,红4军奉命向北撤离。这场战役,敌军死亡400余人,红军共牺牲720余人。
青平寨桂家岩
红4军在小垭壑战斗和青平寨战斗中伤亡较大,从王宏坤《我的红军生涯》一书中也可看出:“10师师长汪乃贵带29团、30团来了,他向我汇报情况。他说,峰城一仗部署没搞好,没打好,后来向北收紧阵地中又打了一仗,也是部署没搞好,增大了我军伤亡……我问部队情况,他说,战斗情绪还不错,但是由于两仗没有打好,部队伤亡大,特别是干部和战士骨干伤亡大,现在28团、营、连级干部没有确定下来,大部分是代理,部队管理上有些混乱。”
来源:《达州日报》2024年11月29日第6版
文/图:冉 奎(中共宣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