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特辑】邓小平:21世纪靠你们年轻人

作者:张励 来源:党史镜报 发布时间:2024-08-22 21:25:42 浏览次数: 【字体:

邓小平:21世纪靠你们年轻人

张励

图片

1979年7月,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始终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认为青年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一批青年人才茁壮成长,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经济社会巨变奠定了基础。今天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8周年,本号选取80、90年代小平同志在上海关心青年、关心人才建设的几个重要片段,缅怀伟人,以励今人。

1977年,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论述,提出发现人才和使用好人才,是事情成败的关键。他曾多次指出:“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

1979年夏,邓小平在上海等省、市视察时,又根据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大力培养和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思想。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再次提到了“接班人”问题,指出要选拔、培养既能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又能继续推动改革开放政策的跨世纪年轻干部。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上海乃至全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年是我们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青年成长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紧紧联系起来,提出了争做“四有”新人的“青年观”。1978年3月18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面对当时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邓小平疾呼加速培养年轻一代科技人才。“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短短数语,成为鼓舞一代中国青年争分夺秒、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1983年5月4日,邓小平为时代青年的楷模张海迪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争做“四有”新人,成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青年的响亮口号。

图片

1983年5月4日,邓小平题词。

邓小平考虑青年问题是面向世界,着眼于未来,着眼于21世纪的。他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敏锐而深刻地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密切关注上海青少年,一再教诲上海人民,希望上海不要丧失机遇,他对上海青少年寄予无限期望。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1984年2月16日,那天正是元宵节,春寒料峭,人们都还穿着冬装。可是在中国福利会计算机活动中心的师生们心头,却早已春意荡漾,因为邓小平要到上海参观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汇报展览会。届时,会有两位小朋友当场为他作程序设计表演。

图片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在上海观看小学生操作计算机。

到达展览会后,邓小平亲切的目光一下就落在了这两个闯进电脑世界的娃娃身上。两位小同学熟练地按动键盘,电脑屏幕上立即闪现出“热烈欢迎”的中英文字样,接着又出现了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机器人,闪烁着一双灵活有神的大眼睛,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当动听的歌声刚刚消逝,一枚镌刻着“中国制造”的巨大火箭,呼啸着冲向蓝天,屏幕上,豪迈地显示出:“中国,飞向宇宙!”这景象深深地吸引了邓小平,原先只计划在展台前停留一分钟,但邓小平却足足停留了6分钟。他满意地点着头,亲切地问一位小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李劲。”“多大了?”“13岁。”

邓小平和蔼可亲地抚摸着李劲的头,对身边的领导干部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20年后,李劲回忆道:“我听了之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说明邓主席对我的表现表示了肯定。同时,这句话对我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的兴趣。从此之后,我便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中。”他高一直升清华大学,三年半就完成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及硕士8年课程,23岁博士毕业,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邓小平的亲切接见不仅影响了李劲、丛霖等中国最早接触计算机的“娃娃”们的人生道路,更推动了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1985年7月,上海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普及义务教育条例》,提出“本市实施小学至初中九年制义务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首开我国地方人大义务教育法之先例,体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着力提高上海市民素质的战略目光和决心。上海于1993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9年制义务教育。经过10余年,上海全面完成普及3至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15年基础教育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不仅如此,为了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科技教育正在上海的基础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在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当年,计算机课程首次进入上海的高中课程,翌年成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现在,上海的中小学校校都有电脑房,由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机器人实验室构筑的“数字校园”正越来越多地在申城崛起。

图片

他们是跨世纪的

邓小平关心上海青年和中青年干部的成长。1984年6月,在《青年报》创刊35周年之际,邓小平为其亲自批准出版的这份报纸题写了报名。1991年,在视察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上海飞机制造厂大场分厂时,看到现场的职工都很年轻,他说:“十年后都是骨干,他们是跨世纪的。”

图片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在上海视察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1992年2月10日,当邓小平视察完贝岭公司后准备离去时,看见站在旁边的一群欢送他的年轻人后,没有上车,而是走到青年员工中间。邓小平高兴地向青年们招手,青年们看见小平同志走向他们,心情激动。一个青年发自肺腑地说:“邓爷爷,你是我们年轻人心目中最德高望重的!”邓小平听了后说:“这不好说吧,有一点贡献,做了一点事,很多事还没做,也来不及做。”邓小平的谦逊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接着,邓小平一一询问年轻人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工作了几年,然后感慨地说:“21世纪靠你们年轻人。”青年们满怀激情地对邓小平说:“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们青年人一定会把中国建设好!”邓小平带着满意的微笑结束了对贝岭公司的视察。

用人要解放思想胆子要大一点

图片

邓小平欣赏黄浦江夜景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提出要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他一直身体力行推动干部四化,为改革开放使用和储备了一大批人才。

1992年2月8日晚,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和市长黄菊陪邓小平先去南京路看灯,然后乘船观看黄浦江两岸的夜色,陪同游船的还有胡立教、汪道涵等老同志。

在船上,吴邦国向邓小平汇报说,上海的老同志很支持我们的工作。胡立教接着说,我们对他们是三条,一是支持,二是不干预,三是随叫随到。邓小平听后高兴地说:我就是这样,我就怕干扰别人,老同志都应该这样。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对众人说:21世纪是年轻人的,要搞干部年轻化,用人也要解放思想;胆子要大一点;人无完人,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同志就没有缺点?老同志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年轻化要从基层搞起,现在的基层比过去更大,宝钢也算是一个基层。要提拔一批年轻人,这样才能后继有人。

根据邓小平“培养年轻人”的指示,上海市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去发现和选拔干部。同时,决定结合市、区县两级各套班子换届工作,对预备人选抓紧考察,及时定向定位,选择一批年轻干部进局级领导班子;抓紧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求在3年内通过市委党校完成200名中青年局级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

1993年,市委提出了上海要有意识地培养选拔能够跨世纪的100名既懂政治、又懂经济的高层次党政领导干部,800至1000名有专业、有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一大批各种类型的高级专家这一战略性育人工程,即“三个一”育人工程。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揽子工程,主要有规划体系、政策体系、运作体系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和封闭性的工程体系,为迈向21世纪的上海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来源:党史镜报

作者:张励

来源: 党史镜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